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代序二 看看,我們這個時代的攝影

李楠

第二屆“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展算是塵埃落定,但毫無疑問,它將又一次飛揚起攝影界在專業維度上的熱烈討論——這樣的熱烈,在熱鬧的當下,實不多見。從評選機制和規程看,第二屆顯然比第一屆更為科學、明確、成熟;由此延展的對于攝影的論述和前瞻,也比第一屆找到了更匹配的現實對接端口,因而思想剃刀不僅觸及皮膚,亦深入肌理,如果趕趕時下“本體論”的時髦,一個全國范圍、準入頗高的大展所集結的問題可能比轟轟烈烈的理論造詞運動更具“痛入骨髓”的“本體感”——大展不是一過程性的沖獎癥候感染源,而應當成為思維與實踐最新種子的培養基。我要說的,其實都是些具體得像針尖一樣的問題。

本屆大展來稿反映出的一些代表性問題,大致有5條。

1.同一專題中影像語言的不統一。這是普遍、長期存在,卻又往往被攝影師忽略的一個問題,或者說,大部分攝影師根本沒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會看到,在一個攝影專題里,會出現三到四種甚至更多的畫幅比例所制造的節奏混亂;會出現黑白與彩色凌亂交錯所形成的情感游移;會看到類型學靜態肖像與報道性動態捕捉被強行同時用于敘事時所產生的語焉不詳、參差不齊……照片竟然被如此隨意地處置,似乎完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但攝影師通常會萬分真誠地告訴你,他花費了多大力氣,窮盡了多少辦法。他常常覺得每張照片都必不可少,卻說不出來必不可少的理由,以及如此集合的目的。然后,他在一堆照片中迷茫了,在自我設置的“不統一”中迷失了:既舍不得就此放棄,又不知如何進行下去。

一個攝影專題必須在影像語言上達到統一,這是一個基本要求。這決非說攝影要刻板成見,模式化,公式化,而是說,一個具備完成度的作品最起碼必須有通順的語序、流暢的語感和整飭的語法,其外在視覺與內在情感暗合于明朗的節奏起伏。當一個攝影師呈現自己作品的時候,他至少要表明這是他思考的結果,是他將拍攝對象經過了自身思維的過濾、消化,從而是一種邏輯性表達。攝影必須內外統一,正是這其間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成就了攝影的獨立表達和個人風格。這種大雜燴式的影像,抓到碗里都是菜的做法,不是豐富與變化,而是既沒掌握語言,又不知道語言與表達之間究竟如何匹配所導致的混亂。貌似花團錦簇,實則缺乏控制力和理解力。一個攝影師如果不能用恰如其分的攝影語言自如表達,嚴格來說,不能稱之為一名真正的攝影師。

2.自我認識的不清晰。對于攝影語言的非理性運用,究其然,除了對于語言本身的乏力,還在于無法清晰、明確自我對拍攝對象的理解與判斷。許多攝影師回答不出一個簡單的問題:我為什么要拍這組照片?這次大展,有推薦人的推薦語,也有攝影師的自述。實際上,這些文字無非是觸摸攝影師的思維形態,探究其作品與其人聯結的緊密程度。有趣的是,意識流、朦朧詩一般的囈語幾乎成為自述的標準文體,大致可歸結為:“我也不知道我拍的是什么,我只是在跟隨我的內心,像……(此處是一串名字就像是哲學問題的大師)那樣云云。”攝影可以模糊,表達可以詩性,但那是精確之下的模糊,理性之后的詩性,而不是將自我孤懸、意識碎裂。我很懷疑一個無法清晰闡述自我作品的攝影師,我更懷疑那些用一重不明言語去覆蓋另一重不明照片的行為。如果制造一個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可以使全民狂歡,那么,攝影將不再是我們直面現實的勇氣。現代性也好、當代性也罷,攝影都將以昂然前進的姿態退縮成為一種塑料微雕,供褻玩焉。

放眼當代社會,方向在于兼容與融合,各種藝術門類的分界在互相滲透中不再壁壘分明,非此即彼,而是數峰并起,你中有我;老樹新花,或新樹新花,活力不絕。這不是使取代使滅絕的革命,而是使催生使成長的創新。因而,在融合中原有的特性不是消亡,而是更加鮮明。以此觀攝影,我不認為把攝影弄成什么都不是,或者只能是某種唯一,是對攝影的尊重,及賦予它當代的意義。攝影天然有極好的開放性,做攝影的人,應當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加清晰與明確自我。所謂“跟隨內心”,內心其實是最為細膩真實的東西,而不是空洞無物的擋箭牌。

3.主題理解的機械化。大展設置了一個“在路上”的主題,并且提前發表了劉樹勇教授的釋題文章。結果,我們的攝影師真是老老實實地“在路上”——《石板路上》、《產婦在臨產路上》、《一條800多米公路的白描》……說起來好笑,笑完了一聲嘆息。攝影師的知識結構、人文修養、社會閱歷、心胸眼界,不都在此了嗎?妄猜一下,有多少攝影師投稿前對“在路上”做了功課?哪怕只是谷歌或是百度一下這三個字的歷史文化背景?

我們為很多落選的作品可惜:明明是個好題材,就是沒拍好,就差那么一點點。由表及里,捅破一層窗戶紙,漸行漸遠的,關鍵還是在于有無深度。“深度”在攝影的語境中,主要是指主體與客體發生關系的深度——主體介入的深度、作品立意的深度和觀看延伸的深度。一個成熟的深度專題作品,包括了完整的事實要素、縝密的邏輯鏈條、平衡的敘述結構和由此展現的攝影師的調查過程——浮光掠影還是鞭辟入里。

我們的攝影的確“在路上”,在追逐一個又一個流行標簽的路上。當一個觀點出現時,我們總喜歡將之立刻變為某種攝影套路和模式,并以世俗的成功與否來推斷觀點的正確與否。這大約是造成機械化理解的一個深層原因。

4.題材視角高度雷同。外來務工人員、春運、移民、廢墟、老街……這些城市化進程中的現象與事件,幾乎占據了50%以上的題材;同時,大部分沉浸在現象與事件的信息處理,再添加若干“人文關懷”和“田園牧歌”。雖然這的確是大時代之像,但徒有外殼的無表情景觀、二元并置式的簡單對比、萬金油一般大量重復,又怎能真正擊中時代的心病?

社會急劇變革,技術日新月異,為何陳詞濫調還比比皆是?缺乏新意,不是題材的問題,而是思維與姿態的問題。

5.圖片編輯的缺位。這是一個反復強調而始終沒有改觀的問題。在這里就不展開了,只說一句,前述四個問題,都可以通過圖片編輯部分以至全部解決;而編輯本身,就是對圖片的闡釋——不同的編輯將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

以上五個問題,雖然浮顯于“徐肖冰杯”,卻遍布于整個攝影實踐,幾乎可以作為我們當下攝影面貌的粗線勾勒。那么,由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想到什么呢?我個人的思考,也就是我想說的第二方面:評價是紀實攝影的核心價值,正是對這一點的偏見與忽視,造成了這些問題反復出現。

本屆大展專門設置了一個深度專題單項,但不是說只有獲評“深度專題”的作品才要求有深度。在影像泛濫的時代,深度,或者說“評價性”應當成為紀實攝影的自覺要求,也是它最為核心的價值。一直以來,我們特別強調攝影的“紀錄性”,攝影的最高標準就是“真實性”。實際上,照片是評價的產物,而非記錄的產物。或者說,在觀念的當代,將攝影最為重要的價值依然限定于“記錄”,實際降低了攝影的層次,局限了攝影的可能。攝影如果不能對現實發出有力的評價,不在這個層面表現出獨特的品質,它永遠都只能是被動的工具。

紀實攝影的評價決非經驗主義的主題先行,將個人價值觀先入為主地凌駕于現實之上,更不是以個人偏私或利益勾結作為標準,而是攝影師從現實出發,基于平衡與全面的事實了解之后的犀利觀察和發聲。其目的不是顯示攝影師的智慧,而是喚起世人對于所有習以為常的重新考量,讓人們在不斷突破已知、固有的結論中保持對于世界的理性和警醒,同時捍衛人類最基本的準則與底線。從這個意義上說,真正的紀實攝影家應該是“社會的良心”,他們的存在和工作是保持社會的精神高度,而不是合縱連橫、圈地占位,以搶占話語權來形成所謂的主流。

攝影的評價性本身,其實并不是一個多么復雜的概念。復雜的,倒可能是對這個概念的解讀與態度。在某些時期,要么鼓吹攝影藝術論——風花雪月空虛的唯美;要么鼓吹攝影客觀論——世界上有絕對的客觀嗎?以“客觀論”剝奪人作為主體評價的權利,與以風花雪月消磨人作為主體評價的動力一樣,都是一種倒退。另一種情形是,承認攝影的評價性,但立刻將之綁架為道德、立場、取向的宣傳手段,以強調攝影評價的唯一正確性來實現某種利益壟斷;當反思于此的時候,去意義化、去政治化又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攝影不再面向社會,而是強調攝影的個人化,并使之極端化、孤立化——忽視了個人化是存在于社會關系之中的;個人化不是將個人從社會剝離,而是通過對二者關系的表現來凸顯個體的意義和價值。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長期以來,無論是實踐還是理論,攝影似乎總是在一個對與錯、好與壞、優與劣的二元對立中轉圈,一定要排名定位,所以什么是“紀實攝影”總是眾說紛紜;所以一些人覺得觀念攝影比紀實攝影更高級;所以常常為誰或什么是主流爭論不休……我們更樂于討論顯而易見的攝影之術,而將攝影之道堂皇地遮蔽在各種與攝影沒有直接關系的顯學之下。關于攝影本體的研究在許多學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一不留神,這個嚴肅的學術命題也淪為了流行服裝。

其實,如果我們心平氣和地正視攝影的“評價性”,就會發現,它的指向與融合的時代方向是一致的:在此引領之下,攝影可以同時長出N種面目,這其中無所謂高低貴賤;攝影的思維就是阡陌交通的廣袤原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不同的風景。而當攝影的著眼點落在評價與觀念上時,它才真正與當代藝術有了一致的潛臺詞,真正顯現了它的當代性。價值即需要,它不是死的,而是活的。這是我們理解當代攝影的一個重要提示。

一個時代的攝影,最終投射在歷史幕墻上的,就是它所反映的那個時代的觀念。

為什么要在一次攝影大展的研討中強調攝影的評價性?因為,這既是一個當下的問題,又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一個大展當然是有著切近而現實的目標,如何完善推薦與評選機制,擴大國際國內影響,使之成為專業標準的反映與參照,“徐肖冰杯”完全有實力和條件在這些方面樹立標桿。我們對此滿懷期望。此外,個人更希望它能以此理性去推動對攝影這個當代媒介的認識和理解,那么,其影響力甚至可能超越攝影之外。因為,如此攝影不只是與攝影發生關系,更是與整個社會發生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武安市| 隆尧县| 四平市| 育儿| 伊宁县| 宝鸡市| 庆云县| 和平区| 江川县| 武功县| 武鸣县| 若尔盖县| 遂昌县| 辽宁省| 长泰县| 漳州市| 怀安县| 靖远县| 阿克| 萨迦县| 永丰县| 甘德县| 时尚| 搜索| 晋中市| 绿春县| 漳州市| 门头沟区| 江山市| 金寨县| 花莲市| 中山市| 东平县| 无锡市| 绥化市| 临夏市| 雷山县| 郁南县| 象山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