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四 個人理財風險的衡量

不確定性是風險產生的條件,它包括主觀和客觀兩種形態。客觀是充分條件,不具備客觀不確定性就不存在結果的差異性,主觀不確定性是產生風險的必要條件,不具備主觀不確定性便不會產生風險管理的要求。個人理財活動同時具備了客觀不確定性和主觀不確定性雙重條件。從客觀不確定性來說,個人理財活動受理財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國家的政治體制、經濟環境、法律制度、金融政策等宏觀環境的變化和理財主體自身所處的微觀經濟的不確定性都可能導致個人理財結果的差異性。從主觀不確定性來說,理財主體在理財過程中總少不了對事務的判斷和對未來結果的預期,但由于個人對環境認知能力有限和可獲取的資源不足,預期常常與實際結果不符。所以,這是一項充滿風險的經濟活動。

一、個人理財風險的內涵

財務風險是資本流通的產物,資本流通的始點是本金,只要把貨幣作為本金來運作,就有無法實現本金增值的風險。因此。財務風險起源于資本墊支之初對資本增值的期望,表現為達不到期望增值結果的可能性。個人理財風險是指理財活動中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它是客觀不確定性和主觀不確定性的統一。客觀不確定性是指未來結果的多樣化以及結果之間質的差異,主觀不確定性是指對未來結果和發生可能性的期望的差異。個人理財風險是一個客觀范疇,理財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它的成因是客觀存在的,但理財風險的選擇是主觀的,因為風險是可度量的。它不同于意外事件,意外事件只具有客觀不確定性,它的發生不需要個人的參與,而風險是對預期的偏離,風險的大小受人們的預期的影響,所以不同的人對風險的判斷是不同的。

二、個人理財風險的形成

個人理財是個人墊支并回收資本的財務活動及形成的財務關系,它包括籌資、消費、投資、分配幾個環節。財務風險是資本流通的產物,資本流通是財務風險的集聚和轉移過程。

(一)籌資階段

墊支的資本可能來源于現在和未來的收入,也可能來源于對外的負債。由于收入要滿足未來的消費需求,對外負債到期時要償還本金和利息,因此,籌資階段是所有財務風險的啟動點。

(二)消費階段

個人取得的收入首先要用來滿足個人日常的消費和耐用消費品的購買,在這一階段,貨幣轉化為消費品,包含了資本支付的風險和資本配置的風險。信用消費使購買和支付的時間分離,意味著未來無法付款的信用支付風險。而所購買的消費品是日用消費和耐用消費品的組合,如果兩者配置比例不合適,不但會影響生活的水平,還會造成現在和未來現金流的閑置或緊缺。

(三)投資階段

個人手中的閑置資金可以用于投資,投資品種的選擇決定了投資的風險和收益,長短期間的搭配則影響資金的流動性。如果投資不當,則會帶來資本消耗和支付風險。

(四)分配階段

分配階段連接著兩次循環,一方面,前面投資和消費的不當造成的支付和資源配置的風險在這一階段都會釋放出來;另一方面,資金的分配不僅存在購買力風險和再投資風險,還會影響下一次的籌資活動。

三、個人或家庭的風險屬性

風險是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是可以被度量的。同樣的風險在不同的理財主體那里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每個理財主體對待風險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理財主體的風險屬性是進行理財規劃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個人或家庭的風險屬性可以由以下三個方面構成。

(一)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反映的是理財主體主觀上對風險的態度,也是一種不確定性在理財主體心理上產生的影響。產生不同的風險偏好的原因較復雜,但與其所處的文化氛圍、成長環境有很深的聯系。比如我們常說美國人喜歡冒險,而中國人強調平安是福。

(二)風險認知度

風險認知度反映的是理財主體主觀上對風險的基本度量,這也是影響人們對風險態度的心理因素。同樣的風險,不同的人對其認知的水平是不一樣的,人們對風險的認知水平往往取決于其個人的生活經驗。比如,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都具有很高的風險,但是幾年前,我國股票市場持續下跌而房地產市場持續增長,結果有為數不少的人不能正確評估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的風險。

(三)實際風險承受能力

實際風險承受能力反映的是風險在客觀上對理財主體的影響程度,同樣的風險對不同人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例如,用10萬元來炒股票,其風險是客觀的,但對一個僅有10萬元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和一個有數百萬元資產的富翁來說,產生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上述三個方面對每個理財主體都是不一樣的。綜合上述三個方面就構成了一個理財主體的風險屬性。對待不同風險屬性的理財主體,當然應當采用不同的理財方式,同時,理財主體的風險承受能力也會影響他的理財行為。

四、影響個人或家庭風險承受能力的因素

影響個人或家庭風險承受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年齡

一般而言,客戶年齡越大,所能夠承受的投資風險越低。通常情況下,年輕人的人生與事業剛剛起步,面臨著無數的機會,他們敢于嘗試,敢于冒險,偏好較高的風險;而到了退休年齡,心態自然就比較保守,做人做事比較穩重,而且這個年齡也不允許犯大的錯誤,一般理財偏好趨于保守。

(二)資金的投資期限

如果用于投資的一筆資金可以長時間持續進行投資而無須考慮短時間內變現,那么這項投資可承受風險的能力就較強。相反,如果一項投資要準備隨時變現,那么這項投資可承受風險的能力就較弱,應該選擇更安全、流動性更好的產品。

(三)理財目標的彈性

理財目標的彈性越大,可承受的風險越高。若理財目標時間短且完全無彈性,則采取存款的方式以保本保息是最佳選擇。

如果某項投資是為了子女的教育或者父母的贍養,那么這筆資金就必須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在特定時間內獲得理想的收益。這樣的理財目標既缺乏金額彈性又沒有時間彈性,對理財工具的風險偏好較低。相反,如果個人計劃一筆資金用于未來購車,則可以有較大的理財目標彈性,可根據收益狀況來決定該筆資金的投資期限和購車的時機及檔次。

(四)投資者主觀的風險偏好

投資者主觀上可以承受本金損失風險的程度是因人而異的。個人的性格、閱歷,膽識、意愿等主觀因素所決定的個人態度,直接決定了一個人對不同風險程度的產品的選擇與決策。

一個人越是有著復雜的家庭結構,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就越重,如三代同堂之家、單親家庭,在收入來源單一的情況下,就不會有高風險的理財偏好,也不宜從事高風險的投資。否則,一旦失敗,將給家庭帶來巨大的沖擊。相反,對于家庭結構相對簡單的人來說,其所負擔的社會責任與壓力較小,可以嘗試高風險的投資。

(五)學歷與知識水平

一般來說,掌握專業技能和擁有高學歷的人,對風險的認識更清晰,管理風險的能力更強,往往能從事高風險的投資。而對投資知識相對缺乏的人來說,高風險投資失敗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

(六)財富

資金充裕是否就意味著愿意承擔更高的風險呢?這個問題要求我們首先區分絕對風險承受能力和相對風險承受能力這兩個概念。絕對風險承受能力由一個人投入風險資產的財富金額來衡量,而相對風險承受能力由一個人投入風險資產的財富比例來衡量。

一般地,絕對風險承受能力隨財富的增加而增加,因為投資者將更多的財富用來投資,而相對風險承受能力未必隨財富的增加而增加。

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理財特征會對個人理財方式和產品的選擇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身的理財方式,以使個人理財風險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猗县| 六枝特区| 双流县| 侯马市| 鹤庆县| 龙山县| 乌拉特后旗| 宜兰市| 镇巴县| 全椒县| 林甸县| 新竹县| 宁乡县| 延庆县| 定安县| 临城县| 晋江市| 文山县| 运城市| 贵定县| 阿城市| 望谟县| 康平县| 兰考县| 定安县| 佛学| 辽中县| 景德镇市| 雷波县| 富平县| 武山县| 伊川县| 上高县| 乐昌市| 竹山县| 开化县| 饶河县| 循化| 叶城县| 琼海市|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