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力如
- 中共陜西省黨史研究室 中共志丹縣委
- 1415字
- 2020-08-25 09:42:01
實事求是 光明磊落
1935年冬,中共陜甘省委和陜甘蘇維埃政府相繼成立,我擔任糧食部副部長兼調查統計科和運輸科科長。當時陜甘省委書記是朱理治,副書記是李富春。曹力如于1934年冬從榆林出獄后,經赤安縣委書記張策和劉景范介紹,到陜甘邊蘇區工作。后因“左”的錯誤肅反,劉志丹等大批同志被關押,力如因是志丹的得力助手而遭到懷疑,被排擠下去,到蘇區印刷廠當工人。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毛澤東等領導同志得知陜北錯誤肅反情況,隨即下令“停止捕人”“停止審訊”“刀下留人”,并派王首道、賈拓夫等代表黨中央奔赴瓦窯堡,接管了保衛局。經過審查,11月初劉志丹等同志全部獲釋。12月,經李富春批準,曹力如恢復了黨組織的關系,先后擔任陜甘省委文書、組織部秘書、省委秘書長等職。
當時,由于干部少,經費緊張,省委和省蘇維政府合署辦公,省里的干部還經常被抽到地方或部隊工作。我曾兼任過洛河川獨立團政委,曹力如兼任團長(對外叫司令)。當敵人進攻時,獨立團的任務是掩護和保衛省委機關。
1936年紅軍東征,陜北蘇區空虛。洛河川是中心蘇區,敵人進攻的兵力是兩個旅,而我們只有一個獨立團,其實只有4個小連。面對強敵,曹力如精心運籌,沉著指揮,使領導機關安全轉移,敵人的陰謀落空。記得撤退時,有位女同志失散了(現在北京市,已離休),曹力如很著急,派人找尋,直到找回才放下心來。掩護任務完成后,我們也開始撤退。這時省委內部發生了意見分歧,有的同志認為這是退卻逃跑,主張武力抵抗。省委立即派我去瓦窯堡,向黨中央匯報請示。臨走時,力如要我實事求是地向中央報告情況,說明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撤退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不能認為是逃跑。我到瓦窯堡后,先向總書記張聞天匯報,后來周恩來副主席在軍委辦公室接見了我,聽完匯報后,周副主席做了三點重要指示:第一,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洛河川撤退不能認為是退卻逃跑,但仍要堅持洛河川游擊戰爭;第二,省委內部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敵;第三,堅定不移地把20萬東北軍爭取過來,要克服動搖思想,不要以為敵人一進攻,東北軍就不可能爭取過來了。周副主席在地圖上的蘇區周圍,圈定了20個地方要設辦事處,用以向東北軍官兵做宣傳爭取工作。當時聶榮臻也在場。從瓦窯堡回來后,我立即向省委傳達了周副主席的重要指示。力如堅決貫徹,除堅持洛河川的游擊戰爭之外,他還參加了爭取東北軍的工作。在維護省委團結的問題上,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據黨中央的指示,要盡快地在根據地內建立各級蘇維埃政權。省委決定抽調一批干部成立省委工作團,曹力如親自組織籌建,并寫信指示:1.要用民主選舉,選出鄉蘇維埃、縣蘇維埃和省蘇維埃三級政權;2.擴大紅軍;3.籌辦糧草。我當時擔任省委工作團副團長,經常得到他的指教,受益匪淺。時間不長,經過民主選舉,鄉、縣蘇維埃相繼成立,省級蘇維埃政府代表也選出來了。但由于敵軍進攻,省蘇維埃政府西遷曲子、環縣一帶,省蘇維埃政府未能進行正式選舉。
后來,組織上派我到省委白區工作部工作,和中央聯絡員一起來到彭德懷身邊,在他的領導下做爭取東北軍上層的統戰工作和秘密建黨工作。西安事變后的第三天,根據周恩來的指示,我參加了中共東北軍工委的領導工作。從此,和曹力如同志就分開了。
力如同志對黨忠心耿耿,對同志親切關懷,為人正派、忠厚。他組織能力強,成熟老練,為人處事以理服人,大家都很愛戴他。他的英年早逝,令人震驚痛心,惋惜不已。我們今天懷念他,重要的是學習他那高貴的共產主義品質和無私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