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與金融
- 袁曉梅 陳寧
- 367字
- 2020-08-28 13:52:20
內容導入
傷于財政——李自成為什么會失敗
古今中外王朝興衰大體上都與財政有關。公共財政政策是雙刃劍,搞得好就是昌明盛世,搞得不好就是國破家亡。
李自成進北京后失誤頻頻,有三件事最具有代表性:義軍劫掠京城;激反吳三桂;錯殺李巖。這些事件從直觀的角度看,確實屬于政治和軍事范疇,但卻有著深刻的經濟背景。“迎闖王,不納糧”,一句話就斷絕了李自成的正規(guī)財政來源。起義軍的財政來源竟是“吃大戶”,這種劫掠型財政,必然演變成為進入北京后的“驕縱”。沒有系統(tǒng)的財政建設,地方官吏無法正常運作,只有反叛或降清。部屬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必然思去,殺李巖實屬無奈。李自成真正的問題出自財政,由于不懂經濟,最終輸掉了政治和軍事。
中國歷史學家治史太過重視政治與軍事,而疏忽了經濟問題。
那么一個國家的財政究竟是什么,又具有什么樣的重要作用呢?這就是本章將要解決的問題。
推薦閱讀
- 地方稅收工作實踐與探索
-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第2版)
- 金融服務產業(yè)集群研究:兼論中國區(qū)域金融中心建設
-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管理咨詢
- 全國經濟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專用教材:財政稅收專業(yè)知識與實務(中級)
- 四種商品期貨的價格下限研究
- 中國廣義價格指數編制與貨幣政策應用研究
- 匯率制度與國際貨幣體系
- 中國中小銀行發(fā)展報告(2017):向大零售轉型打造新型價值銀行
- 國際貨幣:地位分析和體系改革
- 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與財稅政策
- 中國財政分權的成就與代價:地方政府激勵的視角
- 財稅體制改革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研究書系)
- 稅務稽查實操:從新手到高手(第2版)
- 廈門降成本評估與政策研究:探索經濟轉型與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