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1 ELISA技術的實驗原理

ELISA包括直接法、間接法、雙抗夾心法、競爭法及抗酶抗體法等幾種類型。本節主要介紹比較常用的間接法、雙抗夾心法和競爭法的基本原理。

1.間接法

該法是用來檢測待測抗體最常用的方法。具體原理為將已知抗原吸附于固相載體上,加入待測樣品(如含有待測抗體的動物血清),待測抗體與抗原結合,洗滌未結合抗體,再加入酶標二抗(用酶標記的能夠特異性識別結合待測抗體的第二抗體),形成抗原-待測抗體-酶標二抗復合物,當進一步在反應體系中加入酶的反應底物后,有色產物的形成量與待測抗體的量成正比。實驗原理如圖1-1所示。

圖1-1 間接法ELISA實驗原理

資料來源:錢旻主編《免疫學原理與技術》

2.雙抗夾心法

此法用于檢測待測抗原。假設待測抗原表面有多個抗原決定簇A、B、C等,首先將能特異性結合待測抗原上A抗原決定簇的抗體(簡稱抗體A)包被于固相載體,然后加入待測樣品(如含有待測抗原的動物組織或器官的組織勻漿液),使抗原抗體特異性識別結合,洗滌未結合的無關抗原后,再加入酶標記的能特異性識別結合待測抗原上B抗原決定簇的抗體(簡稱抗體B),形成“抗體A-待測抗原-酶標抗體B”共同構成的復合物。當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后,有色產物的形成量與待測抗原的量成正比,如圖1-2所示。

圖1-2 雙抗夾心法ELISA實驗原理

資料來源:錢旻主編《免疫學原理與技術》

3.競爭法

競爭法既可用于檢測抗原,又可用于檢測抗體。以檢測抗原為例,將能與待測抗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包被于固相載體上,加入待測抗原和一定量的已知酶標抗原,使二者競爭性地與包被的抗體結合,如待測抗原的量大于酶標抗原,酶標抗原與包被的抗體結合得少,進而形成的標記復合物也少,反之亦然,因此最終有色產物的形成量與待測抗原含量成反比,如圖1-3所示。

圖1-3 競爭法ELISA實驗原理

資料來源:錢旻主編《免疫學原理與技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安吉县| 罗田县| 张家港市| 青龙| 安阳县| 潮州市| 辰溪县| 罗甸县| 边坝县| 乡城县| 德庆县| 沛县| 利辛县| 湖南省| 恩施市| 汾阳市| 天气| 稻城县| 阿荣旗| 内江市| 郴州市| 双鸭山市| 托克逊县| 丘北县| 米脂县| 临泉县| 朝阳区| 汕头市| 灵石县| 天全县| 新晃| 星子县| 八宿县| 广河县| 汾西县| 兰考县| 交城县| 哈尔滨市| 莲花县|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