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三十輻a共一轂b,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c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d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e

◤注釋

a輻:車輪上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b轂(gǔ):車輪中心的圓孔,車軸從中穿過。c埏植:糅合陶土。d戶牖:門窗。e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給人便利,“無”也發揮了作用。有,指物質實體;無,指物質實體中空的地方。

◤譯文

三十根輻條匯集于車轂,有了轂中圓孔的空,才有了車的作用。揉合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的空,才有了盛放食物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間的空,才有了讓人居住的作用。

所以,“有”能給人便利,全靠“無”使它發揮作用。

以無為用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三十根輻條匯集到車輪的中心,在車轂中空的地方發揮作用,才使車輛得以運行。

輻,指連接車輪和輪軸的輻條。轂,指車輪中心的支點,是一個圓孔形部件,從這里向外周延,連接三十根輻條,外至車輪,內裝車軸。車上承載的負重施于車軸,車軸通過車轂平均分給每根輻條。每根輻條都發揮作用,承擔起單根輻條不能承受的力量,形成合力。

這個車輪中心的圓孔,因為是空的,不偏向任何一根輻條,是車輪的樞紐部位,作用十分關鍵。無,指車轂中空的部分。正因為有了車轂中空的部分,車軸才能在里面轉動。車輪由此承載重物,旋轉不休,完成任重而道遠的任務,進而發揮馬車的作用。

這種自然的法則和修身養性的道理相通。“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要在中心無物,運作于有無之間。同樣,如果施于政治,“愛民治國,能無知乎”,便要如同車轂中心,虛懷若谷,集思廣益。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使器皿有了盛放食物的作用。

埏,涅土。埴,黏土。用土燒制陶器,使之中空,用來盛物。不論大小,因為中間是空的,能做到“無”,也就決定了陶器可以盛放東西的使用價值。由此可見,要做到“虛懷若谷”,才符合“道”的玄妙。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戶牖,門窗。可以通氣采光。建造房屋,必須有門窗,可以出入自由,同時通氣采光。因為房屋中間是空的,所以才能供人居住睡臥,達到房屋的使用效果。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無論出世或入世,都要明白道在有無之間的玄妙。懂得這些,才是真能懂得“以無為用”的法則。

通過以上舉例,車子、陶器、房子都是有形實物,而體現其價值的卻是無形空間。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使車軸轉動車輛行駛。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使之能夠盛物。有了房屋墻壁門窗間的空,才得以供人居住,這是“無之以為用”。車、器皿、房屋這些實體都給人帶來便利,則是“有之以為利”。

本章用比喻的方式,指出“有”和“無”之間的關系,是“本”和“用”的關系。兩者結合,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最終達到無用之用,無為而無不為的作用。“有”給人以便利,“無”發揮出它的作用。這是老子辯證思想的具體闡述。道是“有”和“無”的辯證統一,自然現象也是“有”和“無”的對立統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辽中县| 新化县| 大化| 镇平县| 陇南市| 福建省| 安龙县| 克什克腾旗| 白沙| 晋州市| 勐海县| 岱山县| 城固县| 松阳县| 木兰县| 芦溪县| 柘荣县| 水城县| 通许县| 鄂伦春自治旗| 峨边| 昭通市| 关岭| 张家口市| 清远市| 滕州市| 蓬溪县| 盐山县| 怀来县| 视频| 贵溪市| 福安市| 理塘县| 台中县| 盘山县| 四平市| 分宜县| 丰镇市| 彰化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