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荊州劉表
書名: 三國刀魔作者名: 花探花本章字數: 3235字更新時間: 2020-09-13 10:08:10
蒯越心中暗喜,裝模作樣地問道:“荊南確實也是個問題,聽說那燕靈正在加緊招兵買馬、操練士卒,想必不日就會進犯江陵,不知道兄長可有什么好辦法對付燕靈?”
蒯良冷笑道:“燕靈只不過是個毛小子,我就不明白怎么會有這么多人畏之如虎?依我看,在江陵設那么多兵根本就是多余,可不要一心顧著防備燕靈,卻忘了江東還有一個周瑜!不錯,燕靈確實有些勇力,可一下子拿下了荊南四個郡,他吃得消嗎?你以為他是孫策?孫策身邊叔叔伯伯表哥堂弟文臣武將一大把,只要一心去打江山就行了,燕靈行嗎?我看只是這荊南四郡,就足夠把燕靈給累死了!他哪里還有什么余力垂涎荊北?”
蒯越肅然說道:“兄長對荊南形勢的剖析,可謂入木三分,敢問兄長可曾對劉表說過這些?”
蒯良冷哼了一聲,說道:“你這豈不是在明知故問?那劉表自從娶了蔡氏,哪里還能聽得進我的話?”
蒯越說道:“不錯,蔡家在荊州是越來越威風了,蔡瑁那廝也是日漸囂張,用不了多久,我們蒯家差不多就快無立足之地了!”
蒯良再次長嘆一聲,搖了搖頭。
蒯越看到時機已經成熟,終于說道:“我看劉表現在最忌憚的是荊南燕靈,如果咱們兄弟二人可以說動燕靈歸附劉表,那我們蒯家是不是可以重振聲威,壓一壓蔡家的威風呢?”
蒯良翻了他一眼,說道:“燕靈風頭正盡,怎么會愿意歸附劉表?游說他,豈不是與虎謀皮?我可是沒這種本事!難道你有么?”
蒯越不緊不慢地說道:“兄長知道李珪吧?”
蒯良皺眉說道:“李珪?那個幕官么?”
蒯越點頭說道:“不錯,正是他。”
蒯良說道:“同州為官,我自然知道他。”
蒯越笑道:“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兄長只知李珪是劉表帳下幕官,卻不知他還有個遠房親戚在朝中做大官吧?”
蒯良問道:“朝中大官?誰?”
蒯越說道:“太尉楊彪。”
蒯良說道:“竟然是他!這個我卻是不知。但是這和說服燕靈歸降又有什么關系?”
蒯越說道:“兄長是否知道那燕靈手下的頭號軍師,就是楊太尉的兒子,許都有名的才子楊修楊德祖?”
蒯良悚然動容道:“竟有此事?”
蒯越點頭說道:“此事千真萬確。兄長總該知道燕靈身邊有位楊總管吧?這楊總管就是楊修。”
蒯良拍了一下大腿,恍然大悟道:“怪不得燕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鵲起豹變,把荊南搞得熱火朝天,原來他后面還有楊彪楊太尉。等等,可是楊太尉不是已經被曹操陷害而丟了官職么?怎么還有這般手段?難道……”
蒯越向兄長起勁地點著頭,神秘兮兮地低聲說道:“英雄所見略同!弟也以為在燕靈背后暗中支持的,恐怕就是當今天子。而且,荊南有謠傳,說那燕靈其實也是漢室宗親。”
蒯良搖頭說道:“漢室宗親云云,自當是以訛傳訛,不用去理會。若燕靈真是漢室宗親,豈有不大肆宣揚的道理?不過,領天子命剿滅不臣,卻是大有可能。衣帶詔的事情既然可以有第一次,就保不準會有第二次。不過此事暫且不提,我且問你,那楊修和李珪究竟是何關系?”
蒯越說道:“楊太尉妻之母,是李珪母親之姊,因此,李珪該算是楊修的舅父。”
(友情提示:俺招供,李珪和楊修之間這個稍顯復雜的關系,是俺信手胡編出來的,治學嚴謹的讀者不要去考證哈,免得浪費寶貴的時間。)
蒯良沉吟片刻,問道:“莫非你的意思是要利用李珪和楊修的關系,去游說燕靈?我看此事未必可行,李珪和楊修雖是親戚,可這關系實在是遠了點,他的話,楊修未必肯入耳。”
蒯越沉默片刻,緩緩說道:“不瞞兄長,楊修昨日已悄然抵達襄陽,是他讓舅父李珪來見我,說燕軍有化干戈為玉帛的打算,不知道兄長有無興致跟楊修促膝長談?”
蒯良猛地站了起來,“此事怎么不早說?吞吞吐吐地卻是為何?”
蒯越笑道:“畢竟是兩軍對壘之際,弟實在是害怕兄長責備,只好先探探兄長的口風。”
※※※※※※※※※※※※※※※※※※※※※※※※※※※※※※※※※
蒯氏兄弟雖然被蔡瑁搶去了不少風頭,但蔡家畢竟是荊北望族,根基穩固,實力尚存。
有了他們的支持,楊修胸中多了不少底氣。
己方的意圖已經通過蒯良悄悄地傳到了劉表耳中,兩天過去,劉表尚沒有任何回音。
楊修只有在驛館中耐心等待。
第三天,劉表終于有了動作。
他令李珪告知楊修,自己將在次日設下宴會,款待故人楊太尉之子楊修楊德祖。
次日,李珪來到驛館相迎,楊修早已沐浴更衣完畢,兩人乘車至劉表府,李珪將楊修領到堂前。
劉表竟親自迎上前來,楊修偷眼看去,只見劉表峨冠博帶,相貌堂堂,當下不敢怠慢,連忙施禮。
劉表又為楊修引見堂中的幾位文武官員,楊修逐一相見,互道敬仰。
施禮完畢,劉表賜坐,楊修坐于客席。
于是劉表大張筵席,山珍海味,堆滿案面,奏樂聲中,主客雙方其樂融融,眾人都是一副剛中了彩票似的開心面容。
酒過三巡,卻見劉表儒雅俊秀的臉上現出微笑,朗聲說道:“看德祖飲酒的樣子,就知道他的酒量定在其父之上。當年我和楊太尉對飲,太尉總會想出法子推三阻四,飲一回酒,卻要更衣數十回,真能把人給活活氣死。”
楊修笑道:“想必是家父知道自己酒量不堪,不敢與滄海一較深淺。其實不要說是家父,就連以豪飲著稱的北海孔公,一提起劉荊州的酒量,也是只能連道自愧不如。”
劉表尚未說話,卻聽一人冷笑著說道:“楊太尉有自知之明,不敢與滄海一較深淺,可他兒子的膽子卻大得很呢!”
楊修側目看去,說話的正是荊北大將蔡瑁蔡德珪。
赴荊北之前,楊修早就將荊北大佬們的底細摸得清清楚楚。這蔡瑁,出身于荊州名族蔡家,身世顯赫,其姑母是太尉張溫之妻,家中大姊是荊州名士黃承彥之妻,二姊則是劉表的繼室,而蔡瑁本人也頗具才干,劉表初到荊州時,荊州宗賊猖獗,正是蔡瑁大力協助劉表平定荊州,從此跟隨劉表,深得劉表的信任。
現在聽蔡瑁口氣,顯然是已經知道自己為燕軍謀士,所以才冷言相刺,只是不知道劉表有沒有向他挑明自己此行的目的。
劉表看向蔡瑁,笑道:“德祖此語并無他意,說的只是酒量,德珪你不要這么咄咄逼人,免得讓許都才子恥笑我們荊州士人小肚雞腸。”
蔡瑁施禮應諾,轉過頭去,不再說話。
劉表又看向楊修,笑道:“蔡將軍乃荊州豪杰,說話直爽,德祖你可不要介懷呀。”
楊修硬擠出一臉惶恐,說道:“蔡將軍威鎮荊州,高名遠播,楊修能和蔡將軍同席飲酒,心中早已在大呼三生有幸,豈有介懷的道理?”
劉表笑道:“好好好,許都大才子果然胸襟不凡。”
楊修離席施禮,正色說道:“楊修薄才無學,實不敢當‘才子’之名,明公這么稱呼,實在讓楊修無地自容。況且,明公名列‘八俊’之首,西海之內誰人不知明公的才華?在明公面前,又有誰人敢妄稱‘才子’?”
劉表聞言,哈哈大笑道:“早就聽說德祖你狂妄自大,今日一見,才知道不可輕信傳言。楊太尉治學嚴謹,教子有方,本牧佩服!”
楊修笑道:“明公莫要夸獎,其實在下還真是有點兒恃才傲物的毛病,只是明公乃天下敬仰的當世大才,在下這點兒小聰明實在是不敢往外拿。”
劉表環視了一眼在座的眾人,端起酒杯,苦笑道:“許都的大才子在狂拍我的馬屁,看來本牧不飲一杯是不行了。”
眾人知道劉表心中喜悅,皆端起酒杯,陪笑陪酒。
劉表聰明好學,成名甚早,一生受過的馬屁何止千萬?尋常馬屁對他來說根本不起作用,必須拍對了路子才能奏效。要知劉表最得意的事中,第一件便是和其他七位賢士一起被世人稱為“八俊”,第二件則是自負酒量天下無敵,至于一統荊州作上了荊州牧,倒還要遠遠地排在后面。
而楊修最拿手的本領就是揣摩別人的心思,這小子現在是一心拍馬屁,劉表又怎能不中招?
蒯良、蒯越對視一眼,懸著的心終于放回了肚子。兩人若有若無地望向楊修的舅父李珪。
李珪放下酒杯,施禮說道:“啟稟主公,德祖這次來到襄陽,其實……”
劉表擺了擺手,打斷了李珪的話,笑吟吟地說道:“今日只談風月,不論國事。來來來,諸君再來飲酒!”
眾人轟然應諾,紛紛舉杯,心中卻是各懷鬼胎。
蒯氏兄弟聽劉表說“只談風月”,就立刻明白,對于荊南燕軍的提議,劉表還在猶豫。數日前,他們向劉表道明楊修的來意之時,劉表就是這樣不動聲色,只說了一句:“故人之子,遠道而來,本牧自會待若上賓。”,就沒了下文。
兩兄弟再次偷偷地交換了一個眼色,不敢多說,唯有歡顏飲酒。
※※※※※※※※※※※※※※※※※※※※※※※※※※※※※※※※※
謝謝閱讀!求紅票!求收藏!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