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在設計:電商運營設計修煉手冊
- 京東零售用戶體驗設計部-運營設計部
- 11字
- 2020-09-01 15:02:00
第1章
認識電商運營設計
01 電商運營:“剁手”不停的“罪魁禍首”
文/劉歡
“雙11”花的錢還沒賺回來,“雙12”又要到了。這讓人不禁想要發問:到底這些沒完沒了的電商活動,是為了什么?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運營的重要性開始聊起……
1.重運營,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
縱觀國內互聯網發展史,從產品策略的角度梳理趨勢變化,我們可以發現一些關鍵的節點,如下圖所示。

產品發展的節點
1)第一個階段,誕生初期的混沌:1995—2005
互聯網剛誕生的時候,互聯網產品基本上以網頁端的門戶網站、搜索引擎、論壇聊天室等形態存在。那個時候,大家對互聯網產品還沒有統一標準,是一個混沌初開的年代。現在的互聯網巨頭如騰訊、百度等,都是從這個年代開始扎根并逐漸茁壯成長的。
2)第二個階段,從網頁到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普及:2005—2015
這個階段以2010年為分水嶺,當年iPhone 4的誕生,成為智能手機普及的開端。從這個節點開始,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逐漸爆發。包括父母這一輩幾乎不用電腦的人,也開始通過智能手機接入互聯網。
這個時期,擁有好的體驗,就能給自家產品帶來強大的競爭優勢。但隨著后期體驗的同質化,幾乎大家的產品都能達到80分,這時對用戶來說也不存在什么體驗差異了。那么在這個時候,還有什么新的增長點可以讓你的產品與其他產品拉開差距呢?這就要聊到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的結果——用戶時間碎片化了。
3)第三個階段,移動互聯網導致用戶時間碎片化:2015年至今
在這個階段,基礎需求里的吃喝住行,已經都被滿足得差不多了。用戶對產品的使用方式,隨著4G網絡的成熟,也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各家的發力點,在基礎需求飽和的情況下,都變成如何爭奪更多的用戶時間及注意力。具體如何爭奪?我們可以看到:
● “標題黨”大行其道,標題決定了文章閱讀量的多少,題文不符根本不是問題;
● 短視頻里,別人沒玩過的新奇主題往往會帶來新熱度,進而帶動商品售賣(抖音同款);
● “雙11”的概念已經深入用戶認知,線下店也紛紛加入,打上“雙11”促銷的名號蹭熱度……
大家都想借助蹭熱度的方式,來奪取用戶的注意力。而花樣百出的運營,正是其中一個有力的武器。
綜上,從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來看,產品的運營已經是爭奪用戶注意力大戰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那么回到電商的環境下,電商平臺是如何利用運營來破局的呢?
2.電商,以精細化運營破局
對于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總額)公式,電商從業者想必都爛熟于心。我們就從這個公式開始,探尋電商行業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結合前文的互聯網發展歷史可知,如今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已經釋放完全,在這個背景下,“流量貴、流量增長趨于平緩”是不可避免的。對照公式來看,如何才能保證GMV的持續增長呢?有兩種思路,如下圖所示。

GMV增長的兩種思路
一是仍然“死磕”流量,既然流量貴了,不增長了,那就去找更低成本的獲得流量的方式;二是更高效地利用已有的流量,既然流量固化,那就去努力提升轉化率、客單價。
要達成這兩種結果,都需要更精細化地進行運營。具體來說有哪些常規的運營方式呢?各種電商運營方式如下圖所示。

各種電商運營方式
針對低成本的流量獲取,一是通過社交平臺的低成本拉新來達成,如拼多多的做法;二是常見的電商造節,如“618”“雙11”,通過令人有記憶度的大型促銷活動,讓流量自己回來。
而針對高效的流量利用,一方面是推薦的精準化,例如,通過千人千面算法給用戶匹配更精準的內容,從而提升點擊率及轉化率;二是通過周期性的運營活動,來拉升短期的轉化率。當然,這些都是比較常規的電商運營做法,還有更多的就不展開了。總之,通過豐富的電商運營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流量的困局,達成更高的增長。
另外,從平臺的發展來看,也能側面證明精細化運營的發展路徑。縱觀京東首頁的首屏變遷歷史可以看到,一開始首屏只是一個工具集合界面;逐漸發展到現在,工具型的功能都藏在優先級較低的地方,而豐富的運營維度才是展示的首位。對流量從粗放到精細化利用的趨勢,由此可見一斑,如下圖所示。

京東首頁的首屏變遷歷史
3.創需求,為商家找到用戶
電商平臺,本質上是通過更好地匹配商家的產品與用戶的需求,來達成商家的業務增長,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當然,在商家和用戶之間,商家的業務增長需求是實打實的,而用戶的需求,很多則都是通過電商運營被“培養、創造”出來的,如下圖所示。

被培養、創造的用戶需求
回想一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幾乎所有的節日都成了情人節?為什么在“618”“雙11”會想要花錢?春秋上新、過季清倉為什么要買衣服?
因為商家需要激活你的購買欲。電商運營通過年復一年的線上活動、線下宣傳及精心的節奏策劃,去實現商家的種種需要。
直到今天,很難說用戶的需求是否存在。因為這個需求已經被塑造并強化了這么多年,以至于我們的購買行為、價值觀完全被改變了。現在再來問用戶到底有沒有真實需求,就像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已經說不清了。
4.小結
綜上,從互聯網的行業發展、電商行業面臨的問題與趨勢,以及商家和用戶的需求出發,我們可以看到運營特別是電商運營在其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
看到最后,你可能想問:道理我都懂,可我是設計師呀,為什么要知道這些?——因為環境變得更復雜了,行業的寒冬已至,從業人員的能力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了。
從本質上來說,無論角色如何,目的都是解決問題;而交互或者運營等職位的差別,更多是手段的差異。如果能站在不同的視角審視問題,了解運營在一個產品生命中起到的價值,就能夠在面對項目時,更敏銳地發現問題、擁有更豐富的問題解決方式,而不僅僅只關注單一的設計視角,把自己關在設計師身份的小黑屋里,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