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國人所熟知的歷史當(dāng)中,只有前朝陳勝吳廣曾有過揭竿而起,書生只能從那紙張中,感受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幾個字的威力。
而此時,這人就在眼前這樣振臂一呼?元首和百姓平等?滑天下之大稽,這怎么可能?這可不就是造反?
田公子卻是一臉的習(xí)以為常,笑了笑回道:“這人天天都會來此處,通常都是一喊一上午,這會兒該吃飯了,他也該回去了。”
果不其然,田公子話都還沒說完,那人就好像已經(jīng)慷慨激昂結(jié)束了,和周圍些許較為興奮的百姓握了握手,走前還高喊一句“記得加入我們兼愛派”,就那么揚長而去了。
余望和王忠瞠目結(jié)舌,就那么呆愣在原地,口中不停的“這這這”,卻是說不出任何話來。
趙微也是驚奇無比,這在后世也是決計見不到的,只能在電視機上的一些抗戰(zhàn)片中,有可能見到。而眼前這田公子已經(jīng)覺得這事兒是家常便飯了!
后面還有更令人驚奇的事情發(fā)生!
就在眾人準(zhǔn)備抬腳邁入田家大門時,遠遠的就聽見似乎有人在高聲呼喝,而且越來越近。這聲音雄渾,絕對不是一個人發(fā)出來的。
果不其然,趙微、余望和王忠一行人,就站在田家大院門口,看見遠處黑壓壓的一群人走了過來,不少人還高舉著竹竿,上面掛著幾塊布條,竟然是拉了個橫幅!
這場景實在太現(xiàn)代化了,這不就是游行示威嗎!
只見橫幅上寫著“植木護林乃吾輩之責(zé)”,“反對禽家強權(quán)暴政”,“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等等等等,而口中則是將橫幅上所寫反復(fù)高呼。
王忠余望面如土色,這也難怪,這樣規(guī)模的集會,在漢朝已經(jīng)可以當(dāng)成是逼宮或者謀反的性質(zhì)來看了。
那田公子卻是絲毫懼色也無,反而一臉嫌棄的說:“這群學(xué)子就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干,莫要管他們。”
隨著人群的越來越近,余望和王忠有些緊張,這次不待田公子邀請了,主動便進了院門。說實在的,趙微也沒經(jīng)歷過這些,也挺擔(dān)心出現(xiàn)后世網(wǎng)絡(luò)上那種見人就打見東西就砸的場景。
回頭看見這群人只是路過,完全沒有燒殺搶虐的意思,心下才稍安。
而在場眾人中,只有漢國人顯示出了緊張的情緒,滕國人都是一副的理所當(dāng)然。于是那田公子便問道:“在漢國沒有這種事情嗎?”
王忠聞言直接回道:“煽動百姓聚眾作亂可是要殺頭的!”余望在旁點頭,顯然這是大漢律里的規(guī)定。
那田公子直接吃了一驚,胡秀秀也是掩嘴驚呼。
“他們未曾殺人搶劫,只是聚眾游行便要殺頭?”
那王忠情緒還未能徹底平復(fù)下來,顯然還是有些激動的:“你怎知,他們聚眾,便只是游行?若有人存了歹意,刻意煽動情緒,這一群人發(fā)起瘋來,如何彈壓?受苦的還不是尋常百姓?你們當(dāng)朝官員就這么看著這件事情發(fā)生?”
說完又重復(fù)了一遍:“就這么看著?”
田公子有些無言以對,因為在他的印象中,這件事情自打他還在拿尿和泥巴玩的時候就見過了,也沒聽說過有誰因此家破人亡的,但是眼前這幾位顯然不是滕國人。興許是兩國國情有所不同,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們,只好岔開話題。
“不談這些煩心事,還請快快入座,我們好好暢飲一番。”
此時余望和王忠哪里還有心情談風(fēng)弄月,坐在餐桌前也有些心不在焉,就連趙微都想出去看看外面到底是怎樣一副模樣。
田公子很是會察言觀色,忙道:“若是諸位想看看萊陽鎮(zhèn)的風(fēng)土人情,待會兒用完午膳我可以陪你們在鎮(zhèn)中逛逛,此時先填飽肚子,你們說是也不是。”
說完看幾位跟前的酒杯不滿,便起身幫他們給斟滿了,沒讓家中的扈從動手。
不得不說這田公子很是會察言觀色,按理說,既然在家宅中,這么大個宅院,若是未曾娶妻,應(yīng)當(dāng)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的,此時見趙微幾人心緒都有些不寧,竟然沒喚家中人出來互相介紹認識,而是直接單擺一桌出來。
若是家主是他父親,那只讓兒子單獨迎客的行為,也算是很有魄力了。
滕國的食物不如漢國的精致,不是太酸就是太甜,趙微有些不喜,所以吃得不多。那未濟應(yīng)該更是不喜,時不時就要嘔上兩口,偶爾還會嘔些酸水出來。
余望和王忠也是草草用完飯,然后便隨著田公子走上了萊陽鎮(zhèn)的街頭。
趙微一邊走就一邊默默的看,余望和王忠則時不時大呼小叫一番。
有裸著雙臂的女子挎著個菜籃子,有男女手牽手走在街頭,還有男子朝女子單膝跪地,手中拿著個小盒子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胡秀秀在一旁看到后是掩嘴驚呼,一臉艷羨的樣子,田公子也駐足想要觀看一番,感受一下有情人的幸福。
余望和王忠則是連連搖頭,嘆有傷風(fēng)化,也嘆男兒怎可如此隨意跪人。
經(jīng)過了田公子的解釋后,才知這男子居然是在求親!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統(tǒng)周禮!沒有三書六禮,就這么結(jié)親了?”王忠和余望自然是一臉的難以置信,趙微卻覺得親切,這不就是后世那一套東西嗎。
三書六禮又叫三媒六聘,三書指的是“聘書”、“迎書”和“禮書”,統(tǒng)稱為“婚書”,六禮則是從求親開始,到最后完婚時經(jīng)過的手續(xù),很是繁瑣。
田公子卻說:“現(xiàn)在這些年輕人通常都會自主選擇妻子丈夫。有些大家族,依然會講究周禮,婚姻由父母而定,尋常百姓則會省去了這個過程,大概也就剩下六禮當(dāng)中的‘納禮’、‘請期’和‘迎親’。”
通俗點來說,就是聘禮嫁妝、制定婚期和迎娶過門。
“像我這樣的家族,自己的親事自己說了是不算的。”說話時神情懨懨,顯然很是反感。
這個時候趙微有些能夠體會他的心情了,在婚姻自由的過度居然還要被父母包辦婚姻,確實很不幸了。
“沒有婚書,二人如何和離?”余望有些好奇。
“衙門里安排有人專門登記造冊的,若是和離了,勾掉便是。”
說完,就看到了衙門口里,走出來手牽手的一對男女,相視而笑脈脈含情,顯然是剛剛登記為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