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不住似水年華,憶不起朦朧歲月。我們被驅行在一去不返的路上。有人喜歡結伴而行,有人喜歡獨來獨往。我們日漸減少的是熱情,是快樂,是鋒芒。
行至中途,狀況頻出,事出有因。無非是不明目的,懷疑行動的意義。這是熱情散失的體現。當熱血涌上心頭,哪里顧得上想別的事情,又如何會被繁瑣困擾。
來到分岔路口,面臨多種選擇。心性堅定的人,心中已有所屬。心性輕浮的人,便會思忖選擇了。說是選擇,不如說是改變。我們是先做選擇再上路的,臨時改變,或好或壞,過程只怕會很難抉擇般的猶豫不決。自己是自己的劊子手,磨平了身上的棱角。像是鐵塊生了銹,被稱作銹了的鐵,無人問津。
自踏上行程以來,忙碌是常態,顧不得管理情緒了。于是,有多久沒有痛快地笑上一次了。換句話說,有多久沒有遇上一件你很快樂,很快樂的事了。發自內心的快樂,是要用歡笑承載的,是要表露在臉上的。這足以影響行程的舒適程度,現在卻變得無關痛癢。
我們或多或少的都迷茫過,在某一個時期,在某一個階段。走出來會有不一樣的感悟,那些迷茫反而讓人充實。因為停下來,理一理現在的狀態。沒什么比和自己交談更有益于自己的人生了。
群體和個體總的來說是相互依存的。我們都有依賴的心理,疲于經營關系,會讓這樣的心理變成另一種心理。用一個字來概括,便是“妒”了。得不償失,這會讓人神經質,更加疲憊。理論和實際差別還是很大的,不妨先實際再理論。
漫漫的旅程啊,時間還很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