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六、內服基本方合枳殼三棱餅外貼治療肝癌

【專方來源】
向宗益.老中醫趙良輝內病外治經驗拾零[J].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0,13(2):32-33
【藥物組成】
內服基本方:忍冬藤60g,白花蛇舌草50g,連翹、半枝蓮、敗醬草、馬鞭草、山楂各30g,三棱、青皮各12g,莪術18g,生地、丹皮、郁金、柴胡各20g。
加減:火熱盛加黃芩、黃連;食滯不消加萊菔子、雞矢藤;肝區痛甚加白芍、川楝子;便秘加生首烏、酒大黃;小便黃加木通、車前草。
外貼:枳殼60g,三棱、莪術、赤芍各30g,土鱉蟲15g。
【治療方法】
內服藥煎服如常法。外貼藥共為粉末,加麩粉適量調水為餅,約半厘米厚。用前取蟾酥3g,用75%乙醇溶化,涂于癌塊區,待乙醇稍揮發,外貼于患部。每次敷2.5~3小時,1日1次或隔日1次。敷后自覺局部有灼熱感或輕微針刺感,但取藥后半小時有輕快舒適的感覺。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行氣破瘀、軟堅散結。主治肝癌。
【驗證舉例】
姜某,男,42歲,2000年3月3日就診。患者因長期右脅下痛,納呆,治療不效,至內科檢查,經甲胎蛋白和B超等檢查,診為原發性肝癌。訴腹脹,肝區灼熱疼痛,至夜尤甚,抑郁嘆氣,倦怠乏力,動則氣促,大便秘結,小便色黃。視其面色黯黑,骨瘦如柴,舌黯紅苔黃膩。觸其肝區在肋下6厘米,劍突下10厘米,質硬,有結節感,切脈弦數。此為肝氣郁結,郁而化火,脈絡瘀阻。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行氣止痛。處以上方5劑,囑每劑煎2次,2次藥汁混合后分2天服完,并用枳殼三棱餅外敷。3月28日其親戚來訴,該藥服后疼痛和氣促感減輕,包塊縮小。
【運用體會】
本方驗證過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2例包塊縮小,疼痛減輕,這對肝癌患者來說,能減輕痛苦,延長壽命已經相當滿意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颍上县| 长武县| 日喀则市| 古交市| 宝兴县| 鸡西市| 公安县| 阿图什市| 玉林市| 布尔津县| 将乐县| 宝兴县| 阿拉尔市| 珲春市| 西平县| 广汉市| 綦江县| 榕江县| 莱芜市| 罗江县| 云阳县| 沙坪坝区| 若尔盖县| 德昌县| 浮梁县| 汤原县| 依安县| 文安县| 乌兰察布市| 松潘县| 濮阳县| 西城区| 姚安县| 天门市| 石城县| 尖扎县| 长顺县| 佛教| 枞阳县|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