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我在為自己讀書作者名: 王磊榮本章字數: 1185字更新時間: 2020-07-17 13:54:59
愛學習,才會樂于學習
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總是對學習懷有排斥和抵觸心理,為此他根本不可能做到愛學習、樂于學習,而是常常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迷惘和無奈,也常常會在面對艱巨的學習任務時忍不住想要放棄。由此一來,他就會進入學習的惡性循環之中,導致學習的情況越來越糟糕。與此相反,若孩子們愛學習,就會對學習懷有積極的興趣,為此,他們會在學習上有所收獲,有所成長,進入學習的良性循環之中,對學習越來越積極主動。不得不說,這樣的良好狀態,會讓孩子們的學習進入積極的正向循環之中,也能夠鼓勵孩子們再接再厲,繼續把學習學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培養孩子們對于學習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利于孩子們積極學習、努力進取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指引和推動之下,我們才會更加有的放矢地面對學習,才能查漏補缺,讓自己在學習方面有更加長足的進步。常常有孩子會說:“我對什么事情都有興趣,只要不讓我學習就行。”不得不說,正是這樣先入為主的態度,讓孩子們在學習方面陷入被動。要想激發對于學習的興趣,孩子們就要端正學習態度,只有端正內心對于學習的看法,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真心接納學習,才能不斷提升和超越自己,獲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和閱讀的興趣一樣,學習的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沒有人天生就對學習感興趣,孩子們更是如此,而且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貪玩。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培養對于學習的興趣呢?首先,要讓孩子學以致用。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要想從理性角度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基本沒有可能。為此,要引導孩子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使其對于生活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并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孩子們往往很想展示自己的實力,學習恰恰滿足了他們的這種欲望,也讓他們更加獨立。其次,要讓孩子參與學習的競爭。人都有爭強好勝的本能,都想在與他人的競爭之中占據優勢,為此讓孩子參與良性的競爭,對于促進孩子成長、激勵孩子進取,有很好的作用。
愛學習,樂于學習,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做到的事情。對于孩子們而言,一味地膽怯退縮,并不能讓他們有更好的成長,只有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大自己,激勵自己勇敢無畏,努力向前,才能讓自己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并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強者,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當然,學習絕不是枯燥乏味的,一定要避免在學習之前就認定“這門課程沒意思”。在深入學習一門學科之前,我們既可以更多地了解學科的背景,也可以了解這門學科里有哪些出類拔萃的人物,這些人物為了推動學科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由此一來,原本很生硬的學科知識就會變得有血有肉,就會變得柔軟生動。在此過程中我們要激勵自己不斷地深入學習,刻苦鉆研,甚至可以主動再次驗證那些偉大專家學者的發現,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習變得充滿趣味性,也會讓學習從勞神費力的定位中擺脫出來,變得生動有趣,使人興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