- 杏林40年臨證手記
- 舒鴻飛
- 598字
- 2020-08-31 19:56:36
二、重視理論,更重實踐
中醫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而來,中醫學術的繼承和創新離不開實踐;實踐也是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標準,欲發展醫學理論必須認真實踐。醫者是治病救人的,縱然有高深的醫學理論,如果不付諸實踐,也是空頭理論。“實踐出真知”,書本的知識、他人的經驗必須經過躬身實踐,去偽存真,才能為己所用。如升降散是趙紹琴等前輩醫家喜用之方,余在《中醫雜志》上讀過之后,經常運用于臨床,頗有心得,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升降散臨床應用的文章,并在《升降散臨床應用初探》中總結出有關升降散主治火郁病證的體會。當自己患某種疾病的時候就根據書刊上別人介紹的經驗“以身試藥”,如六味地黃湯加引火歸原藥治療口瘡,肺痹咳嗽方止咳,金水六君煎治療咳嗽等,都獲得了滿意的療效,隨后經常運用于臨床。
中醫的精華在臨床實踐。因而余在讀書時,堅持以學習前人的臨床經驗為主,兼以指導和充實自己的臨床實踐。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涯的,因而不可能每種病都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積累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前人的成功經驗十分必要,也是提高臨床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故余對有關前人臨床經驗的文章常潛心研讀,以啟迪思路,提高自己的臨床水平。“學而不化,非學也”,前人的經驗,有時雖是片言只語,但其中會有“零金碎玉”,融會貫通之后,會形成新的認識,這對于增長醫療經驗是十分有益的。由于潛心臨床之故,在歷年發表的90余篇論文中,有關臨床或涉及臨床者達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