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曾經的文字,多了一些假、大、空的套話,但不能說這些套話沒有用,其實我們都是在套話、假話中成長過來的,現在看來,這些基本沒有營養。下文便是《在大學中學習大學之道》的全文。
從高中到大學的轉變在于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生活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離開了應試教育的枷鎖,從一個用知識武裝我的頭腦的世界到一個我自己汲取知識的世界,我的學習生活中的世界變得更加開放而自由。
然而作為大學新生,我開始并不適應這種突如其來的“自由”,開始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緊張,在逐步發現自己與別人差距的同時,發現自己沒有任何閃光點,
在紛繁復雜的大學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各種各樣的情、景。一個人的交往環境變得更加廣闊,一個人的活動范圍更加寬闊。
如何擺脫內心底的迷茫,使自己在校園生活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呢?這就需要我制定一個完整的大學生活規劃。
我認為大一、大二是一個敢于探索,尋求真知的過程。
一:社團活動。
在逐漸適應大學生活方式的時候,配合自己的專業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和組織,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從中鍛煉自己,發展自己的人際關系,學習團隊精神,在活動中還可以展示自我特長,在不影響學習生活的前提下,適當同社團、組織內的同學外出參加各種公益活動,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親近社會。
二: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對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參與社會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了解自己相關專業的基本情況,還可以與從業人員交流就業情況,體驗職業生活。當然,社會實踐應該適當,不應當頻繁而影響學業。
三:端正心態。
大二到大三是一個過渡時期,也是一名大學生專業知識得到全面提升的過渡時期,這個時候,在學習自己專業知識的同時,我要涉獵其他知識,做到“厚積薄發”,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這個時候也是四、六級考試的關鍵時期,更需要我個人的穩扎穩打,不急于求成,心態放端正,將知識儲備完善,誠信應考。
當然,我認為大三、大四是一個補充和發展的過程。
在學會使個人綜合水平得到發揮的同時,還要讓自己的突出才能的到良好的表現,這就需要我有清晰而又準確的大四定位。為此,我提前對自己的大四畢業生的學習、實習、實踐生活做了系統規劃。
一:努力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加強個人修養,豐富個人學識。
大學生要想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取得成功,實現自身價值,在校學習只能說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打造屬于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汲取書本以外的營養,以滿足社會對所需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
二:加強個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使自己很快能融入各種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有利于自己很快適應工作崗位。
畢業后大學生面臨的不再是學校里的小社會環境,而是復雜多變的社會,里面有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充滿著各種未知的因素。為了讓自己能夠立足于社會,周旋于復雜的人事關系中,大學生除了要學習專業知識外,還要學習多種生活需要的,正所謂技多可防身。
三:把團隊協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來。
廣播電視學專業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團隊協作,可能是團隊內的合作,也可能是團隊與團隊之間的合作,這個在日后的就業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孤立自己的話,即使自己再強大,沒有一個很好的團隊經歷,自身很可能不適應將來在工作時的合作生活而感到壓力很大。
四: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誠信做人。
求職前一定要準確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積極肩負自身的責任,以呼喚人才市場的責任感與誠信,為自己的求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做事要堅持到底,不輕易的跳槽。要有責任意識,對企業負責,對自己負責。
大四是大學生最關鍵的一年,一定要珍惜大學生活,努力提高個人修養,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畢業生,
這些便是我大學四年的整體規劃,我將在學習中穩扎穩打,在社團生活積極踴躍,在人際交往平易近人,在大學生活中樂觀豁達,我希望我的計劃能夠改變我的大學生活。是我的大學變得與眾不同,在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四年里,給自己一個另自己驕傲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