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放棄”的含義
- 雪落無聲櫻花爛漫
- 玥元
- 924字
- 2020-07-22 18:09:55
人生就像棋局,父母都會為我們鋪好一條通往某一領域的道路。還記得我幼時在媽媽的監督下,我學習了琵琶,那時的我只覺得琵琶對于我來說是一項任務,是一項義務,每天我有責任去彈琴練習。
后來慢慢地長大了,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思考琵琶對于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或許是可以拿得出手、為別人不看低自己的一門技藝,又或許學習琵琶的整個過程里充滿了媽媽對我的期望,所以我有必要去彈奏練習。
到了小學五年級,面對開始繁忙的學習,媽媽見我練習琵琶的時間越來越少,無奈之下讓我自己選擇是否繼續學習琵琶。當時,由于練習琵琶多年,我開始產生了厭學的念頭。在媽媽的詢問之下,我猶豫了。“我放棄。”這三個字就結束了我的琵琶生涯。
后來的日子里,我每每看到我的妹妹在新年里彈奏揚琴,周圍的人們都對她投向羨慕的目光時,都想對他們說聲“我會彈琵琶”,可是卻怎么也說不出口,因為我放棄了。每每聽到周圍的同學們練習古箏,已經考完十級后,我莫名想逃離她們的視野。
就這樣,從我放棄的那一刻開始,我便開始了我六年忙碌的學習生涯。我時常對自己說,我比他人放棄了一門技藝,那么我便比他人每天都多出半小時的閱讀時間。漸漸地,在刻苦學習中,我忘記了我的不甘與后悔。
如今,已經六年過去了,六年時間對于學習來說,說長不長,但對于有時間打算繼續學習琵琶的我來說,已經是很漫長的歲月了。我已經忘記了譜子上標注符號的意思,已經忘記了琵琶上基本的把位具體發什么音,忘記了一些指法。為了重拾琵琶,我四處打探專門學習琵琶的地方,卻始終找不到一家優秀的機構。現在的琵琶課程已遠不如以前,曾經的我在老師家學琵琶,老師很嚴格,我不敢疏忽,媽媽也很認真地監督著我。而現在的琵琶課程似乎少之又少,似乎琵琶正漸漸變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于是媽媽提議說,可以問問曾經的老師還教不教。我回答道,曾經的老師當時教我時,已經四十左右了,過了六年,現在估計不教了,即使還在教,估計精力也不是很充沛了。
其實,當我們說“放棄”的時候,誰也不知道之后的事情將會如何運轉,或繼續著,或消失著。但是只要我們有足夠的的意念,拼盡我們的努力去實踐,我終相信我們將會彌補上我們曾經“放棄”的歲月。“放棄”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放棄”之后繼續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