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 2017中文版完全自學手冊
- 龍馬高新教育策劃 教傳艷主編
- 1156字
- 2020-08-27 16:18:20
2.2 用戶坐標系
在三維環境中工作時,用戶坐標系對于輸入坐標、在二維工作平面上創建三維對象以及在三維中旋轉對象都很有用。
2.2.1 基本概念
在三維環境中創建或修改對象時,可以在三維模型空間中移動和重新定向UCS,以便簡化工作。UCS的xy平面稱為工作平面。
在三維環境中,基于UCS的位置和方向對對象進行的重要操作包括如下內容。
●建立要在其中創建和修改對象的工作平面。
●建立包含柵格顯示和柵格捕捉的工作平面。
●建立對象在三維中要繞其旋轉的新UCS z軸。
●確定正交模式、極軸追蹤和對象捕捉追蹤的上下方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使用plan命令將三維視圖直接定義在工作平面中。
●移動或旋轉UCS可以更容易地處理圖形的特定區域。
用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重新定位用戶坐標系。
●通過定義新原點移動UCS。
●將UCS與現有對象對齊。
●通過指定新原點和新x軸上的一點旋轉UCS。
每種方法均在UCS命令中有相對應的選項。一旦定義了UCS,則可以為其命名并在需要再次使用時恢復。
2.2.2 定義UCS
在Auto CAD 2017中,用戶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定義UCS。
【UCS】命令的幾種常用調用方法如下:
● 選擇【工具】→【新建UCS】菜單命令(選擇一種定義方式);
● 在命令行中輸入“UCS”命令并按空格鍵或【Enter】鍵確認;
● 單擊【視圖】選項卡→【坐標】面板中的【UCS】按鈕。
定義UCS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Step 01 選擇【工具】→【新建UCS】→【世界】菜單命令。
Step 02 命令行提示如下,顯示當前UCS名稱為【世界】。
命令:_ucs
當前 UCS 名稱:★世界★
指定 UCS 的原點或 [面(F)/命名(NA)/對象(OB)/上一個(P)/視圖(V)/世界(W)/X/Y/Z/Z 軸(ZA)] <世界>:_w
2.2.3 命名UCS
命名UCS的幾種常用調用方法如下:
●選擇【工具】→【命名UCS】菜單命令;
● 在命令行中輸入“UCSMAN”命令并按空格鍵或【Enter】鍵確認;
● 單擊【視圖】選項卡→【坐標】面板中的【UCS,命名UCS】按鈕。
命名UCS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Step 01 打開光盤中的“素材\CH2\命名UCS.dwg”文件。

Step 02 選擇【工具】→【命名UCS】菜單命令,彈出【UCS】對話框,如圖所示。

Step 03 在【自定義UCS】選項上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命令,如圖所示。

Step 04 輸入新的名稱【工作UCS】,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操作。

2.2.4 實例:自定義UCS并對其進行重命名
本實例將定義一個新的UCS并進行重命名,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定義UCS
Step 01 打開隨書光盤中的“素材\CH2\自定義UCS.dwg”文件。

Step 02 選擇【工具】→【新建UCS】→【三點】菜單命令,在繪圖區域中單擊以指定UCS的新原點,如圖所示。

Step 03 在繪圖區域中單擊以指定UCS在正x軸范圍上的點,如圖所示。

Step 04 在繪圖區域中拖動鼠標并單擊,以指定UCS在xy平面正y軸范圍上的點,如圖所示。

Step 05 結果如圖所示。

2.命名UCS
Step 01 選擇【工具】→【命名UCS】菜單命令,彈出【UCS】對話框,如圖所示。

Step 02 在【未命名】選項上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命令,如圖所示。

Step 03 輸入新的名稱【新建UCS】,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操作。

- Excel函數、公式、圖表、數據處理從新手到高手
- 中文版Photoshop CS6完全使用手冊(超值版)
- Moodle 2.0 E/Learning Course Development
- Moodle 1.9 for Teaching 7/14 Year Olds: Beginner's Guide
- Microsoft Visual C++ Windows Applications by Example
- Creo 6.0快速入門、進階與精通(升級版)
- After Effects全套影視特效制作典型實例(第2版)
- 我為PS狂 Photoshop照片處理一分鐘秘笈
- Plone 3 Intranets
- Oracle Fusion Middleware Patterns
- 中文版3ds Max 2016/VRay效果圖制作實戰基礎教程(全彩版)
- Deep Inside osCommerce: The Cookbook
- 零基礎學Procreate萌物繪
- 中文版Photoshop 2020基礎培訓教程
- Moodle 1.9 E/Learning Cours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