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難怪你這么孤僻!我跟你說,如果換成旁人,一定無法溫暖你這樣的冰山,但是我不一樣!”一宸突然轉而看向姒月,一臉正經說著。
姒月忽然輕松一笑,看向玻璃外城市的倒影,“時而覺得自己枯竭將至,卻還是憑借不服輸的性格向前,青春真的好累!我真的好累!”
一宸隨著姒月的卷翹濃密的睫毛看去,一時覺得她什么樣子,都是讓人著迷的,別說是第一眼就讓人深陷的女子,哪怕是看個百年,也唯恐被人爭奪了去。
兩人安靜半刻,一宸才開口道:“其實你不如換個態度看待,你的人生軌跡也許就不一樣了。”一定會不太一樣!”
聽一宸這么一說,姒月倒是來了幾分興致,她豎著耳朵一臉坦誠,希望得到王一宸所說的答案。
“將美好的事進行到底,你將會慢慢失去以往的疼痛的回憶。畢竟只有過得不好的人,才一直喜歡往回看。你現在其實不用想這么多,好好享受現在的生活,以后的事交給以后處理,以往的事交過過去!”
令人茅塞頓開的話,從王一宸的嘴巴說出來,姒月總覺得有些怪遭遭的,畢竟送人心靈雞湯這種事,以前可是她的為人,現在反過來了,她倒是有些不習慣。
“小看你了,沒想到你也會這么安慰人,我以為...”姒月還沒說話,一宸便接下了她的話,“你以為我頂多算個不知人間疾苦的紈绔子弟,口中除了情愛,沒有別的話語。”
這么有自知之明,真是難得,姒月看了一眼一宸,深呼了一口氣,“其實如果你是女孩子的話,我們早就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這下一宸有些不開心了,他氣鼓鼓睨了一眼姒月,“如果你是男孩子的話,我們也一定是好基友。不過,我更希望你跟我,你懂的!”
姒月冷了他一眼,懂個毛線...
王一宸見姒月漸漸平息了情緒,這才岔開了話題,“我們下車去吃點熱食吧!”
姒月點了點頭,不得不承認,有時候一個人久了,真的會變成一個可怕的習慣,會漸漸習慣一個人抗下所有的事,也不曾期待某一個人降臨,能替你分擔些什么,只會覺得外界不長久交流的人,連認識都沒必要,畢竟離開時候的難過,還是獨自一人面對。
——
有故人如斯,初見乍歡,久處不厭。從大一到大四,幸得有王一宸照拂,姒月覺得生活長在了陽光里。
畢業后的姜姒月,與專業對口,成為了一名記者。本以為生活,就這么平淡下去了,可來自文壇的一封信,讓她又徹底燃起了寫作的希望。
圣熠文學獎是作家的里程碑,姜姒月初入文壇,便用第二部作品拿到了這個獎項。
姜姒月沒有想象中那樣高興得獎,而是一門心思專研自己的文化素養,為的就是真正意義上擔當得起“作家”二字。
在這個信息時代,普通人能被包裝后推向神壇,腐化的文化堆積成垃圾,也有一大批的擁護者。姜姒月不想成為其中一種腐化,更不想成為時代的一種滯留物,她想要的一直都是向上的力量。
收到的讀者來信,越來越多,一開始姜姒月還挨個去寫回復,但一來二去費時間不說,還耽擱她大量用來寫作的時間,衡量之下她還是選擇開通了MIS回信。
MIS既能發表動態,又能快速回復來信。必要的時候,姜姒月發表一個動態,便回答了成千上萬讀者好奇的一件事,比如她的性別,她的年紀,大概是什么時候開始寫作,她的下部作品多久發表。
祝福的的話語,集結在一起,力量就顯得異常龐大。不過半年的時間,不論是她作品的話題度,還是關于她這個作家的話題,在網上一度引起了熱議。
在MIS以往最高的熱度,只有明星和網紅。如今卻有了作家的一席之地,這算是一種新氣象,很多人也對這種新氣象表示十分融洽接納。
姜姒月作為首選一批,投身網絡熱度作家,立刻爆紅。
想過以女團身份出名,想過做網店的模特成為網紅,也嘗試過主播走紅,唯獨沒想過用作家低調的身份,打了一場翻身仗。
MIS熱搜連續一周,都是姜姒月的作品和筆名,但凡有MIS賬號的人,都知曉了她。
就這樣,她作家的身份在網絡上,紅透了半邊天。
——
出版社約談姜姒月的時候,同時叫上了記者,事先姜姒月也不知,只是到了現場才知道。
從出版社的人對姜姒月的態度,再到記者對她過多問題的訪談,甚至在得到她同意拍攝的時候,記者竟然懟臉
拍她。
“姜賦是你的本名嗎?”被記者這么問道的時候,姜姒月也沒想過撒謊,但她確實又不太想透露自己真實姓名,以免被挖出真實信息,對她的影響還是蠻大的。
姒月淡淡說了一句,“姓姜沒錯!”記者也算知趣,他看出了姜姒月一臉有些不樂意透露,便沒再深挖。
“那我便先稱呼你一聲姜小姐吧!我看你年紀不大,是還在讀書嗎?”記者仿佛有一連串的問題,對著姜姒月鎖死,但姒月面對自己的同行,也沒故意為難,針對記者的問題,她都是直面客觀回答,讓人很難違背她的意思去傳達她的信息而已。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很多缺乏耐性,這種耐性除了性格上有缺陷,便是行為上十分莽撞,一點點優異的小成績,便會將尾巴翹上天。
可面前這個姑娘,卻顯得對榮譽十分冷淡。這種冷談在記者看來,是一種早已缺失在年輕人情懷里的處淡然。
——
作為實習記者的時候,姜姒月的名字登上過記者署名欄,而今她卻以名人傳記,登上了報紙的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