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基層組織工作熱點疑點要點500問(2020年修訂)
- 鄭紹保編著
- 6013字
- 2020-08-20 17:00:37
第一篇 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一、總類
1.什么是黨的基層組織?大型企業集團和規模大的高等院校黨委能算黨的基層組織嗎?
黨的基層組織,是指黨在社會基層單位(包括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成立的組織。黨的基層組織包括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還包括基層委員會經批準設立的紀律檢查委員會。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單位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
所有企事業單位,不論其規模大小,都是社會的基層單位。在這些社會基層單位(包括大型企業集團和規模大的高等院校)建立的黨的委員會,都是黨的基層組織。
2.不同類型的黨的基層組織的地位作用有什么不同?
黨章對不同類型的黨的基層組織的地位作用作了如下規定:
街道、鄉、鎮黨的基層委員會和村、社區黨組織,領導本地區的工作和基層社會治理,支持和保證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充分行使職權。
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發揮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支持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廠長)依法行使職權;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支持職工代表大會開展工作;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領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的基層組織,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社會組織中黨的基層組織,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引領服務群眾,推動事業發展。
實行行政領導人負責制的事業單位中黨的基層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領導人負責制的事業單位中黨的基層組織,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作出決定,同時保證行政領導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職權。
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中黨的基層組織,協助本單位負責人完成任務,改進工作,對包括本單位負責人在內的每個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不領導本單位的業務工作。
3.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和重點任務分別是什么?
黨章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它的基本任務是:
(1)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創先爭優,團結、組織黨內外的干部和群眾,努力完成本單位所擔負的任務。
(2)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
(3)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提高黨員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
(4)密切聯系群眾,經常了解群眾對黨員、黨的工作的批評和意見,維護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5)充分發揮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發現、培養和推薦他們中間的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6)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做好經常性的發展黨員工作,重視在生產、工作第一線和青年中發展黨員。
(7)監督黨員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遵守國家的財政經濟法規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國家、集體和群眾的利益。
(8)教育黨員和群眾自覺抵制不良傾向,堅決同各種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
黨的十九大報告依據黨章關于基層黨組織的8項基本任務,著眼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進一步明確了基層黨組織要貫徹好、落實好的5項重點任務。
(1)宣傳黨的主張。就是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黨中央、上級黨組織和本組織的決定、決議,特別是要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使黨的意志、黨的聲音、黨的要求及時到達基層,變成黨員、群眾的行動和力量。
(2)貫徹黨的決定。就是要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辦事,堅決執行上級和本級黨組織決定及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并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
(3)領導基層治理。就是要堅持政治領導、組織引領、能力引領、機制引領,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中,使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良性互動,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
(4)團結動員群眾。就是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傾力做好群眾工作,在深入群眾中了解群眾疾苦和訴求,在服務群眾中解決群眾困難和問題,在引領群眾中成為“主心骨”和“領路人”。
(5)推動改革發展。就是要把基層黨的建設融入中心工作,緊緊圍繞改革發展各項任務開展黨的工作,不搞“兩張皮”,以黨的建設成效推動和保證各項改革發展任務落實落地,見到實效,得到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
4.為什么要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這是黨中央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部署、新目標、新定位、新舉措,為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
組織力是組織生命力的具體體現。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對黨執政興國具有重要影響。高度重視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戰斗力是黨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嚴重制約黨的基層組織組織力的充分發揮。黨的十九大著眼于新時代對黨的建設作出戰略謀劃和系統部署,把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擺到全黨面前。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更加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加注重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關鍵環節,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使黨的基層基礎更加牢固。
5.如何加強黨組織對各領域社會基層組織的政治領導?
黨的基層組織是政治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領導延伸到基層的重要載體。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就是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各類社會基層組織。
切實加強黨組織對各領域社會基層組織的政治領導。在農村,堅持和健全農村重大事項、重要問題、重要工作由黨組織討論決定的機制,完善黨組織實施有效領導、其他各類組織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的運行機制,堅決防止村級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現象。在城市,落實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本地區的工作和基層社會治理各項職責任務,領導和引領社區各類組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在國有企業,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確保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領導地位,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在高等學校,認真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工作機制,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在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決定或參與決定重大問題并監督實施,支持保證行政領導人依法行使職權,促進各項任務完成。在機關,緊緊圍繞服務中心、建設隊伍,發揮協助和監督作用,著力解決一些機關黨員、干部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方面存在的“燈下黑”問題。在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把堅持黨的領導與促進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政治引領,保證監督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各項法律法規貫徹執行。
6.怎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1)要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著力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
(2)要嚴肅黨的組織生活,把黨的組織生活作為查找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作為鍛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對黨員進行民主評議等黨的組織生活基本制度,推廣主題黨日等有效做法,嚴肅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堅決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娛樂化、庸俗化傾向。
(3)要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持續做、反復抓,一個陣地一個陣地鞏固。
(4)要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總結推廣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按照擴大黨員參與面、提高實效性的原則,推動基層黨組織活動載體、工作方式、運行機制等方面的工作創新、制度創新,使黨組織活動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黨員需求、融入群眾關切。
(5)要加大基層基礎保障力度,確保基層黨組織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有制度理事。
同時,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深入開展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確保基層黨建各項任務落到基層、實到支部。
7.如何理解黨支部的功能定位?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指出,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擔負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
黨支部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守黨章,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2)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3)堅持踐行黨的宗旨和群眾路線,組織引領黨員、群眾聽黨話、跟黨走,成為黨員、群眾的主心骨。
(4)堅持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嚴肅黨的紀律,提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增強生機活力。
(5)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8.黨支部的基本任務是什么?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提出,黨支部的基本任務是:
(1)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黨組織及本黨支部的決議。討論決定或者參與決定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重要事項,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團結組織群眾,努力完成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所擔負的任務。
(2)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
(3)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突出政治教育,提高黨員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關懷幫扶生活困難黨員和老黨員。做好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工作。依規穩妥處置不合格黨員。
(4)密切聯系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經常了解群眾對黨員、黨的工作的批評和意見,了解群眾訴求,維護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廣大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領導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等群團組織,支持它們依照各自章程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
(5)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做好經常性的發展黨員工作,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格程序、嚴肅紀律,發展政治品質純潔的黨員。發現、培養和推薦黨員、群眾中間的優秀人才。
(6)監督黨員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遵守國家的財政經濟法規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國家、集體和群眾的利益。
(7)實事求是對黨的建設、黨的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及時向上級黨組織報告重要情況。教育黨員、群眾自覺抵制不良傾向,堅決同各種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
(8)按照規定,向黨員、群眾通報黨的工作情況,公開黨內有關事務。
9.不同領域黨支部承擔的重點任務是什么?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提出:不同領域黨支部結合實際,分別承擔各自不同的重點任務:
(1)村黨支部,全面領導隸屬本村的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工作,組織帶領農民群眾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領導村級治理,建設和諧美麗鄉村。貧困村黨支部應當動員和帶領群眾,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社區黨支部,全面領導隸屬本社區的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圍繞鞏固黨在城市執政基礎、增進群眾福祉開展工作,領導基層社會治理,組織整合轄區資源,服務社區群眾、維護和諧穩定、建設美好家園。
(3)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的黨支部,保證監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按規定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服務改革發展、凝聚職工群眾、建設企業文化,創造一流業績。
(4)高校中的黨支部,保證監督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筑牢學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保證教學科研管理各項任務完成。
(5)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支部,引導和監督企業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團結凝聚職工群眾,依法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建設企業先進文化,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6)社會組織中的黨支部,引導和監督社會組織依法執業、誠信從業,教育引導職工群眾增強政治認同,引導和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
(7)事業單位中的黨支部,保證監督改革發展正確方向,參與重要決策,服務人才成長,促進事業發展。事業單位中發揮領導作用的黨支部,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作出決定。
(8)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中的黨支部,圍繞服務中心、建設隊伍開展工作,發揮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作用,協助本部門行政負責人完成任務、改進工作。
(9)流動黨員黨支部,組織流動黨員開展政治學習,過好組織生活,進行民主評議,引導黨員履行黨員義務,行使黨員權利,充分發揮作用。對組織關系不在本黨支部的流動黨員民主評議等情況,應當通報其組織關系所在黨支部。
(10)離退休干部職工黨支部,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根據黨員實際情況,組織參加學習,開展黨的組織生活,聽取意見建議,引導他們結合自身實際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