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克裝甲車輛電氣系統設計
- 劉勇 宋克嶺 倪永亮
- 3516字
- 2021-03-10 14:27:25
4.3.2 電纜設計
電纜是電氣網絡的主體,其作用是將電氣系統的電功率或數據信號進行傳遞或交換,實現電氣系統的功能及要求。電纜設計是電氣系統工程化設計中較為煩瑣的一個部分。隨著裝甲車輛電子設備的增加,設備之間的電氣聯系也交錯復雜,但同時提供給電纜的安裝空間越來越小,使電纜綜合性設計的要求更為突出,電纜設計的輔助工具也由常用的AutoCAD設計軟件,提升為CHS線束設計軟件和Proe結構設計軟件相結合的方式。
(一)電纜的導線及電連接器選型設計
1.導線的選型設計
1)選取導線類型
導線選取必須考慮其所處的環境。特別是動力艙內電纜,由于環境相對惡劣,環境溫度高,因此選用導線時,絕緣層耐溫需達到耐200 ℃。
根據傳輸信號的不同,可以選取屏蔽耐高溫導線、雙絞線。對于功率傳輸線、控制線、低電壓信號等通常選用耐高溫導線。目前車輛上采用的大部分線纜為屏蔽導線,對傳輸非常敏感的信號,如總線信號等采用屏蔽的雙絞線。
2)選取導線截面積
導線截面積的選取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為連接設備的用電功率,通過用電設備功率的大小計算通過導線的電流。長時間工作的用電設備可按照導線載流量的60%進行選擇;短時間工作的用電設備可按照導線載流量的60%~100%進行選擇。
同時還要考慮下列情況:
導線過長或導線經多個插接件轉接后連接到用電設備的,其截面積選取應適當增大。
對于需要單獨走線的導線,因容易受外力損壞應適當增大截面積,若選取的導線截面積在0.5mm2以下,一般選用0.5mm2的導線。
對于處于工作環境溫度較高地方的導線,其導線截面積應適當增加余量。
對于使用在導通壓降較大情況下的導線,應適當增加導線截面積余量。
坦克裝甲車輛常用的導線截面積為:0.5mm2、0.75mm2、1mm2、1.5mm2、2.5mm2、4mm2、6mm2、10mm2、16mm2、35mm2、50mm2、70mm2、95mm2、120mm2。
3)推薦類型
導線截面積在35mm2以下的導線,推薦使用氟塑料F46絕緣導線,具有耐高溫、耐潮濕和耐腐蝕等特點。截面積大于35mm2以上的耐高溫導線,由于裝甲車輛走線空間和折彎半徑受限,推薦選用硅橡膠絕緣導線,在高溫、低溫、腐蝕性中能夠保持良好的電性能和柔軟性。
2.電連接器的選型設計
1)對電連接器的基本要求
電連接器選取的一般原則:
(1)根據導線截面積和通過電流大小合理選擇。
(2)優先選用接觸電阻較小的電連接器。
(3)經常插拔的地方,選取卡口式接插件,有利于操作。
(4)由于動力艙內環境惡劣,腐蝕性氣體、液體較多,應選用密封式插接件。
(5)由于金的導電性好,又不易氧化,處于惡劣環境中重要傳輸信號的插接件,其插針插孔通常選用鍍金的。
從方便使用維護的角度,選擇卡口或快速連接器,不是特殊需要,不選用螺紋連接的連接器,具有浮渡或潛渡性能的車輛,選用具有防鹽霧、防腐蝕、密封性好的連接器,若條件具備,優先選用具有屏蔽功能、可盲插和防錯位、防斜插的連接器。同時注意在同一部件上或安裝位置相鄰的部位上,不能選用同一型號、同一規格的連接器,實在避不開時,可采用插頭或插座的針、孔互換的辦法解決。
2)推薦型號
除專用連接器外,優先選用以下生產廠家的連接器,推薦選用以下系列的連接器:XC、XCE、XCG、CXCH、KH、YB、Y8、Y11、J599系列型號(見圖4-14~圖4-16)。

圖4-14 XC系列連接器

圖4-15 Y11系列連接器

圖4-16 J599系列連接器
3.附屬部件的選型設計
為保證電能的良好傳輸,密封性、絕緣性等是電纜設計時需關注的重要技術指標。電纜設計時需選用熱縮異型件、防波套、熱縮管和透明熱縮管等附屬部件作為電纜密封性、可靠性、絕緣性的實現途徑。
1)熱縮異型件的選用要求
熱縮異型件主要用于電纜接頭處、分叉處、連接處、終端處的連接,應具有很好的應力解除、密封性能及機械保護性能。其產品有多種形式,通常選用直式熱縮異型件和彎式熱縮異型件兩種。熱縮異型件在選型時需參考收縮率、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擊穿強度、使用溫度等性能指標。由于電纜插頭熱縮異型件后插拔空間會加大,建議根據電纜安裝要求盡量選用彎式熱縮異型件,以節省電纜的安裝空間。
2)防波套的選用要求
主要用于導線屏蔽保護、抗輻射干擾和接地線等方面。應具有較好的屏蔽效率、柔軟、質量輕、密度高、抗氧化性好等性能。選型時需參考標稱套徑范圍、編織線最少根數/直徑、最小編制密度、屏蔽效率等性能指標。
防波套的選用因素有兩類:一是連接器尾部附件的形式,二是防波套自身的尺寸規格。
凡是在連接器端采用大小屏蔽罩壓接防波套的,需選用自身壁厚較薄的防波套。凡是在連接器端采用鍍銀銅絲綁扎后再釬焊的,可不用過度關注防波套的自身壁厚。
另外,防波套通常都會標注最大和最小直徑,在選用時需注意與連接器尾部附件直徑的尺寸配合,不能超出防波套的最大和最小直徑范圍。
3)熱縮管的選用要求
熱縮管主要用于線束的絕緣、綁扎、密封防潮、機械保護。熱縮管應具備耐溫、抗腐蝕等物理化學性能,應具有優良的阻燃、絕緣性能、收縮溫度低、柔軟有彈性的特點。
熱縮管的標稱尺寸主要有3個參數:一為熱縮管的最小擴張內徑,即熱縮管的實際內徑尺寸;二是最大收縮后內徑,即熱縮管完全收縮后的最大內徑;三是熱縮管在被加熱、完全收縮后的管壁厚度。常用熱縮管的收縮比為2∶1,也可以根據需要選用收縮比為3∶1和4∶1的熱縮管。
對于收縮比為2∶1的熱縮管尺寸選擇依據是:120%≤擴張后最小內徑/所要覆蓋物的最大外徑≤160%, 60%≤收縮后最大內徑/所要覆蓋物的最大外徑≤80%。
對于收縮比為3∶1的熱縮管尺寸選擇依據是:120%≤擴張后最小內徑/所要覆蓋物的最大外徑≤240%, 40%≤收縮后最大內徑/所要覆蓋物的最大外徑≤80%。
對于收縮比為4∶1的熱縮管尺寸選擇依據是:120%≤擴張后最小內徑/所要覆蓋物的最大外徑≤320%, 30%≤收縮后最大內徑/所要覆蓋物的最大外徑≤80%。
(二)電纜分組設計
1.電纜的設計流程
電纜的設計流程如圖4-17所示。

圖4-17 電纜設計流程圖
2.分組設計
1)繪制整車電氣原理圖和連線圖
把電氣系統中的每一個電子設備指定一個符號,根據電氣協調卡片和已經完成的電源分配,設計畫出整個系統所包含的電氣部件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將電氣系統分割成由線束連接而成的子系統,將各個邏輯網線轉變為相應的連線段和接頭。
原理圖表示的為各電氣設備的電路邏輯關系,連接圖表示的為電纜實際連接情況,能夠指導電纜安裝與分組。
2)依據電纜走向及電氣功能進行電纜分組
電纜分組設計受到布線空間和電氣接口方面的限制。理論上講,一根線束連接所有的電連接器是最理想的,但實際裝配時是不利于安裝使用的。所以電纜要合理分組,在方便裝配的情況下,電纜的劃分盡量按照各分系統進行劃分,使劃分后的系統電纜相對獨立。這樣可以減少各系統之間的相互干擾,維修時方便故障定位。此外,劃分成的每一組電纜也不宜太復雜,實現功能的基礎上盡量簡單,以降低布線難度。
電纜分組設計兼有電氣與機械兩方面專業特點,機械系統的規劃設計也相當重要,如由前艙到動力艙的電纜組,如果按照上面所說以實現電氣功能的不同來劃分,就可能需要很多的穿墻插座,在機械設計上是不可取的,所以這時應以機械設計為基礎,再按照電氣功能劃分。
同時還要考慮線纜束間的電磁輻射或耦合而導致的后果。將電纜所傳遞的信號進行分類,盡量使不同類型的信號分在不同組電纜中。
圖4-18所示為電纜分組設計示意圖。

圖4-18 電纜分組設計示意圖
3)接地設計
負載通常采用就近接地原則。良好的接地設計既能提高抗干擾度,又能減小電磁發射。因此在電纜設計中應當進行地線網絡的設計。一般情況下、控制器不應與車上常規電器件、特別是電感器件的接地合為一體;弱信號傳感器的接地應盡量獨立,接地點盡量設置在離傳感器較近的位置,以保證信號的真實傳遞;蓄電池負極線、發電機負極線等截面較大的電纜,長度需盡量短,減小電壓降。對于系統的電源地,根據車輛實際布置情況鋪設一低阻匯流排,作為電源回流的通路,所有大電流用戶的回流線接到該匯流排上,減少地電位差,降低各個部件在地線上的耦合。
4)導線長度的確定
電纜長度主要根據電纜敷設來確定。電纜應盡量沿最短線路敷設。同時兼顧:電纜應繞開棱角、銳邊,繞開可以運動的部件,電纜應遠離高溫、易燃燒部件(例如動力艙內電纜需要遠離排煙管)等原則。雖然在電纜設計的時候考慮到了以上的諸多事宜,但是由于裝車時的具體情況不同,電纜的長度走向等還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通過實際裝車的布線驗證確定電纜的最終長度。
5)電纜分支設計
電纜分支采用樹干式的方式,依據電纜的走向、長度和傳輸類型設置不同的分支位置,不允許出現交叉、纏繞等情況。同一組別的電纜應走向一致,首先按照電纜的類型對其進行分類,盡量避免動力線和信號線交叉并行,總線電纜需單獨分支;其次按照電纜的長度和安裝位置進行分叉點的設置,分叉點應盡量靠近需要連接的電氣設備,且根據實際情況前移50~100mm,保證分叉點不會影響電纜分支的走向,利于電纜的安裝敷設。若電纜自身長度小于500mm,建議不進行分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