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玄燁繼位
- 柔嘉公主
- 樂微
- 2226字
- 2020-08-10 17:36:36
養心殿。
玄燁去的時候,福全已經早早地恭候在那里了,安親王岳樂也在一邊。順治半躺在床榻上虛弱無力,大限將至,這次是他最后的抉擇。
玄燁看見順治,忽然眼眶一熱,情不自禁地脫口,“阿瑪……”一時竟忘記了下跪。吳良輔在一旁小聲地提醒了一句,玄燁這才請安,“皇阿瑪吉祥。”
順治一笑,并沒有責怪剛才的失禮,或許正如岳樂所說,那是他最淳樸的孝心。順治苦笑,“阿瑪這樣子該如何吉祥?”
福全搶先回答道:“皇阿瑪洪福齊天,千萬要保重龍體。您的圣體安康,才是我大清之福啊!”
玄燁并沒有說話,只是忽然掉下了眼淚。順治淡淡一笑,福全的話他聽的多了,自從臥病以來,所有大臣都在他耳邊這樣說。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像玄燁這樣,敢在他面前毫無忌諱地掉眼淚。
順治心頭一熱,問:“玄燁為什么哭?”
“玄燁不想失去阿瑪……”
順治的心頭一陣酸楚,嘆息了片刻才進入正題,“其實阿瑪今天找你們來,是想問問你們有什么志向。”
福全只是稍微思量了片刻,便一字一句地道來,“君子在世必須立功,立言,立德。立功者,名揚天下,以顯父母;立言者,格物致知,留名后世;立德者,知行合一,以為天下則。”
順治聽后滿意地贊許,轉而又問玄燁,“那你呢?”
玄燁低著頭,欲言又止的樣子,“皇阿瑪,玄燁不是不想說,只是不知道該怎么說。您干嘛要問這樣的問題?”
順治好不容易對玄燁有了點好印象,一聽他這話,語氣就有點急促起來,“難道師傅沒教過你,做人要立志,志向的高低決定了成敗的大小么?這是圣賢之道!”
玄燁搖頭,“玄燁卻不以為然。”
順治轉過頭別過眼,有些怫然不悅,“你連圣賢之道都不放在眼里。那好,朕正想聽聽你的高見。”
“玄燁讀《太史公書》,項羽學兵法,有志于天下,最后自刎烏江;劉邦于泗縣,寄情于聲色犬馬,后卻一統天下。若立志真能如此神奇,項羽何以淪落如此?劉邦怎可衣錦還鄉?所以玄燁認為,志向跟成敗無關,只要盡本分便是!”
“說得好。”一旁的岳樂贊許地點頭,對順治說:“這可不是從書本上學來的,是自己的領悟,更加難能可貴啊!”
正說著,門外忽然來報說八百里加急,只聽那人道:“山西巡撫參鎮邊大將軍私截賑災物資軍用,山西軍民餓死過萬,幾乎成人間地獄。”
順治聞言氣急,“鎮邊大將軍搶奪賑災物資這樣的大事,為何不聞兵部上奏?”
“兵部自知茲事體大,不便上奏,待大將軍取得軍工再行上奏,將功補過。”
順治聽后無奈地嘆氣。他忽然一想,正巧可以借此事考驗他們,便問福全該如何處理。見福全蹙眉,一臉為難,順治便又問玄燁,“你呢?山西巡撫為民,將軍為國,該如何決斷?”
玄燁略微一思量道:“都該賞!兵部負責運送一切糧草,鎮邊大將軍缺糧卻不及時上報,該罰!”
順治不解道:“那缺糧就該搶么?”
“不該為而為之,該罰;不能為而為之,該恕。他不是不該搶,而是不能不搶,否則傷兵何止過萬?再說,賑災失利和守土失利,二弊應取其輕。”
…………
順治聞言沉默良久,暗自佩服起玄燁的心思,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一直不被自己重視的孩子。至此,所有一切都已落幕,余下的就是圣斷。沒有人知道此時的順治想到了什么,就像沒有人知道在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佟妃究竟和順治說了什么,她是如何向順治換取對玄燁的一個承諾的。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
順治駕崩。謚號為: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這個多情的皇帝,終于在他二十四歲那一年,與世長辭。
據說,正月六日,順治急召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及原內閣學士麻勒吉入養心殿,口授遺詔。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門下西圍屏內,以初七一天的時間撰擬。
順治皇帝六歲登基、十四歲親政、推行漢化、主持軍國大事十年,政績頗多,可是在死后卻給自己列出了十四條罪狀:
漸習漢俗,國治未臻;母恩莫酬,子道不終;永違膝下,致母哀痛;宗親疏離,友愛未周;滿臣莫展,漢官偏用;夙性好高,舉世無材;見賢不舉,見劣不退;厚己薄人,益上損下;糜費甚多,罔體民艱;追念賢淑,逾濫不經;委用宦官,營私作弊;常圖安逸,御朝絕少;自恃聰明,臣工緘然;既知有過,未能者改。
除了這罪己詔之外,便是傳位遺詔:
太祖、太宗創垂基業,所關至重,元良儲嗣,不可久虛。朕子玄燁,佟氏妃所生也,年八歲,岐嶷穎慧,克承宗祧,茲立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即皇帝位。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伊等皆勛舊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盡,保翊沖主,佐理政務,而告中外,咸使聞知。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九日。
三阿哥玄燁以八歲稚齡離奇登基,贏得八旗擁戴。尊孝莊皇祖母為太皇太后。
同時頒行的還有一份冊封冰月的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安親王之女冰月,禮教夙嫻,秀毓名門,深得朕心。尊圣母皇太后之意,咨爾為和碩公主,封號柔嘉,賜之金冊。欽此。
康熙元年七月初七日。
新皇登基典禮。
準備工作就緒后,禮部尚書奏請即位。玄燁穿著繡有十二章的大領朝服,頭戴嵌頭珠、舍林的朝冠,肩擔日月,神態威儀,四平八穩,步出宮門。他先到保和殿降輿,再到中和殿升座,各級官員行禮。禮畢,官員各就位,禮部尚書再奏請即皇帝位。玄燁御太和殿,升寶座即皇帝位。
玄燁即位后,階下三鳴鞭,在鳴贊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禮。典禮中,百官行禮應奏丹陛大樂,此時設而不作,群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
陽光透過門扇,宛如萬道金線盤旋于神秘闊大的殿庭中,八寶渾金蟠龍銜吊珠的藻井下面,七扇金漆雕龍屏風前,便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了。
玄燁端坐在金龍寶座之上,接受群臣三拜九叩,改國號為康熙元年,正式宣告了大清王朝新篇章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