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婁山關上定方略
- 明末總兵官
- 漢鷹
- 3398字
- 2020-09-13 10:08:31
婁山關,連接川黔的交通要塞。位于銅梓與遵義府城之間,周圍雄峰聳立樹木茂密。僅有的一條官道在山下蜿蜒曲折直通大山深處。
天啟二年七月七日辰時(早七點)剛過,山中的大霧還沒有完全消散,由遵義府方向急匆匆來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關城上的士兵居高臨下,早早便發現了他們。
“站住!干什么的?再靠近放箭了!”城上的叛軍士兵高聲喝道。
“瞎了你娘的狗眼!老子是陳將軍派來增強防務的把總阿力曲比,快打開城門!老子趕了半夜的路快累死了!”
阿力曲比這一喊,他身旁的那些士卒也都大呼小叫起來,亂哄哄的吵嚷著快快打開城門。
一位叛軍頭目探頭向城下仔細看了看,大聲道:“阿力曲比把總,我怎么沒見過你啊?你是哪位頭人的部下?”
“你他娘的聽不懂話是不是?老子說了是陳萬典陳將軍派來的,自然就是陳將軍手下。老子還不認得你呢,你怎么能認得老子?廢話少說,你若是不信,這里有軍令可以證明!”阿力曲比說罷讓人把軍令用箭射上城頭。
那頭目從手下人手中接過軍令仔細看了看,見上面蓋得確實是陳萬典的名章和印信,這才道:“聽說兩日前有一支官軍來到遵義府,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是有這么回事!那支官軍厲害的很,陳將軍在紅花崗吃了大虧。所以才讓我等來此加強防務!”
“原來如此!請把總大人稍等,我要通稟駐守大人一下!”
“好,快去快回!我等現在又累又乏,急需入城休息!”
叛軍頭目口中應了一聲,轉身下城而去。不多時,他回來向阿力曲比喊道:“駐守大人同意你們入城,請保持秩序依次而入!”
“這沒問題,我等現在就想好好睡上一覺!”阿力曲比一邊說著一邊領著手下大步向城內走去。
阿力曲比這支數百人的隊伍一進入關城后,便松松散散的四下散開,口中不斷嚷著要吃喝和睡覺的地方。
“把總大人,請你約束好部下不要讓他們四下亂走。這是我們先前說好的。否則駐守大人看到會斥責卑職辦事不利!”那叛軍頭目見阿力曲比的人不僅去營房、庫房等處亂看亂翻,而且還三五成群的上到關墻上去,心中很是不滿。
“是嘛,老子們趕了半夜的路,在你這就不能吃點喝點?”阿力曲比的態度極為蠻橫。
“把總大人,不是卑職不愿意。而是生火做飯需要時間,卑職和手下的弟兄們也沒吃早飯呢。”
“嘿嘿,你們不用吃早飯了!”阿力曲比見自己的人已基本到位。便對那叛軍頭目道:“因為你們現在快死了!”
叛軍頭目聞言一驚:“什么意思,難道你們想謀反?”
“大明鎮遠營刀牌隊,奉命平叛!殺!”阿力曲比不容那叛軍頭目有任何反應,瞬間拔刀將其刺死。
隨著阿力曲比這聲吼,只見他那些分散在四處的部下立刻搶占關城的各處要害之地。迅即一朵巨大耀眼的紅色煙花升上半空,“鎮遠營刀牌隊奉命平叛”的吶喊聲頓時響徹山野。叛軍此時才反應過來這些人是官兵。雙方立即短兵相接,發生了激烈的肉搏戰。喊殺聲和兵刃撞擊聲響成一片。
叛軍做夢也沒想到官軍會從背后混進婁山關,守關的近千叛軍猝不及防下被殺的尸橫遍野。不過他們憑著個人的武勇很快聚集在一起,哇哇大叫著拚命想把官軍趕出關城。官軍卻是寸步不退,人數雖少但戰力強悍。他們三五人為一組,十幾二十幾人為一群,死死占據城門和周圍的有利地形,擊退了叛軍一波又一波的兇猛進攻。
正當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關下傳來一聲號炮響,只見一隊官軍由山坡密林中向關門迅速沖來,為首兩名把總裝束的人不斷大喊:“弟兄們堅持住!我們來了!”
正在關城中浴血奮戰的官兵見援軍到來,不禁士氣大振,立刻反守為攻將叛軍猛攻的勢頭壓了下去。不到半個時辰,婁山關已是落于官軍之手。
楊林在大隊官兵的簇擁下,意氣風發的率部入城。他身邊的蕭文遠對他的欽佩又深一分。
由習水南下后,楊林攻占遵義縣城,截斷遵義府城與貴陽叛軍的聯系,以此引誘陳萬典來攻。在紅花崗先以地雷陣炸亂其軍隊形,用強弓勁弩和滾木擂石增加其傷亡,再以伏兵沖擊其中軍,尤其是楊林藏于地下的伏兵,更是出敵意料,致敵大敗。七千人馬多半死于回撤途中。若不是陳萬典跑得快,險些當場被殺。他的印信軍旗等物被官軍繳獲。而這些東西正好為偽造軍令提供了便利。
此次楊林部擺出強攻遵義的架勢,表面是要調動敵軍減輕貴陽壓力,而后進軍水西。其實完全是為奪取婁山關做準備,這樣不僅跳出了敵軍的圍追堵截,更可由此大步向西挺進敵軍老巢。敵軍據此更會做出誤判,認為楊林部就是要進攻水西。其實楊林真正的目的是要突襲六百余里外的烏撒,擒殺做為安邦彥臂膀的土司安效良。
為奪取婁山關,楊林先命阿力曲比等少民官兵偽裝成叛軍混入城中,爾后命楊雷和于萬學率隊埋伏于半山腰的密林中。一見得手的煙花升起,即刻奪占關城。這也正是蕭文遠贊嘆楊林為實現戰略目標而實施這計中計的原因。
“來人,按老規矩,將叛軍什長以上頭目盡皆斬首!其余人等關在牢中任其自生自滅!”楊林面對著抓來的百余俘虜,略皺了皺眉頭。他現在沒時間和精力去招降這些俘虜。所以毫不留情的下達了命令。
“大人且慢,切不可擅殺!”蕭文遠見楊林一路上俱是如此處置俘虜,不禁暗嘆這樣有傷人和。此時忽然想到一良策可解此事,便上前道:“彝人大體有黑彝(貴族)、白彝(平民)和娃子(奴隸)之分。其中白彝和娃子占六成以上,大人何不將其中白彝和娃子挑選出來,發給官書文憑釋放為民。并承諾保護其安全和財物,這樣不僅讓他們心懷感激之情,又可消弭其繼續作亂的心思。這是爭取人心的好法子。”
“先生高才!這點本官怎么沒想到呢?”楊林聽蕭文遠這么一說,立刻想起了美帝的南北戰爭。當時林肯老頭若不是依靠著那紙《解放奴隸宣言》獲得廣大黑人的支持,戰爭的結果還真不好說。如果我若是仿照其給予彝人奴隸以自由,那么結果會不會對我有利?不如先試試再說。
“先生可否詳談如何實施此事?”楊林問道。
蕭文遠回應道:“大人每克復一地后,出榜安民之際另附這釋奴為民之策。再分給其叛逆的土地財產,鼓勵他們參與圍剿叛逆。同時傳榜宣告各地所有叛軍中白彝和娃子,如有協助官軍、攜械反正或是斬殺叛逆頭目之人,不僅賜予自由之身,還賞其相應官職或是銀兩。這樣叛逆內部必猜疑不斷互相提防。大人可趁機實行那分化拉攏之策,不愁其不滅也!”
“先生好主意,本官得先生之助如虎添翼!此策若成,本官當親自替先生向朝廷請功!”楊林由衷的贊道。這個蕭文遠真是人才,他說的這些已經抓住了問題的核心所在。將叛軍的財產土地分給奴隸,這不就是變相的土改嗎。雖然自己以前也那么做過,但是效果不大。只有經歷過刻骨磨難的奴隸階層才會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東西。哈哈,到時我不僅能得到他們的協助,而且也可以此游說鼓動他們從軍入伍。即便自己現在沒有能力擴大隊伍,那么今后一旦有事,這些人絕對會為了保衛自己的所得而戰。
“大人過獎了!學生不過是屢試不第的窮秀才,若不是大人青睞,學生全家早已陷入絕境。今為大人獻上此策也是突發奇想,只想著為大人多爭得人心,讓百姓少遭受戰亂之苦,也為自己多積功德。也正應了那句‘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先人教誨,安敢談大人替學生請功之事?”蕭文遠望著關下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深沉的道。
“先生真是謙虛,替你為朝廷請功這事就這么定了!”楊林哈哈一笑:“本官乃赳赳武夫,別的想法沒有,與先生所想的一致,就是要讓百姓少遭受這戰亂之苦。若成,于國于民極為有利,也算是我輩武夫畢生希望之所在!”
“大人志存高遠,一語將武人的職責說的明白透徹!”蕭文遠贊道:“大人尚未及冠便有如此胸懷,前途遠大!”
“先生不必如此夸獎本官,本官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何談志存高遠一說?”楊林望著旭日下的錦繡河山心潮起伏,略一沉吟,當下便將天朝太祖的《憶秦娥.婁山關》吟誦了出來。引得蕭文遠又是一陣贊嘆。
倆人一邊說著一邊開始細細商量如何詳細實行“釋奴為民”的辦法。這時楊雷急匆匆跑來道:“四哥,現在整個關城俱被我軍所占,是讓弟兄們休息后再走還是即刻便走?”
楊林聞言思索片刻,隨后道:“命令弟兄們帶足干糧和水,我們即刻便走!”
“遵令!”楊雷聞言轉身快速離去。
楊林隨即向身邊的老黑道:“率人在關下前立一木牌,用彝漢兩種文字寫上‘楊林率部由此去水西’這句話!”
“啊!?”老黑聞令驚訝的嘴都閉不上了。“大人,你不是要隱藏我們的行蹤嗎,怎么還要告訴敵軍我們去哪里?”
不待楊林回答,蕭文遠卻是微微一笑對老黑道:“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此乃用兵之道!你快去辦吧!”
見老黑滿臉狐疑的離開,蕭文遠向楊林道:“大人莫不是不打算去烏撒了?”
楊林聞言眼中精光一閃:“當然要去烏撒,不過不是現在。既然離貴陽不遠了,我們不與安邦彥見一面實在說不過去。我要親自去會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