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荊北人杰
- 三國刀魔
- 花探花
- 3020字
- 2020-09-13 10:08:10
守衛(wèi)城墻的十余個士卒拎著戰(zhàn)刀向燕靈攻來。
然而他們絲毫沒能阻緩燕靈前進的腳步。
左手的殺戮激發(fā)了右手的魔性。
右拳猛然揮出,重重地擊在一名士卒的胸口,骨頭碎裂的聲音響起,士卒噴出一口鮮血,向后倒去。
右手劈手搶過士卒手中的戰(zhàn)刀。
一刀在手,山河變色!
城頭的殺氣更加濃郁。
雙刀飛揚,刀光陡然大作。
十余名士卒頃刻間化為爛肉。
燕靈手持雙刀,在城頭大步向前走著。
所過之處,慘叫不斷,伏尸累累。
不知過了多久,燕靈終于停下了腳步。
城頭上已滿是尸體。
還有大批士卒癱坐在地上,呆呆地望著渾身上下已被血水染紅的燕靈,他們的眼中透著深深的恐怖和絕望。
面對這樣強悍的惡魔,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抵抗的勇氣。
燕靈轉頭向城下望去。
城下的戰(zhàn)斗已經(jīng)接近尾聲。
廖化趁亂打開了城門,陳應和他率領的100名士卒已悉數(shù)沖入城內。
而呂威璜也帶著300名步卒殺氣騰騰地趕了過來。
這四百名生力軍的投入,讓西門的大部分長沙守卒徹底喪失了斗志。
于是接下來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西門戰(zhàn)事很快就宣告結束。
看著城上城下橫七豎八的尸體,燕靈顧不得感慨,留下呂威璜和騎兵衛(wèi)隊看守降卒并清理戰(zhàn)場,自己則帶著廖化和陳應迅速向東城門趕去。
留下呂威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他實在是太累了,定下奇襲長沙的計劃后,他帶著幾名隨從連夜從桂陽趕到長沙城外與燕靈會合,奔波距離最長,現(xiàn)在敵人只剩下守在東門的一小半兵力,勝利在望,可以讓他稍事休息了;二是因為東門地形跟西門大不相同,道路狹窄,基本沒有呂威璜這樣的騎將可以發(fā)揮的地方,而陳應卻剛好相反,他的鐵叉反而可以發(fā)揮出絕大威力。
※※※※※※※※※※※※※※※※※※※※※※※※※※※※※※※※※
燕靈率眾人離開西城門,沒走多遠,便有斥候快馬奔來稟報軍情。
原來,聞知南城門陷落,而西城門的戰(zhàn)事又十分不利,東城門的守軍唯恐陷入腹背受敵乃至被圍殲的慘境,已經(jīng)主動放棄防守,打開城門,棄城而逃。原本在東城門外佯攻的鮑隆,由于兵力不足,無法阻攔敵軍突圍,只是小小地追擊了一把,便返會長沙,隨后即到。
聽完斥候的稟報,燕靈暗暗地吁了口氣,今夜已經(jīng)殺了太多的人,能夠不用再殺人就贏得勝利,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消息傳開,燕軍將士無不歡欣鼓舞,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歡呼雀躍。
終于拿下了長沙!
荊南第一堅城落入了燕軍的手中。
看著將士們的笑容,燕靈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暖意。
卻聽廖化在一旁笑道:“劉度和金旋拼湊在一起,聽起來好像是‘合則力強’,其實卻適得其反。方才我們在東城門下剿滅的是劉度軍,而防守西城的卻是金旋的士卒,這些家伙聽聞劉度軍陷入險境,不但不趕來增援解圍,反倒棄城而逃,可見烏合之眾終究還是烏合之眾!”
燕靈點頭說道:“廖兄所言不錯。結盟大抵如此,所以劉度和金旋雖然暫時還能抵擋住劉表的反撲,但終將會被劉表擊破。但愿劉度和金旋能撐得久一些,我們現(xiàn)在的實力,還很難直接對抗劉表。”
※※※※※※※※※※※※※※※※※※※※※※※※※※※※※※※※※
核查傷亡,救死扶傷,搜捕殘敵,打掃戰(zhàn)場,出榜安民,清點倉廩,論功行賞……大事小事紛至沓來,燕軍上上下下全都忙得不可開交。
此戰(zhàn)燕軍損失不小,“桂陽部”陣亡22人,“長沙部”陣亡14人,親衛(wèi)騎兵隊陣亡5人。
燕靈和一眾將士灑淚厚葬了這些陣亡的勇士。
這就是戰(zhàn)爭的殘酷。
燕靈明白,前面還有更殘酷的戰(zhàn)爭等待著自己。
必須在劉表擊敗劉度、金旋之前,盡快壯大自己的實力。
時不我待,占領長沙的第二天,陳應、鮑隆就匆匆上路,趕向桂陽,他們將負責守衛(wèi)桂陽,并在那里招兵練兵。
而楊修則從桂陽調往長沙,負責長沙的政務。
呂威璜、廖化留在長沙招兵買馬、訓練士卒。
※※※※※※※※※※※※※※※※※※※※※※※※※※※※※※※※※
駐扎在武陵的劉度、金旋眼睜睜地看著燕軍吞掉長沙,卻無計可施。
因為武陵已再燃戰(zhàn)火。
劉表麾下大將文聘率士卒一萬再征荊南,劉度遣邢道榮于澧縣迎敵。
兩軍激戰(zhàn),文聘擊敗邢道榮,斬首五百。
邢道榮退回武陵,劉度、金旋聯(lián)軍從此堅守不出。
文聘圍城狂攻了整整三個月,未能攻破武陵。
戰(zhàn)局呈膠著狀態(tài)。
荊北劉表再遣蘇飛、王威各帶三千兵馬奔援文聘。
三支隊伍輪番攻城,劉度、金旋奮力守城,形勢岌岌可危。
※※※※※※※※※※※※※※※※※※※※※※※※※※※※※※※※※
自從楊修從桂陽抵達長沙,燕靈立刻感覺輕松了很多。
雖然燕靈也讀過不少書,可是處理政務的手段畢竟比不上官宦名門出身的楊大才子。
楊大才子在父輩熏陶之下,本就精通此道,再加上才思敏捷,沒幾天工夫,長沙就從喧囂混亂中回歸平靜。
剛剛拿下長沙時,當?shù)氐目ね澜懿]有來打攪過燕靈,這一是因為他們跟燕靈沒有見過幾面,負責聯(lián)系的一直都是楊修,而楊修卻不在長沙;二是因為他們很清楚,拿下長沙后,燕靈有太多的要事需要處理,所以他們一直在耐心地等待觀望。
現(xiàn)在,楊修已經(jīng)返回長沙,而諸事也差不多都已做妥,于是他們開始頻頻活動起來。
他們通過楊修向燕靈暗示:他們會繼續(xù)在錢糧、兵源等多個方面向燕軍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條件是希望燕靈能在荊南官吏體系中騰出一些位置讓他們族里的才俊去坐坐。
說白了,就是,我們出錢出糧,你呢,弄幾個公務員的名額給我們唄。
嗯,在那個時代,公務員一樣也是熱門。
當然,在那個時代,公務員這種牛氣職位比現(xiàn)在更難弄到手。
不過,這也得分人。
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說的雖是西晉以后的風貌,可其實世族門閥的形成卻是在東漢。
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官僚多以經(jīng)術起家,而治經(jīng)往往需要靠老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才能有所成就,于是官場上的成功者往往門生故吏遍天下,逐漸就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在這強大的社會力量的推動和提攜之下,官僚的子孫后代很容易就能做到“累世為官”,這樣日積月累下去,到了東漢,慢慢地便有了所謂的大姓豪族。
所以東漢時期,門第等級觀念已十分盛行,一些官宦、名流的宗親往往也能高官厚祿,數(shù)世不衰,成為當時令人稱羨的高門大族。
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門外有兩根柱子,左邊的稱“閥”,右邊的叫“閱”,用來張貼功狀,所以世人把世代為官的人家稱為閥閱、門閥、世族、士族。
漢末黃巾引起的動蕩,讓世族門閥也受到?jīng)_擊,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沒落的也不在少數(shù)。
而荊南的郡望豪族現(xiàn)在面臨的,正是這種危機。
隨著劉表的崛起,攀附劉表的荊北勢力變得日益強大,而荊南世族的生存空間就被壓迫得越來越狹小,不要說是當官,就連做個小吏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少,再這樣下去,等待他們的就只剩下窮途末路。
于是,為了能夠重現(xiàn)往日的光輝,為了能夠有朝一日來個“大逆襲”,荊南世族試圖暗中扶植可以與劉表抗衡的人才。不過劉表確是一代人杰,既為漢室宗親,又以才干而聞名于世,赴荊州不久,便憑借過人的膽識和智慧贏得了荊州本地兩大豪門——蔡、蒯兩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而后又從容機智地殲滅了作亂江南多日的宗賊勢力,穩(wěn)定了荊州局勢,此后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南收零、桂,北據(jù)汗川,開拓出一個“地方數(shù)千里,帶甲十余萬”的大好局面。
他甚至還干掉了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
這樣的人豈是好對付的?
所以,想尋找或扶植出一個能和劉表相抗衡的人才,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以,這么多年,荊南豪族唯有忍氣吞聲,默默地尋找對策。
但現(xiàn)在,他們看到了燕靈。
盡管燕靈出身低微,盡管燕靈現(xiàn)在任何名正言順的官職也沒有,可是這是亂世,有本事打下地盤,還用愁會沒有別的嗎?
短短幾個月里,燕靈展示出來的鋒芒,在這些荊南豪族的眼中,正是黑暗中的一盞閃亮的明燈。
※※※※※※※※※※※※※※※※※※※※※※※※※※※※※※※※※
謝謝閱讀!求收藏!求紅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