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叛徒
- 快穿之原著中的背景板都黑化了
- 微風習習之
- 3136字
- 2020-07-16 14:57:22
清和一把掀開顧懷之的手,道:“與你無關。”
“與我無關?呵!好一個與我無關,看來你是忘了已經與我成婚這件事了。”
顧懷之冷冷道,“不管此人是誰,公主須知道,你既已嫁我為婦,生死都是我的人。”語罷,他拂袖而去。
清河愣在原地,心中不由誹腹道:“生死都是你的人?真是可笑,等我任務完成,你有多遠走多遠。”
她又喚來丫鬟婆子給她拿些糕點,痛快的享受美食去了。
待到顧懷之再次進來時,發現清河正抱著兩疊碟子糕點吃的,不亦樂乎,聽見動靜,她還抬起頭來茫然無措地盯著自己看,他就感覺自己胸前的郁氣消失的一干二凈。
他嘆了一口氣道:“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清河驚奇地盯著他,心想這人變臉比翻書還快,想必是特別適合唱京劇。不過想歸想,清河還是知道借坡下驢的道理,她也就借著顧懷之遞來的臺階道:“大人今天辛苦了,坐下來用些點心吧。”
說罷,順勢推了推自己身前的糕點。
顧懷之看著她一臉肉痛的表情,識趣的沒有和她搶。
他別過頭去,并不看她,道:“今晚宋大人邀我參加晚宴,你打扮打扮同我一同前去。”
于是清河在丫鬟們的幫助下,又換了一套正式的衣裙,頭戴華麗的珠釵。怪不得都說古人規矩多,她這一天就已經換了三套衣服,且樣樣精美,還不用自己動手。她頓時覺得自己來做這個任務的附加福利真好,吃穿不愁,錦衣玉食。
梳洗過后,清河又坐在桌邊邊吃著點心邊等著顧懷之,這已經是她第二次等過顧懷之了,他一個大男人比自己還注重穿著打扮,換衣服的時間比自己還要長,真是讓人無力吐槽。當顧懷之換好衣服,準備給清河一個驚喜的時候,清河看都懶得看一眼,只想趕緊出門走人,早點去參加晚宴。顧懷之看著著清河不解風情的樣子,無奈的嘆了口氣。
馬車一路搖搖晃晃,行至一所氣派的府邸前。清河在顧淮之的攙扶下下了馬車,抬眼看見匾額上的幾個大字“刺史府”。
在清河的印象當中,揚州刺史宋城,是原著中最堅定的保皇派,他出身簪纓世家宋家,曾祖,祖父曾出任宰相,父親做過太子太傅,也就是當今圣上的老師,他自己也天資卓越,弱冠之年便成了探花郎,后進翰林院任編修,任期滿后出京,在揚州城里做了一個小官,并表現出色屢破奇案,累進揚州刺史,今年本是他任期的最后一年,如無意外,他定是要升官入京。
宋家族祖孫皆是深得皇帝信任,由于忠心耿耿,在皇帝打壓世家大族之時,尚能平步青云。后來,易天謀反,揚州刺史宋城,怒斥其背叛君王,不忠不義,謀朝篡位,十惡不赦,并極力抵御易天的軍隊,然而,由于小人背叛,揚州失守。
后易天以千金懸賞宋城的項上人頭,宋城不愿落入敵手,在揚州城破之時,于刺史府中自盡,并將整個刺史府付之一炬,火燒了很久,仿佛在嘲笑易天的不自量力。
清河明白,要想保住揚州,必須要揪出那個背叛宋城的小人。
這也是她為何答應顧懷之前往赴宴最重要的原因,想必刺史宋城邀請他們前來赴宴,也是有要事相商。
清河和顧淮之在仆從的帶領下進入正廳,一路上星河看著這所可以稱得上是簡樸的院子,不得不感嘆宋城這一生清貧且忠誠。
那院落實屬簡樸,既無奇珍異草,也無亭臺樓閣,夾道兩旁種滿了野外隨處可見的花花草草,每走上十來步,皆有一簇竹子,對宋城這般世家出身而言,這樣的府邸不可謂不簡陋。
清河遠遠瞧見正廳之上有一人氣度不凡,他負手而立,腰桿直起,頗有幾分清貴倨傲的味道。
那人一見清河便躬身道:“微臣參見清河公主,公主萬安。”
清河虛扶一把,道:“宋大人不必見外,快快請起。”
“謝公主。”說著,他又朝顧懷之一拱手,道:“顧大人別來無恙。”
顧懷之回了一禮,道:“宋大人客氣了,今日受邀前來,顧某不勝榮幸。”
“如此,還請各位移步,宴席馬上開始。”
路上,清河對宋城道:“這一路來,本宮看這刺史府如此簡樸,實在是不敢相信這府邸屬于出身世家的宋大人啊,宋大人你可真叫本宮刮目相看。”
宋城回道:“公主言重了,古人云:‘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可見只要臣恪守臣子本分,為朝廷、為皇上分憂,就算居住在茅草屋中,那茅草屋也定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妙哉,宋大人不愧是世家中的一股清流,難怪父皇如此信任于你,本宮記得,父皇曾囑咐皇兄:‘宋城非池中之物,你必好生待他,不可讓明珠蒙塵。’今日一見,宋大人果真當得起明珠一詞。”
清河話鋒一轉,對著顧懷之道:“就這一點而言,顧大人可要遜色不少。”
他也不惱,只道:“娘子教訓的是,為夫今日回去就好好整頓整頓府內大小事務,尤其是要減少高點零嘴兒的供應。”
清河被他反將一軍,不由氣道:“顧大人還是改改你一天換幾套衣裳的毛病吧。”
“娘子怎得這么生分,你我二人成親可是兩情相悅,我叫娘子娘子,娘子卻不叫我夫君,可真是叫為夫傷心不已。”說著,還一邊捂住自己的胸口,做西子捧心狀。
清河尷尬的想找個地縫鉆下去,他也不看看周圍都是誰,就這般信口開河,口無遮攔,叫她先前裝出的威嚴端莊踩在地上狠狠摩擦。
忽略掉周圍的各種眼神,她對宋城道:“顧大人就愛開玩笑,宋大人不要介意。”
“是。”宋城含笑道,看得出來,他對清河與顧懷之的相處模式很感興趣,順帶的,連顧懷之都看順眼了不少。
清河一見宋城此般神色就明白,顧懷之的目的又達到了。他這個人,心里無時無刻不在算計,算計著所有人,包括她。
很快,他們一行人就到了目的地。那兒的許多人早已等候多時,見清河過來,忙起身拜見。清河與他們一一見了禮,又在宋城的示意下坐在了首位,這才朗聲道:“今日能在此地見到諸位大人,清河不勝欣喜。”說著,清河為自己斟滿一杯酒,“清河敬各位大人一杯。”說罷一飲而盡。
“如今,亂臣賊子趁我兄長抵御匈奴,囚禁我父皇,禍亂朝綱,罪不容誅。本宮此次前來是想知道各位大人擁護的人到底是誰,是我遠在千里之外,為大梁百姓抵御匈奴入侵的兄長,大梁名正言順地繼承人,還是那個居功自傲,謀朝篡位的易將軍。”
此話一落地,頓時鴉雀無聲。
“還請各位大人做個決斷。”清河又重復了一遍。
她明白,這些人中,有的忠于皇室,有的則是易天的細作,她必須吸取教訓,萬不可重蹈覆轍。
“公主。”一位年輕的將領向清河跪拜,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末將受恩于皇室,自當為公主,為大皇子,為整個大梁前仆后繼,死而后已。”
宋城在清河耳邊輕聲說:“此人乃是謝副將,頗有領兵作戰之能。”
清河頷首,道:“謝副將快快請起,你乃我大梁棟梁之材,以后本宮還要多多仰仗謝副將。”
有了謝副將的帶頭,剩下的官員也都紛紛上前表明自己愿意追隨大皇子,清河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里,記下幾個猶豫不決,神色慌張的。
隨后,清河對眾人道:“續了一會兒舊,各位大人想必都餓了吧,快嘗嘗宋大人府里的飯菜如何,今天不醉不歸。”
一時之間,整個宴席充滿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待到賓主盡歡,各位賓客告辭之后,清河同顧懷之來到宋城的書房。
書房里。
“今日宴席之上,本宮瞧見幾人神色慌張,猶豫不決,不知他們是否有問題。”說著,清河拿來紙筆,將那幾人的肖像畫了出來。惹得宋城嘖嘖稱奇,清河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她自己本來也是美術生,加上有意關注那幾位,畫出他們的肖像對清河來說小菜一碟。
“公主今日讓微臣大開眼界,微臣佩服”。被他拍了一記馬屁清河心里十分高興,心道,宋城此人倒是越看越順眼,比顧懷之那廝好了不止一倍。
顧懷之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想,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
清河被他看得心底發毛,索性別過眼,不再看他。
待到宋城仔細辨認對比后,他道:“公主所辨認出的這幾人,臣都有懷疑,平日里一些重要的事情并未安排他們去做,只是這個吳參軍···”
“此人怎么了?”清河連忙問道。
“此人乃是我母親家的一位子侄,平日里倒也伶俐,加上有姻親的關系,是不是也會讓他參與到一些重要事項中。”宋城慚愧道。
清河回想起原著中就是宋城親近之人背叛了他,莫非就是這個謝參軍。
清河沒有點破,她一笑,道:“宋大人不必如此,本宮也僅僅只是觀察他的神態而已,不過,要想知道此人是否清白,一試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