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乃索麻村調查(藏族)
- 李克強
- 799字
- 2020-07-31 15:27:13
(二)牛
年乃索麻村養殖中國優良的黃牛品種。其主要特點是體大力強,行走快速,適應性強,產肉性能良好。原產于河南省南陽盆地的白河和唐河流域的平原地區。該牛最顯著的特點是被毛為白色或乳白色,皮膚常有色斑;全身肌肉特別發達;骨骼結實,四肢強壯。夏洛來牛頭小而寬,角圓而較長,并向前方伸展,角質蠟黃、頸粗短,胸寬深,肋骨方圓,背寬肉厚,體軀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后臀肌肉很發達,并向后和側面突出。成年公牛平均為1100~1200千克,母牛700~800千克。夏洛萊牛在生產性能方面表現出的最顯著特點是:生長速度快,瘦肉產量高。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6月齡公犢可達250千克,母犢210千克。日增重可達1400克。在加拿大,良好飼養條件下公牛周歲可達511千克。該牛作為專門化大型肉用牛,產肉性能好,屠宰率一般為60%~70%,胴體瘦肉率為80%~85%。16月齡的育肥母牛胴體重達418千克,屠宰率66.3%。夏洛來母牛泌乳量較高,一個泌乳期可產奶2000千克,乳脂率為4.0%~4.7%,但該牛純種繁殖時難產率較高13.7%。
發展養殖肉牛業,可以有效地將大量粗飼料、農作物秸稈和食品加工副食品轉化為高品質的動物性食品,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肉牛是反芻動物,食量較大,每天的糞便排泄也比其他的家畜多,故年產氮、磷、鉀也相應地多。大力發展肉牛養殖業,對農副產品進行“過腹還田”,這對減少環境的污染,促進生態農業持續發展,高效利用農業資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牛肉的進口對年乃索麻村的牛養殖業有很大的沖擊。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很少進口牛肉,80年代后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國內對高品質牛肉的需求增加,開始進口高品質牛肉以滿足某些高級賓館和飯店的需要,但進口數量很小。1990—1996年進口牛肉及牛肉制品一直保持在2000~3000噸之間,1996年以后,年進口牛肉及牛肉制品增加到了1萬噸左右。主要來自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巴西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牛肉最多,占60%以上,其次是美國、新西蘭和中國香港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