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學實驗技術原理與應用
- 王睿
- 741字
- 2021-08-27 17:46:30
1.1.1 ELISA技術的實驗原理
ELISA包括直接法、間接法、雙抗夾心法、競爭法及抗酶抗體法等幾種類型。本節主要介紹比較常用的間接法、雙抗夾心法和競爭法的基本原理。
1.間接法
該法是用來檢測待測抗體最常用的方法。具體原理為將已知抗原吸附于固相載體上,加入待測樣品(如含有待測抗體的動物血清),待測抗體與抗原結合,洗滌未結合抗體,再加入酶標二抗(用酶標記的能夠特異性識別結合待測抗體的第二抗體),形成抗原-待測抗體-酶標二抗復合物,當進一步在反應體系中加入酶的反應底物后,有色產物的形成量與待測抗體的量成正比。實驗原理如圖1-1所示。

圖1-1 間接法ELISA實驗原理
資料來源:錢旻主編《免疫學原理與技術》
2.雙抗夾心法
此法用于檢測待測抗原。假設待測抗原表面有多個抗原決定簇A、B、C等,首先將能特異性結合待測抗原上A抗原決定簇的抗體(簡稱抗體A)包被于固相載體,然后加入待測樣品(如含有待測抗原的動物組織或器官的組織勻漿液),使抗原抗體特異性識別結合,洗滌未結合的無關抗原后,再加入酶標記的能特異性識別結合待測抗原上B抗原決定簇的抗體(簡稱抗體B),形成“抗體A-待測抗原-酶標抗體B”共同構成的復合物。當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后,有色產物的形成量與待測抗原的量成正比,如圖1-2所示。

圖1-2 雙抗夾心法ELISA實驗原理
資料來源:錢旻主編《免疫學原理與技術》
3.競爭法
競爭法既可用于檢測抗原,又可用于檢測抗體。以檢測抗原為例,將能與待測抗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包被于固相載體上,加入待測抗原和一定量的已知酶標抗原,使二者競爭性地與包被的抗體結合,如待測抗原的量大于酶標抗原,酶標抗原與包被的抗體結合得少,進而形成的標記復合物也少,反之亦然,因此最終有色產物的形成量與待測抗原含量成反比,如圖1-3所示。

圖1-3 競爭法ELISA實驗原理
資料來源:錢旻主編《免疫學原理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