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為什么能: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
- 李冠辰
- 1354字
- 2020-09-25 17:25:18
第三節 戰略管控機制
戰略規劃只是企業戰略管理體系的一部分,戰略管理體系是企業一個全生命周期的運營管理體系,貫穿企業始終。因此,戰略管理體系確保了戰略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是一個常態化的管理工作,而不是一個階段性的項目。
華為的戰略管理體系依靠一套流程體系,從而驅動戰略規劃落地執行,形成一個從計劃、執行、檢查、優化的管理閉環。這套流程體系叫作“開發戰略到執行流程”,英文簡稱DSTE流程,是華為整個企業經營管理流程體系中的一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流程。
華為整個經營管理流程體系共有15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運營類流程、賦能類流程和支撐類流程,DSTE流程是賦能類流程中的一個。
DSTE流程是華為制定企業中長期戰略規劃、年度業務計劃與預算、執行并監控評估的一個統一的流程框架和管理體系。
通過流程的方式,使企業的戰略管理成為一個正式的常態化的經營管理活動,保證企業及各業務單元中長期戰略目標與年度經營計劃的一致性,確保各業務單元協調一致,幫助企業構建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業務,管理企業的各項投資組合,支撐企業戰略與業務目標的實現。
通過流程的方式從制度上保證企業相關部門在戰略管理活動中的分工與協作,從而避免了戰略管理活動成為企業戰略部門一個部門的活動,避免為戰略而戰略,避免了戰略規劃與戰略執行的脫節,使公司的運營始終保持在戰略規劃制訂的方向上。
DSTE流程又分為三個子流程,分別是戰略規劃流程、年度計劃與預算流程以及管理執行與監控評估流程。
戰略規劃流程是制定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的流程,在華為內部,這個中長期一般指的是五年。它確定了企業在制定未來五年發展戰略過程中如何協調各部門資源,明確各部門在戰略制定過程中的分工,主要的工作內容和指定動作,以及在時間節點的控制等,從而避免企業未來五年的戰略規劃只是由企業戰略部門一個部門閉門造車的風險,也體現出戰略管理能力是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能力,企業未來五年的中長期戰略規劃的制定必須由企業中高層管理者親力親為的宗旨。
年度計劃與預算流程是將戰略規劃落實到可以執行的年度計劃和具體預算的過程。企業未來五年的戰略規劃如何形成具體的第一年的年度工作計劃和財務預算以及輸出相應的KPI考核指標,這個流程起的就是這個作用。
因此,這個流程是一個相當復雜而又重要的流程,它將眾多部門組織進來,從而使企業戰略真正成為一個與所有部門、所有人都利益相關的管理活動。
年度計劃與預算流程體現了“戰略驅動了重點工作、重點工作引導了預算、預算約定了KPI指標的理念”。管理執行與監控流程是對年度戰略執行情況進行管理和監控的流程。
管理執行與監控流程的重點是對重點工作、年度預算、重點戰略課題等進行管理和監控,從而最終實現戰略管理的閉環。
一般而言,流程代表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表達了一個工作或管理活動的邏輯過程,說明這個工作或管理活動至少是可執行、可以操作的,是日常的、可重復性的;第二層是強調了不同部門在從事同一個工作或管理活動的分工與協作,就是要明確參與流程管理的具體有哪些部門,如何分工協作。
在一個大型企業,由于部門眾多、組織結構復雜,如果沒有協調好各個部門在戰略管理活動中的關系和職責,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一個企業有專門的關于戰略管理的流程,至少說明,這個企業將戰略管理作為一個常態化的管理工作,而不是一個偶然的管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