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會計對象
一、會計對象的概念
會計對象,即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凡是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即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資金運動主要包括資金投入、資金循環與周轉、資金退出三個過程,單位性質不同,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資金運動的具體內容也不盡相同。
二、工業企業的會計對象
(一)資金的投入
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有一定的資金。資金的來源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者投入的資金,形成所有者權益;另一部分是債權人投入的資金,形成負債。投入資金后,企業才開始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二)資金的循環與周轉
工業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首先用貨幣資金去購買原材料為生產做準備,這一過程稱為供應過程;接著領用材料物資加工生產產品,這一過程稱為生產過程;最終將產品對外銷售,取得銷售收入,收回貨幣資金,這一過程稱為銷售過程。資金的形態在這三個過程也發生相應的變化。
在供應過程中,以貨幣購入材料物資,材料物資等占用的資金為儲備資金;在這一過程,貨幣資金減少,儲備資金增加,資金的形態由貨幣資金轉化為儲備資金。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車間領用材料物資加工生產產品,產品完工后驗收到產成品倉庫,車間各種在生產中占用的資金為生產資金,完工產品占用的資金為成品資金;在這一過程,資金的形態首先由儲備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然后由生產資金轉化為成品資金。在銷售過程中,將產成品售出收回貨幣資金;在這一過程,成品資金轉化為貨幣資金。
資金從貨幣形態開始,依次經過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最后又回到貨幣資金,這一運動過程稱為資金循環,周而復始的資金循環叫作資金周轉。
(三)資金的退出
銷售環節收回資金后,資金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償還債務、上繳各項稅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這部分資金離開本企業,稱為資金的退出。
綜上所述,工業企業因資金的投入、循環和周轉、資金的退出等各項經濟活動所引起的經濟資源的增減變化、各項成本費用的支出以及收入的取得、利潤的實現及分配,共同構成會計核算的對象。工業企業的資金運動如圖2-1所示。

圖2-1 工業企業的資金運動
三、商品流通企業的會計對象
與工業企業相比,商品流通企業沒有生產環節,經營過程包括商品的購進和銷售環節。在商品購進環節,主要是采購商品,這時貨幣資金轉換為商品資金;在商品銷售環節,主要是銷售商品,資金又由商品資金轉換為貨幣資金。當然,商品流通企業也會有資金的投入和退出過程,它們共同構成了商品流通企業會計核算的對象。商品流通企業的資金運動如圖2-2所示。

圖2-2 商品流通企業的資金運動
四、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對象
與工業企業相比,行政事業單位屬于非營利組織,一般沒有或只有很少經營活動,所以資金的運動主要包括資金的撥入和資金的付出環節。在資金撥入環節,取得國家財政按照預算撥入的款項;在資金付出環節,又按照預算支付各種行政費用和業務費用。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對象就是預算資金及其收支。
綜上所述,無論是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還是行政事業單位,都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基層單位,會計反映和監督的對象都是資金及其運動過程。所以,可以把會計對象概括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