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時光

尋找時代的記憶

劉宇

從首屆“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展的獲獎者到第三屆的評委,過去了四年。這中間主要做圖片編輯,拍得少了,看的和想的多了。前些日子,因為工作變動的原因,花很多時間整理一卷卷還躺在紙箱里的底片。其中很多膠卷拍完發稿后,多年再也沒打開過。這讓我有機會反思自己過去拍的照片哪些值得保留,哪些不值一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一張照片的判斷也會發生變化。

攝影記者是被動的,很多時候不能決定自己拍什么或者不拍什么。更不能根據事情的重要與否,認真或者怠慢,這是本分。我發現,事件的新聞價值和照片的歷史價值并不能完全劃等號。很多當時覺得很重要的活動,拍攝的照片卻非常易碎,沒有因為時間使它們變得更有價值。有的照片當時拍的時候并不經意,現在再看反而覺得很有意思。這些照片好像是未完成品,需要時間不斷豐富其含義。

原來自己對于照片好壞的判斷,過于看重它們的外在形式和效果。攝影記者做長了,會對拍照變得越來越苛刻,光線不好不拍,構圖不好不拍,也許正是在我們的遲疑中,好照片從我們眼皮底下溜走了。當我們在欣賞包括徐肖冰在內的老一輩攝影家的照片時,發現他們并不會過分苛求光影效果和影像素質。其實,攝影技術不是攝影的全部,對世界的觀察、思考和表達,往往比技術更為重要。真正能留下來的,還是那些揭示人性本質,體現人文關懷,見證社會變遷的作品。

“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展已經舉辦三屆。我個人覺得,這次大展的參評作品還是大體反映出當下中國紀實攝影的面貌。題材比較廣泛,當下中國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問題都有所涉及,表現形式也愈趨多樣。但總起來看,參評作品仍呈現兩級分化的現象。相當一部分照片沒有達到參評的基本要求。不少作者對于大展設定的題目“在路上”的理解有偏差,過于狹窄或過于寬泛。“在路上”既是地理概念上的,更是時間概念上的。時間和空間在瞬間被記錄,而成為歷史的切片。部分題材集中度比較高,春運、朝圣、民俗、老兵等類的照片反復出現,而多數的呈現方式又缺少突破。

這幾年充斥各大影賽和攝影節的景觀類、環境肖像類、觀念類攝影這次也占了相當的比例。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和影像語言,用心講述故事的影像偏少。在傳統的紀實影像中,往往以人為主線,表現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活動,追求作品的社會價值、人文關懷和歷史意義。這些年,西方“無表情外觀”攝影概念傳進來以后,許多人嘗試景觀攝影和環境肖像實踐,他們或是中性地展示自然和人文景觀,或是讓被攝者無表情地直視鏡頭,都傳達出一種冷漠疏離的情緒。這種表現方法甚至成為當前一種主流的攝影語言。如果說,剛開始有人這樣拍是對過度強調攝影審美功能的一種叛逆,無數次的模仿之后,現在似乎成了新的惡俗。還有些所謂的觀念攝影故作深沉,其實并沒有什么觀念,只是作者本人的喃喃自語,自己也不知所云。

如今,影像已經成為除語言和文字之外的第三種表達工具。我并不同意動不動就批評攝影發燒友們拍的是“糖水片”。攝影作為一項健康的愛好,無論拍攝什么都應該得到鼓勵。對于職業攝影師來說,攝影的類型同樣是多元的,沒有高下之分。當代紀實攝影的影像語言也日益個性化,越來越多的攝影師從客觀記錄公共生活延伸到關注自身的內心世界,突破了客觀記錄的敘事性表現手段。傳統紀實攝影的定義已經不能完全解釋當代紀實攝影出現的各種新的影像實踐。但這不等于說,傳統的紀實攝影就是過時的。各種攝影方式應該相互補充,相互借鑒,而不是相互替代。

徐肖冰是一個攝影師,也是一個戰士,雖然他的經歷無法復制,但應該傳承他或者說他們那一批人的精神。盡管他們也無法逃脫時代的限制,但不能否認他們留下了大量無愧于那個時代的經典。“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展尋找的正是能夠成為今天這個時代記憶的攝影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斗六市| 太康县| 石棉县| 玉屏| 柏乡县| 桓仁| 佛教| 成武县| 阿鲁科尔沁旗| 甘孜县| 樟树市| 吴桥县| 资中县| 天津市| 南澳县| 钦州市| 哈巴河县| 宁远县| 伽师县| 嘉禾县| 瓦房店市| 邹平县| 民权县| 乳源| 南投县| 新竹县| 合川市| 浙江省| 久治县| 青岛市| 泽库县| 岱山县| 固始县| 宁陕县| 德州市| 沧州市| 苍南县| 蒙城县| 芦山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