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老家
- 有大佬出沒
- 朝歌夜狗
- 2010字
- 2020-08-29 11:14:30
李小文睡眼朦朧地揉了揉眼睛,左手則被一只溫暖的大手抓緊,抬頭一看,正是韋芳敏。
還沒等八點,李小文就被韋芳敏叫起來吃飯,吃完飯,韋芳敏給李小文收拾了幾件衣服,就帶著他往汽車站走去。
坑坑洼洼的柏油路,看起來格外的破舊。道路兩旁,種滿了松樹,樹上耷拉著泛黃色的樹葉,以及掉落在地上的樹葉,無不宣誓著秋天的到來。
城南小學在縣城中心,而這里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不禁讓李小文對鄉下地路有些懷疑。
因為距離汽車站太遠了,公交又太慢了,韋芳敏不得不伸手叫了一輛人力三輪。
確實是伸手叫的,大街小巷的路上,人力三輪看起來非常的普遍,一些三輪上還坐著客人。而當韋芳敏一伸手,就有幾輛人力三輪向她跑來。
“去哪里?”
“去汽車站多少錢?”
“有兩三公里,給十塊錢吧!”
“十塊錢?太貴了,我坐公交車才兩塊錢。”
“那你說多少錢?你說個價?”
“撐死也就5塊錢。”
似乎是看出了韋芳敏的囧破,亦或是對于生活的無奈,車夫同意讓他們上車了。
三輪車坐起來不是很舒服,一頓一頓的感覺仿佛是在給屁股安了一個彈簧一般,硬硬地板子,將屁股硌得生疼。
還好坑坑洼洼不是很多,再加上老師傅特意走平整的路,一路上倒也是很快樂的。
李小文坐在車上,第一次看清這個城市的全貌:亂糟糟的道路,破舊的房屋,很遠很遠也沒有注意到一座高一點的樓房。
這讓李小文有些懷疑:2009年,這里竟然這么破舊么?整個城市仿佛都沒有一點閃亮的地方。
汽車站在城市的西南角,來來回回絡繹不絕的人群,仿佛展現出這座汽車站獨特的魅力,以及其對整個城市的重要性。
“你好,同志,來兩張去韋寨的票。”
“好,1塊5一張。”
李小文被韋芳敏拉著上了車,車上已經擠滿了人,但前面的一個大桌子上還有空暇,韋芳敏就帶著他坐在上面。
從韋芳敏手里接過票,那是一張不大的發票,上面寫著金額,簽名是售票員剛寫的。
“你回去干啥?你媽不是回去了么?”
“我想回去玩!我都好久沒回去了。”
“玩玩玩,天天就知道玩,你看你那學習成績,沒一次考進班級前30,還天天玩。”
車上很安靜,除了偶爾幾個人的話語聲,其他人都默默地看著外面,仿佛有什么吸引著他們的東西一樣。
李小文也向外面張望去,一望無際的平原出現在面前,路的兩旁,是一片片的耕地!
泛黃色的玉米秸稈訴說著秋天,零零散散地幾個戴著頭巾的人,古銅色的皮膚,寫滿了歲月的滄桑與人間的不易。
仿佛是一副絕美的風景圖,車上的人看著地里的人,思考著自己的人生,不論如何,也不應該再向他們一樣。
李小文突然想起自己之前的大學同學,一個從小城市里出來的人。大學一畢業,他就去學校所在的城市工作,在自己看來,那些工作又苦又累,而且工資還低。
現在,他突然明白了。沒日沒夜的背朝黃土,前面除了一片片秸稈,沒有任何的希望可言。
“小文,我們到了。”
一句話讓李小文回過神來,跟在韋芳敏后面,下了車。
李小文以為已經到家了呢!然而現實并不是這樣。按照韋芳敏的話說:離家不遠了。
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從地面爬升起來,散發出灼熱的光芒,照在韋芳敏和李小文身上,拉出一個長長的影子。
李小文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亦或是跟韋芳敏抱怨什么,尤其是看到她手里還拎著東西,他覺得自己保持沉默,應該是最好的。
一個走在前面,一個走在后面,兩個人一言不發,默默地向著前面走去。
穿過了一個村莊,又穿過了一個村莊,從腳下穿來一陣陣生疼,李小文心里有些難受。
“要是現在有微信運動就好了,就這回來一趟,我鐵定是榜上第一名。”
哈哈……
終于,在通過了三個村莊之后,韋芳敏終于停了下來,“我們到家了。”
李小文向前看,那是一片樹林,一大片樹林,在樹林下面,零星地可以看到幾座拱形房屋,似乎比玉米秸稈還要低。
“好了,走吧!等下回到家,讓你爺給你煎餅子吃,你不是最喜歡吃你爺煎的餅子嗎?”韋芳敏擦了擦頭上的汗,微笑著對李小文說道。
“嗯,我們走吧!”李小文默默跟在后面。
到家已經是十點多了,門上上了鎖,韋芳敏拿鑰匙才把門給打開。
“看來你爺跟你奶去地里干活去了。”韋芳敏看了看南屋,鐮刀少了兩把。
“我們也去吧!”韋芳敏猶豫了半響,從屋里拿了一把鐮刀。
“你拿著水瓶,蓋子蓋上,等會兒喝茶,就用蓋子喝。”
家里的地不多,西南地有兩畝,塌橋有三畝,門前有五畝。其中西南地和塌橋都是玉米,門前的種了芝麻,九月份就收割完了。
得了五百多斤芝麻,一斤四塊,就是兩千塊。剩下的又打了兩大桶芝麻油,隔著幾里地,都能聽到香味。
一般割莊稼都是從遠到近,所以韋芳敏帶著李小文就直接奔向西南地。
李任氏遠遠就看到自己的寶貝孫子拎著水瓶往這邊走,本來燥熱的心情,頓時變得好起來了。
“哎呦,我的乖孫子!你放假啦?”李任氏從李小文手里接過水瓶,把頭上的斗笠放在李小文頭上。
李小文一聲不吭,只點點頭。
“好,他爺,別干了,過來喝口水,咱孫子回來啦!”李任氏接過韋芳敏地過來的水,招呼著遠處的老頭。
李玉勤扭頭一看,也興興地走了過來。
“這地里這么熱,叫小文來干啥?馬上再曬黑嘍!”
韋芳敏笑笑,趁著兩個老人喝水,拿起鐮刀,彎著腰齊刷刷地割起玉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