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教育的目標是“自立”

哲人:那么,我們從哪里開始呢?

青年:現在,我關心的緊迫話題依然是教育。那就以教育為中心來揭穿阿德勒的自相矛盾吧。因為阿德勒思想在根本上與一切“教育”都有矛盾之處。

哲人:聽起來倒有些意思。

青年:阿德勒心理學中有“課題分離”這種觀點吧?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根據“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劃分為自己的課題他人的課題”來考慮。比如,假設我被上司討厭,當然,心情肯定不好,一般情況下一定會想方設法獲得上司的好感和認可。

但是,阿德勒認為這樣做不對。他人(上司)如何評價我的言行以及我這個人,這是上司的課題(他人的課題),我根本無法掌控。即使我再努力,上司也許依然討厭我。

因此,阿德勒說:“你并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著。”不必畏懼他人的視線,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也不需要尋求他人的認可。盡管去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路。也就是既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是一個會帶給初次接觸阿德勒心理學的人極大沖擊的概念。

哲人:是的。如果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系中的煩惱將會減少很多。

青年:而且,先生也曾說過下面的話。到底是誰的課題,辨別方法其實很簡單,也就是只需要考慮一下“選擇帶來的結果最終由誰承擔”。我沒說錯吧?

哲人:沒錯。

青年:那時先生舉出的事例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孩子不學習。擔心其將來的父母會加以訓斥并強迫其學習。但是,這種事例中,“孩子不學習”所帶來的結果——總之就是考不上理想學校或者難以找到工作之類的事情——的承擔者是誰呢?無疑是孩子自己,而絕對不是父母。也就是說,學習是“孩子的課題”,父母不應該干涉。這樣理解沒有問題吧?

哲人:是的。

青年:那么,這里就產生了一個大大的疑問。學習是孩子的課題,父母不可以干涉孩子的課題。倘若如此,“教育”又是什么呢?我們教育者又是什么樣的職業呢?可以這么說,若是按照先生的理論,我們這些強迫學生學習的教育者簡直就是粗暴干涉孩子課題的不法侵入者!哈哈,怎么樣?您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哲人:的確。這是談論教育者與阿德勒的時候時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學習的確是孩子的課題。即使父母也不可以妄加干涉。假若我們片面地去理解阿德勒所說的“課題分離”,那么,所有的教育都將是對他人課題的干涉,是應該被否定的行為。但是,在阿德勒時代,沒有比他更熱心教育的心理學家。對阿德勒來說教育不僅是中心課題之一更是最大的希望

青年:哦,具體講呢?

哲人:例如,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心理咨詢并不被認為是“治療”,而被看成是“再教育”的機會。

青年:再教育?

哲人:是的。無論是心理咨詢還是孩子的教育,其本質都一樣。我們也可以認為,心理咨詢師就是教育者,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詢師。

青年:哈哈,這一點我還真不知道。難道我還成了心理咨詢師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哲人:這是很重要的點。讓我給你慢慢道來。首先,在你看來,家庭或學校教育的目標是什么呢?

青年:……這可一言難盡。通過學問鉆研知識、培養社會性、成長為富有正義感、身心健康的人……

哲人:是的。這些都很重要,但是請您站在更廣闊的角度想一想。我們通過實施教育想要孩子變成什么呢?

青年:……希望其成為一個合格的成人嗎?

哲人:是的,教育的目標簡而言之就是“自立”。

青年:自立……哦,也可以這么說吧。

哲人: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都有極力逃脫無力狀態不斷追求進步的需求,也就是“優越性追求”。蹣跚學步的嬰兒漸漸可以獨立行走,掌握語言與周圍人進行溝通交流。也就是說,人都追求自由,追求脫離無力而不自由狀態之后的“自立”。這是一種根本性的需求。

青年:您是說促進其自立的是教育?

哲人:是的。而且,并不僅僅是身體的成長,孩子們在取得社會性“自立”的時候必須了解各種各樣的事情。你所說的社會性、正義以及知識等也在其列。當然,關于一些不懂的事情,那些懂得的人必須進行傳授。周圍的人必須進行幫助。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幫助其自立

青年:哈,聽起來僅僅是換了種說法而已啊!

哲人:例如,假如一個人連交通規則和紅綠燈的意思都不懂就被放到社會上去會怎樣呢?或者是一個根本不會開車的人能讓其開車嗎?當然,這里都有應該記住的規則和應該掌握的技術。這是性命攸關的問題,而且也是關系到他人性命安全的問題。反過來說,假如地球上根本沒有他人只有自己一個人生活的話,那就沒有應該知道的事情,也不需要教育了。那樣的世界不需要“知識”。

青年:您是說因為有他人和社會存在,才有應該學習的“知識”?

哲人:正是如此。這里的“知識”不僅僅指學問,還包括人如何幸福生活的知識”。也就是,人應該如何在共同體中生活,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才能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認識“我”,認識“你”,了解人的本性,理解人的理想狀態。阿德勒把這種知識叫作“人格知識”。

青年:人格知識?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哲人:或許吧。這種人格知識無法從書本上獲得,只能從與他人交往的人際關系實踐中學習。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有眾多人圍繞的學校比家庭更具教育價值。

青年:您是說教育的關鍵就在于這種“人格知識”?

哲人:是的。心理咨詢也是如此。心理咨詢師就是幫助來訪者“自立”,共同思考自立所需要的“人格知識”……對了,你還記得我上次說過的阿德勒心理學所提出的目標嗎?行為方面的目標和心理方面的目標。青年:是的,當然記得。行為方面的目標有以下兩點:

(1)自立。

(2)與社會和諧共處。

而且,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標也有以下兩點:

(1)“我有能力”的意識。

(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識。

總之,您是說不僅僅是心理咨詢即使在教育現場這四點也非常重要吧

哲人:而且,即使對于我們這些莫名感到生活艱辛的成年人也是一樣。因為也有很多成年人無法達到這些目標,為社會生活所苦惱。

假如拋開“自立”這一目標,教育、心理咨詢或者是工作指導都會立即變成一種強迫行為。

我們必須明確自己的責任所在。教育是淪為強制性的“干涉”,還是止于促其自立的“幫助”?這完全取決于教育者、咨詢師以及指導者的態度。

青年:的確如此。我明白也贊成這種遠大的理想。但是,先生,同樣的方法已經騙不了我了!和先生談話,最后總是歸于抽象的理想論,總是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讓人“自以為明白了”。

但是,現實問題并不抽象而是非常具體的。不要一味空談,請您講一些實實在在的理論。具體說來,教育者應該踏出怎樣的一步?關于這最重要的具體的一步,您一直在含糊其辭。您的話太空了,總是關注一些遠處的風景,卻根本不看腳下的泥濘。

三年前的青年對于哲人口中所說的阿德勒思想滿是驚訝、懷疑和感情排斥。但這次卻有所不同。青年對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內容已經充分理解,社會實踐經驗也更加豐富。從實際經驗的意義上來講,甚至可以說青年學到的東西更多。這一次,青年的計劃很明確。那就是:不要聽抽象化、理論式、理想性的話,一定要聽具體化、實踐式、現實性的話。因為,他知道阿德勒的弱點也正在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美姑县| 花垣县| 凉山| 庆安县| 日喀则市| 南丹县| 乃东县| 富川| 包头市| 象山县| 松滋市| 星子县| 宝鸡市| 清镇市| 沽源县| 延吉市| 灵宝市| 逊克县| 册亨县| 南漳县| 富锦市| 丁青县| 井冈山市| 济源市| 怀仁县| 辽宁省| 木兰县| 彭阳县| 方城县| 连山| 化州市| 合水县| 义马市| 略阳县| 前郭尔| 乳山市| 剑河县| 台北市| 安阳县|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