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學者文集(2018年)
- 蔡釗利主編
- 12643字
- 2020-10-23 14:54:14
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成果新特點新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積極適應時代特征和人民愿望,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責任擔當、政治智慧和理論勇氣,緊緊圍繞全面從嚴治黨這個主線和“怎樣管好黨、治好黨”這一時代課題,統(tǒng)籌推進黨的建設實踐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和制度創(chuàng)新,形成了內涵豐富、邏輯嚴密、特色鮮明的黨建思想體系,為新時期黨的建設提供了依據(jù)。認真總結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生動實踐和重大成就,全面把握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基本特點和新鮮經驗,對于進一步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進展及重要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全面從嚴治黨主題,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扎扎實實管黨治黨,提出了一系列關于黨的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動黨的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10個方面:
1.圍繞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管黨治黨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在黨的建設價值取向上,進一步明確“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價值取向。明確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更加牢固地樹立宗旨意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調動最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二是在黨的建設根本任務上,明確提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都要把對黨忠誠作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在戰(zhàn)略布局上,明確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任務,并把它作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核心。強調“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要求明確“兩個責任”,以問責層層傳導壓力,解決好管黨治黨寬松軟等問題,推動管黨治黨走向嚴緊硬。
2.圍繞堅定理想信念,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全黨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不斷夯實
一是把加強思想理論武裝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首要任務。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真經”,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的“心學”。要求用好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扭住思想政治工作這個生命線,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以理論上的清醒促進政治上的堅定,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是理想信念是貫穿思想理論建設的紅線。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要求黨員干部培植理想信念的紅色基因,擰緊“總開關”、固本培元,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三是把黨性教育作為黨員干部教育的核心。強調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yè)、立言、立德的基石,要求黨員干部必須把黨性修養(yǎng)作為一門畢業(yè)的必修課,正確處理黨性與人民性的關系,堅持黨性與堅持人民性相統(tǒng)一。把服務人民群眾作為衡量有無黨性和黨性強弱的試金石,踐行好群眾路線。要求各級黨校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主課,作為最重要的教學任務。
3.圍繞“好干部”標準,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選人用人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明確新時期好干部標準,著力破解“四唯”問題。提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二十字標準,要求嚴格按照干部任用的原則、方針、標準、辦法,科學識人、準確用人,糾正唯票、唯分、唯年齡、唯生產總值等問題,把既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能干會干善于干的干部用起來,建設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shù)母刹筷犖椤?/p>
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進干部培養(yǎng)選拔工作。強調全面準確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yōu)方針,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發(fā)揮好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改進干部培養(yǎng)、選拔、培訓、考察、管理、監(jiān)督等方式方法,建立來自基層一線的干部培養(yǎng)選拔鏈,解決“帶病提拔”、“為官不為”、“能上不能下”等問題,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機制。
三是從嚴管理監(jiān)督干部,打造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刹筷犖椤猿謴膰乐卫簦蟀讶粘9芾怼⒅攸c管理和關鍵時刻管理貫通起來,努力做到對象、過程全覆蓋。強調前移干部管理監(jiān)督關口,加大提醒教育力度。圍繞突出問題,持續(xù)開展專項整治。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把對“一把手”的監(jiān)督管理作為重中之重。堅持有權必有責、失責要追究,完善干部問責制度。強調管理監(jiān)督與激勵關愛結合起來,注重關心關愛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
4.圍繞夯實執(zhí)政基礎,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組織覆蓋和黨員管理得到加強
一是抓基層打基礎是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強調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和活動方式,增強吸引力,擴大覆蓋面。加強城鄉(xiāng)基層黨建資源整合,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以基層黨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以黨建促脫貧攻堅。要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落實黨的任務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發(fā)揮好推動發(fā)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二是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強調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價值取向,突出政治功能,強化服務功能,服務改革、服務發(fā)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要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制度機制,推動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制度化、常態(tài)化、長效化。
三是嚴格黨員教育管理,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素質。要求按照“控制總量、優(yōu)化結構、提高質量、發(fā)揮作用”的總要求,嚴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加大對流動黨員、口袋黨員、無職黨員的教育管理。嚴格黨內組織生活,落實基層管黨治黨責任,促進基層黨組織明確主責、回歸主業(yè),把從嚴治黨落實到支部、落實到每一名黨員。
5.圍繞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深入推進作風建設,黨風政風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一是全面從嚴治黨要以作風建設為切入點。強調我們黨的人格力量集中體現(xiàn)在優(yōu)良的作風上,優(yōu)良的作風是我們黨無往而不勝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要求抓作風建設,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群眾路線、加強道德修養(yǎng)。
二是作風問題的關鍵在于去抓。強調反“四風”、正作風必須重拳出擊、上行下效、多管齊下;必須動真碰硬、真刀真槍、迎難而上;必須發(fā)揚講認真的精神、釘釘子的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嚴字當頭、實處著力。要求領導干部要身體力行、以上率下,要求以優(yōu)良的黨風帶政風、促民風。
三是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強調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不會一蹴而就、一抓就靈。抓作風不能一陣風、流于形式,也不能雨過地皮濕,擺擺樣子。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防治作風之弊的制度體系,確保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長效化,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6.圍繞形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機制,推進反腐倡廉建設,腐敗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強調全黨要對黨中央在反腐敗斗爭上的決心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成績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斗爭帶來的正能量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斗爭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夠自信。反腐敗必須常抓不懈,有腐必反、除惡務盡,努力實現(xiàn)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是反腐敗必須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強調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又著力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還要加大國際追逃追贓力度。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對腐敗分子,發(fā)現(xiàn)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tài)勢。
三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強調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jiān)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增強制度執(zhí)行力,嚴格黨內監(jiān)督,發(fā)揮巡視利劍作用,聚焦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震懾。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問責力度,強化責任追究。加大治本力度,推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
7.圍繞提高管黨治黨制度化水平,推進黨的制度建設,制度管黨治黨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堅持制度治黨、管權、治吏。制度治黨就是依規(guī)治黨。強調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guī)矩,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章是黨的總規(guī)矩,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嚴格按照黨章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黨員干部必須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
二是黨章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guī)范。強調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是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也是全黨同志的應盡義務和莊嚴責任。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學習黨章作為必修課,走上新的領導崗位的同志要把學習黨章作為第一課。全黨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真正把黨章作為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根本標準,作為指導黨的工作、黨內活動、黨的建設的根本依據(jù)。
三是要切實增強制度執(zhí)行力。強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要求增加制度剛性,杜絕制度彈性。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前后銜接、左右聯(lián)動、上下配套、系統(tǒng)完備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領導干部要增強制度意識,帶頭執(zhí)行制度。讓鐵規(guī)發(fā)力,讓禁令生威,使制度真正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
8.圍繞加強黨的團結維護黨的統(tǒng)一,嚴明黨的紀律,全黨紀律規(guī)矩意識得到強化
一是把守紀律講規(guī)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強調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確保全黨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嚴明黨的紀律要從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入手。要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
二是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嚴明政治紀律。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就是要講政治,樹立“四種意識”。絕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
三是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強調不能讓紀律成為“橡皮泥”“稻草人”“紙老虎”,造成“破窗效應”。對違反紀律的行為必須認真處理,切實做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zhí)行紀律沒有例外。要求加強對執(zhí)行紀律的監(jiān)督檢查,切實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
9.圍繞黨員教育管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黨員干部黨的意識組織意識明顯增強
一是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黨內生活是鍛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抓住了嚴格黨內政治生活這個關鍵點,也就抓住了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的鑰匙。要改進和完善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三會一課”、中心組學習等黨內政治生活方式,形成良好政治生態(tài),保持黨內風清氣正。
二是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清除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有勇氣和黨性,要有“辣”味,堅決打消思想顧慮,敢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槍、見筋見骨、觸及問題,使思想受到洗禮,靈魂受到觸動。本著對同志、對班子、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使愛黨、憂黨、興黨、護黨成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自覺行動。
三是堅持黨性原則基礎上的團結。強調顧全大局,弘揚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勤溝通、多補臺,維護和保持民主、平等、團結、真誠的黨內同志關系,把班子團結建立在黨性原則基礎上,營造披肝瀝膽、并肩奮斗的和諧氛圍,決不允許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人身依附等歪風邪氣。
10.圍繞健全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倒逼工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任務落地生根
一是把抓好黨建最為最大政績。強調各級各部門黨委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堅決防止“一手硬、一手軟”。緊緊抓住黨建工作責任制這個牛鼻子,推動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書記回歸主責主業(yè),聚精會神抓好黨的建設。
二是把問責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要求嚴格執(zhí)行《中國共產黨黨內問責條例》,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方式,追究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工作的責任追究,以責任追究,傳導壓力,倒逼“兩個責任”落到實處,使問責形成制度、成為常態(tài)。
三是突出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jiān)督責任。強調各級黨委(黨組)承擔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書記要當好第一責任人,層層傳導壓力,確保責任落到實處。各級紀委要擔負起監(jiān)督執(zhí)紀責任,綜合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加強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同時要加強自身建設,解決好“燈下黑”問題,敢于瞪眼黑臉,勇于執(zhí)紀問責。
二、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突出特點和鮮明特色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站在中華文明5000年、世界社會主義500年、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9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思考中國共產黨如何跳出“歷史周期律”、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如何以黨的建設實際成效為“兩個100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保駕護航?如何把黨建設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發(fā)展好?黨的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體現(xiàn)了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是適應人民新期待的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1.堅持問題導向,從黨面臨的挑戰(zhàn)出發(fā)深入思考和解決問題
強烈的問題意識,是十八大以來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鮮明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不可避免會被歷史淘汰。”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zhàn),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好,管黨治黨新局面就難以形成。黨中央直面問題,毫不避諱,聚焦黨的建設熱點難點問題,確立從嚴管黨治黨的重點任務。在思想建設領域,著力補足精神之“鈣”;在干部隊伍建設領域,著力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齡”問題;在基層組織建設領域,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等問題;在作風建設領域,聚焦“四風”進行集中整治;在反腐倡廉領域,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在制度建設領域,著力提高制度的系統(tǒng)性和執(zhí)行力;等等。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無不體現(xiàn)著鮮明的問題導向。“八項規(guī)定”的立竿見影,說明了工作措施的針對性很強;“四風”的明顯好轉,說明了黨中央的敢于較真。正是黨中央從會議接待、公款吃喝、調查研究、辦公用房、禮品禮券等一個個看似小事的具體問題入手,指向明確、靶向精準、解決到位,才贏得了黨內外的廣泛認同。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動真碰硬、真刀真槍,體現(xiàn)了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負責的歷史擔當。先抓緊迫問題、核心問題,再抓傾向問題、普遍問題;先集中整治,再常態(tài)化管理,成為十八大以來中央從嚴治黨、直擊問題的有效路徑,也推動了我們黨所領導的偉大事業(yè)的順利前進。
2.抓住關鍵少數(shù),把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建設作為重中之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黨的干部有很多,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就等于“牽住了牛鼻子”;抓住“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shù)”中的“關鍵少數(shù)”,各項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黨的建設的實踐啟示我們,一個“關鍵少數(shù)”特別是位高權重的“一把手”,其黨性越強、品德越高、作風越正、工作越實,越能帶動和感染一大批身邊人,促進部門和地區(qū)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局面;反之,則往往帶壞一批人,惡化本地區(qū)本部門政治生態(tài),帶來嚴重后果。因此,無論是全面依法治國,還是全面從嚴治黨,都要抓住“關鍵少數(shù)”。領導干部在全面從嚴治黨中不僅要“打鐵先要自身硬”,管好自己,還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十八大后,反腐倡廉成效顯著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一大批“老虎”甚至“大老虎”落馬,顯示了中央強力反腐的態(tài)度和決心,增強了群眾對黨中央反腐敗的信心。黨員干部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關鍵少數(shù)”特別是“一把手”置于黨組織、黨員和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置于“探頭”和“顯微鏡”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17處提及黨員領導干部,《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23次提到高級干部,《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明確規(guī)定“黨內監(jiān)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這都體現(xiàn)了“關鍵少數(shù)”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抓“關鍵少數(shù)”,才做到“黨內監(jiān)督沒有禁區(qū)、沒有例外”,“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jiān)督的特殊黨員”,也才能達到“抓少數(shù)、帶多數(shù)”,“抓關鍵、帶全局”的特殊效果,這是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又一特色。
3.注重以上率下,對高級干部特別是執(zhí)政骨干提出更高要求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怎么抓?就從中央政治局抓起,正所謂‘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上面沒有先做到,要求下邊就沒有說服力和號召力。”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效果為什么這么明顯?首要的就是中央領導以“向我看齊”的政治勇氣,發(fā)出了“打鐵先要自身硬”的號召,要求“以上率下”。以上率下、上行下效、逐步推進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重要特點。中央出臺的“八項規(guī)定”,首先要求從中央政治局同志做起,帶頭執(zhí)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也是要求中央領導同志帶頭示范、做好表率。《新形勢下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把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強調作為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點,賦予了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在從嚴治黨中特殊的責任和作用。《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將黨的中央組織的監(jiān)督單設一章,是對舊條例的一大突破,體現(xiàn)了黨中央以身作則的責任擔當。這些規(guī)定和要求進一步強化了黨員干部在黨紀國法面前“不搞特權”“沒有例外”“一體執(zhí)行”的意識。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嚴格要求,帶頭執(zhí)行中央各項規(guī)定和部署,為全黨樹立了標桿,也讓全黨全社會看到了中央從嚴治黨的決心、勇氣和真誠,很好的凝聚了黨心民心。初步形成了中央領導模范帶頭、高級干部及時跟進、關鍵少數(shù)堅決響應、普通黨員自覺看齊的壓力傳導鏈條,助推了黨的各項工作部署的有效落實。
4.推進強力問責,切實保證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舉措全面落實
習總書記強調,“不講責任、不追究責任,再好的制度也會成為紙老虎、稻草人”。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就是一句空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提出了黨建工作責任制,抓住黨建工作責任制這個“牛鼻子”,來強化考核、強化巡視、強化監(jiān)督、強化執(zhí)紀等,達到從中央到省市到縣鄉(xiāng),層層傳導壓力、級級壓實責任,使各級黨組織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效果。明確規(guī)定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jiān)督責任,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委成員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領導責任,這就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抓手,有利于以問責推動落實。為更好地促進問責,出臺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guī)定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既重個人責任,更重組織責任;既重工作責任,更重政治責任;既重執(zhí)行責任,更重決策責任。新通過的《新形勢下關于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也進一步提出要“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條例》與《準則》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利器,必將推動嚴肅問責常態(tài)化、長效化。使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形成制度、成為常態(tài);使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使從嚴治黨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實到位。
三、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經驗與現(xiàn)實啟示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立足于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的戰(zhàn)略高度,全面從嚴治黨扎實推進,黨風政風民風不斷好轉,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黨的群眾基礎得到夯實,黨心民心得到凝聚,執(zhí)政地位得到鞏固。中國共產黨不僅取得了黨的建設的豐碩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而且加深了對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進一步豐富了管黨治黨經驗,深化了對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規(guī)律的認識。
1.必須始終堅持把黨的建設和國家中心任務結合起來,統(tǒng)籌謀劃推進,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根本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推進到什么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guī)律。”黨的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統(tǒng)籌偉大事業(yè)和偉大工程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使黨真正起到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就要求必須把黨的建設同黨所領導的事業(yè)緊密結合起來,在實現(xiàn)黨的歷史任務中推進黨的建設。十八大以來,著眼于新形勢新任務和實現(xiàn)“兩個百年”目標與“中國夢”的歷史使命,我們黨提出了以全面從嚴治黨為關鍵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在推進黨的偉大事業(yè)的進程中推進黨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效提升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有力地鞏固了黨的執(zhí)政地位,開辟了管黨治黨新境界,開創(chuàng)了黨的建設新局面。實踐證明,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來展開,使黨建工作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期考核、一起推進,把黨的優(yōu)勢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fā)展成果,始終按照偉大事業(yè)的要求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確保我們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2.必須始終堅持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起來,發(fā)揮思想與制度的威力,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
思想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十八大以來,我們黨著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結合新的實踐,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論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我們黨在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的同時推進理論武裝,推動全黨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作為重中之重,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堅守理想之魂,不斷夯實全黨共同奮斗的思想根基。同時,我們堅持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同向發(fā)力,充分發(fā)揮制度治黨這個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治黨方式功效,以制度鞏固思想教育成果。大力推進黨內法規(guī)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建立健全黨內法規(guī)制度,扎密扎實制度之籠,減少制度彈性,嚴防制度空轉;增強制度剛性,提高制度執(zhí)行力,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邁出了堅實步伐,開辟了嶄新局面。實踐證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加強黨的建設,既要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這個思想優(yōu)勢,引導廣大黨員鑄魂補鈣,固本培元,不忘初心,不忘來路。又要注重發(fā)揮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作用,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始終做到思想教育為先行,法規(guī)制度為保障,相輔相成、有效結合、共同發(fā)力、共同生威。
3.必須始終堅持把“全面”與“從嚴”要求結合起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根本保證
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全面從嚴治黨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戰(zhàn)略新舉措。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嚴”和“實”的要求貫徹到黨的建設全過程、各方面,不斷推動了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堅持“全面”要求。在黨的建設內容上,以思想建設為先導,以作風建設為抓手,以反腐肅貪為突破口,以建章立制為保障,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正風肅紀為重點,全面加強;在工作主體和對象上,從中央組織到基層組織,從黨的高級干部到普通黨員,全員覆蓋,全面參與。始終把管黨治黨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來抓,做到打“虎”無禁區(qū),拍“蠅”無死角。堅持“從嚴”要求。著眼黨內法規(guī)要嚴于國家法律,黨員要求要高于群眾要求,增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標準從嚴;著眼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切實補足精神之鈣,確保教育從嚴;著眼打造干凈、忠誠、擔當?shù)母刹筷犖椋瑘猿趾酶刹繕藴剩瑖栏顸h員教育管理,確保隊伍從嚴;著眼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深入整治“四風”,凈化政治生態(tài),確保作風從嚴;著眼實現(xiàn)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確保反腐從嚴;著眼維護黨的紀律的權威性嚴肅性,使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確保執(zhí)紀從嚴;著眼編密扎牢制度的籠子,推動制度由“寬松軟”走向“嚴緊硬”,確保制度從嚴。在全面從嚴治黨下,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逐步回歸,黨內政治生活出現(xiàn)了新氣象,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得到了恢復,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得到重新構建。實踐證明,黨要管黨不是一句空話,必須從全面入手,全黨各級組織各個黨員共同參與、一體行動;向從嚴發(fā)力,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態(tài)度嚴格要求、嚴肅問責,才能切實解決好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好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4.必須始終堅持把抓住“關鍵少數(shù)”和引領“最大多數(shù)”結合起來,形成整體合力,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著力點
榜樣是最好的說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領。抓抓關鍵少數(shù),以上率下,引領最大多數(shù),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突出特色,也是一條重要經驗。抓關鍵少數(shù)是由領導干部在黨的事業(yè)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黨員領導干部地位越高、權力越大,也就影響越大、責任越重,就必須對他們更加嚴格要求。十八大以來,我們按照從嚴治黨的要求,突出對關鍵少數(shù)的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中央政治局全體成員帶頭貫徹執(zhí)行八項規(guī)定,立規(guī)對標、立說立行,向全黨做出了表率,八項規(guī)定成為新形勢下作風建設的代名詞。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進行思想教育、黨性分析和整改落實,著力解決好不嚴不實的問題,推動了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進一步形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兩學一做”專題教育中,黨員領導干部更是從嚴要求、帶頭示范,為全黨樹立了標桿。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明確把“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作為黨內監(jiān)督的重點對象,要求“加強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和關鍵崗位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反腐倡廉中一大批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紛紛落馬,讓廣大群眾看到了中央強力反腐的決心和勇氣。全體黨員以高度的黨性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全黨形成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動一級干,以點帶面、以上率下,上下聯(lián)動、層層落實的黨建責任體系。先抓高級干部、再抓“關鍵少數(shù)”、后抓全體黨員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路徑。“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jiān)督的特殊黨員”成為全黨的共識。事實證明,抓住了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就抓住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牛鼻子”。也只有“關鍵少數(shù)”發(fā)揮出“關鍵作用”,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全面開花,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整體合力才能真正形成、發(fā)揮威力。
5.必須始終把堅持“頂層設計”與尊重基層探索結合起來,有效激發(fā)內生動力,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動力源泉
發(fā)揮好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的宏觀性、前瞻性和戰(zhàn)略性作用,與自下而上的基層探索的現(xiàn)實性、針對性和操作性作用,并實現(xiàn)二者的高度結合,是從嚴治黨的路徑選擇,也是動力源泉。十八大以來,圍繞“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中央在黨的建設方面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十八屆三中全會成立了專項領導小組,圍繞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明確了總體要求、基本目標、重點內容和責任分工,制定了路線圖和時間表。部署開展了黨的歷史上第一次黨內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對新中國成立至2012年6月間出臺的中央文件進行了全面篩查,實現(xiàn)了制度的“瘦身”和“健身”。制定《中央黨內法規(guī)制定工作五年規(guī)劃綱要(2013—2017年)》,第一次對黨內法規(guī)制度做出了規(guī)劃部署,先后制定修訂黨內法規(guī)57部。制度的“籠子”更加嚴密,執(zhí)行力進一步增強,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更加完善,以黨章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guī)為支撐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法規(guī)制度的整體功能進一步發(fā)揮。與此同時,尊重地方、基層和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鼓勵基層群眾的實踐探索,在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為頂層設計提供腳本、發(fā)掘素材、接通地氣,為從嚴治黨尋找答案、求得真知、獲得智慧。把基層探索中的寶貴經驗及時上升為具有普遍性指導作用的法規(guī)制度,在億萬群眾的生動實踐中檢驗完善頂層設計,以基層實踐創(chuàng)新助推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工作創(chuàng)新和方法創(chuàng)新。實踐證明,黨的建設要獲得源頭活水和不竭動力,既離不開頂層設計,也離不開基層探索,只有實現(xiàn)“頂層”與“基層”的良性互動,才能既保證不偏離目標,迷失航向,又尊重群眾創(chuàng)造、激發(fā)基層活力,為黨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源泉動力,保證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
6.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決突出問題和探索規(guī)律結合起來,既要治標更要治本,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黨的建設既要呼應群眾呼聲和社會關切,解決突出問題,又要立足長遠,探索隱藏在問題后邊的本質和規(guī)律;既要治標、取信于民,又要治本、根治問題。十八大以來,一方面,我們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問題,見事見人、標本兼治。針對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強調補足精神之“鈣”,筑牢“總開關”等;針對作風存在的問題,制定“八項規(guī)定”,集中整治“四風”等;針對黨員干部管理存在“寬松軟”等問題,加大執(zhí)紀力度,推動管理走向“嚴緊硬”等;針對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著力夯實黨的組織基礎等;針對腐敗方面的問題,堅持“零容忍”,強調“老虎蒼蠅一起打”等;針對制度存在的問題,修改完善黨內法規(guī),扎牢編密“制度之籠”等。這些行為充分體現(xiàn)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負責的歷史擔當。同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區(qū)分黨的建設中的普遍性問題和特殊性問題,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在把握問題本質的基礎上探索內在的規(guī)律,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的制度,不斷增強從嚴治黨的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時效性,持續(xù)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實踐證明,問題導向和探索規(guī)律是加強黨的建設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只有聚焦問題,抓早抓小,抓常抓長,才能推動工作、取信于民,匯集起發(fā)展黨的事業(yè)的強大合力。只有探索規(guī)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能對癥下藥、精準施策,從根本上解決好各種難題,推動從嚴治黨走向新局面。
(原載于《中國共產黨》2018年第2期)
作者簡介:
王彥軍,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主任、二級教授,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省“三秦學者”特聘教授,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省社科界優(yōu)秀科普名家,省“三五人才”第二層次人選,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享受“三秦人才”津貼專家。兼職西北大學博士生導師,省黨建研究會副秘書長,省社科聯(lián)委員及《陜西社會科學》、省紀委《黨風與廉政》雜志編委。長期從事黨的建設與黨務工作的教學研究工作。
曹武軍,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從事黨的建設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規(guī)劃、教育部、中組部、省委組織部等課題10余項;在《光明日報》《中國共產黨》等省級刊物發(fā)表文章60余篇;獲廳局級一等獎2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