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她以愛意照顧而茁壯成長的樹,開出絢爛的花朵、結出豐美的果子,盡心盡意地報答她。
婆母在寬敞的后院里,種了九棵木瓜樹,圖個“天地萬物長長久久”的吉祥意味。
這九棵木瓜樹,“祖先”不同、“血統”不同,結出的果實,不論形狀或味道,都大相徑庭。
那天,閑來無事,隨著婆母到院子里,聽她說說栽種木瓜的故事。
指著一棵樹干瘦瘦高高而神態倨傲的,她表示,這是木瓜樹里的精品,每次結出的果實,不多不少,只有四個。最奇妙的是,每個果實,僅僅大若巴掌,甜入心坎且不說,那股芳馥的香氣,讓你吃它一次,記它一世。
另一棵木瓜樹,長相十分奇特,它匍匐在地,蹲下,撥開葉子一看,哇哇哇,累累的果實,沉甸甸地掛滿于樹心處。婆母指出:這是結實最多的一棵,可是,前幾個月,一場狂風暴雨過后,樹倒、枝斷,幸運的是,根部完好無損,在主干斷裂處,又長新芽,繼而開花,再而結果。一方面顯示了它與惡劣環境抗衡到底的頑強性子,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它“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專業精神。
還有一棵,長得端端正正、扎扎實實的。婆母微笑著說:“這是最乖的一棵,按時開花,按時結果;果實不十分甜,可是,酸得很開胃。”
靠近籬笆的那一棵,最愛招惹蟲蟻鳥類。它生長力旺盛,果實好似才冒出來不久,便轉成了燦爛的金黃色,還來不及摘它,鳥兒便把它啄得一塌糊涂。它“肝腦涂地”的結果,又引來了一群令人生氣的螞蟻。對著這棵發育良好的木瓜樹,婆母有著一種“我家有女初長成”的甜蜜憂慮。
婆母種木瓜樹,自有秘訣。她把木瓜籽埋在盛著黑泥的小盆內,放置在陰涼的地方。等木瓜籽破土而出,長出大約半尺來高的翠綠細莖時,便在夜晚時分把它移植到泥地里。木瓜樹在溫柔的月光下,經過一整夜微風的輕拂與露水的滋潤,早已有了適應環境的能力了。次日,旭日初升時,木瓜樹已經可以很好地保護自我了。如果在白天陽光暴烈時移植,脆弱的嫩葉,被陽光猛然一烤,可能便會懨懨地枯萎了。此外,婆母認為木瓜樹性子清淡,不愛過多和過濃的肥料,每隔一兩天,澆澆洗米水,是上上之策。倘若強行施肥,只會帶來“揠苗助長”的反效果。
婆母年輕時,為撫育孩子而忙;年紀大了以后,又為照顧孫子忙碌。現在,年過八旬,孩子漸老、孫子成人,她肩上的擔子,已全卸下了。為了打發閑暇,她種果樹,栽鮮花。不論她做什么,都是全力以赴的。對人、對事、對物,她都貫注了十二分的愛心;所以,被她以愛心撫育長大的兒孫,個個努力讀書、人人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孝敬她;被她以愛意照顧而茁壯成長的樹,開出絢爛的花朵,結出豐美的果子,盡心盡意地報答她。
小啟示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瓜和豆,是否肥碩甜美,取決于耕種者是否盡心盡力地照顧它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