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宮殿:130小時成就超級記憶力
- 石偉華
- 4808字
- 2021-06-18 18:39:51
訓練才是王道
我在實地培訓的過程中經常和學員講:記憶法不是學出來的,是練出來的。訓練才是學好超強記憶法的王道。
前面提到的只是讀懂,知道超強記憶術是什么?有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也就是說,如果你認真地讀完并讀懂了超強記憶術的理論和方法部分,這時候你已經完成了學習的第一步。
如果到此為止,那不久之后,你腦海中留不下多少東西,除了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碎片。這時候的你,只是多了些吹牛的資本,實際上什么也做不了。
你要是覺得不服氣,就去記1000位圓周率試試,背誦一下《道德經》的全文試試,或者一天記上500英文單詞試試。我相信沒有誰能做到。如果你真的靠看一遍書就能做到了,我只能說你在看書之前就有這個能力,和你讀的這本書無關。
所以,訓練才是王道。知識可以是學出來的,能力絕對是練出來的。
訓練也分為幾個階段。
基礎訓練階段。就是把書中的一些例子親自訓練一遍,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如果連這些訓練也做不到,后面的事就不要操心了,安心去訓練這些例子再想別的事。
擴展訓練階段。如果你已經把那些基礎的訓練做完,那就可以開始擴展階段的訓練了。其實你現在手上的這本書,就是一本專用于擴展訓練的訓練手冊。這個階段會增大訓練的強度,最好是每天能有1~2小時來訓練,才能保證好的效果。也就是我們每個人至少要經過100小時左右的訓練時間,才能掌握超強記憶術中的各項記憶方法和技巧,達到初步應用的程度。
實際應用階段。這個階段已經沒有人能幫你了,全靠你自己。這個階段是拿已經學會的記憶方法去實戰,去記你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需要記憶的內容。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如果你不敢用,不去用,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一年、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還有可能會半途而廢。只有你堅持不斷地拿學會的方法去用、去用、去用,才能把這個能力逐漸變成一種習慣并內化為自己的一種本能。
到那時,你就可以驕傲地說:“我終于學會超強記憶法了。”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那就從最基礎的開始訓練吧。
一、串聯訓練
主要用來訓練大腦圖像構建能力的基本功。從兩兩串聯到一次串聯5個再到一次串聯50個。逐步增加,最后可以嘗試一次串聯500個(即串聯1000位圓周率)。
圖像串聯是圖像記憶的最基本功,如果這一關過不了,就別扯其他的了,根本沒有可能掌握。我們要求是至少能一次性串聯50個元素,對于整體的時間要求不是很苛刻,但是要求必須做到一次性串聯完成,不能回看,而且保證一個不錯。
如果做不到,就增加這個練習的訓練時間,一天做不到,就訓練10天,10天做不到就訓練20天。如果剛開始做不到50個,就先訓練20個、30個,逐步增加元素的數量,直到能夠一次性記憶50個元素為止。
還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我們在完成記憶之后,如果在回憶時能夠順利地回憶出所記憶的內容(不管是30個還是50個),就不用再去回憶了,目的是讓大腦盡快忘掉我們構建的圖像。因為第二天我們訓練所用的一些信息元素和前一天的會有大量的雷同和重復,如果記憶太深刻了,會影響第二天的訓練效果。
至于忘掉,其實也需要技巧,不是你說忘就能忘的。如果你不信可以去嘗試一下:在睡覺前把當天記憶的內容回憶一遍,第二天早上起來再回憶一遍。我保證你腦海中記憶的內容會嚴重干擾接下來的訓練。
你可能有個疑問,那我以后記憶的知識點也會這樣嗎?
不會。因為知識點沒有重復的。我們的訓練材料中很多詞語是相似或者相同的才會產生這種干擾。另一個原因就是這些訓練只是為了鍛煉我們的能力,長期記住這些詞語沒有意義,還是早早忘了更好,以免占用過多的大腦空間。
二、抽象詞語訓練
這項訓練是為后期記憶各類材料打基礎。特別是記憶政治、歷史材料和古文中一些生澀的語句時,必須用到抽象詞語轉圖。
在進行抽象詞語轉圖的時候,有兩點要求:一是轉換要盡可能快,二是轉換出來要令人印象深刻。在回憶的時候,要能根據圖像推導出它所代表的詞語,因為很容易和圖像本身發生混淆。比如“公正”,我們用一個法官宣判時敲的那個小錘來代替。這種用法沒有問題,但是在回憶的時候,必須能夠清晰地知道,這個小錘代表的是公正,而不是法官,不是審判,更不是小錘本身。
在抽象詞和具體詞混合記憶訓練的時候,更要注意上面的區別。
三、地址樁訓練
地點樁的訓練主要是規劃和熟悉兩個內容。
規劃就是分別從實景和虛擬場景中找到成組的地點樁。我們在找地點樁的時候,盡可能按一組10個點來規劃。實景樁(像自己家、親戚家、教室、辦公室等非常熟悉的場景)可以一組30個或者50個,然后再從中進一步劃分為幾個區域,方便形成一組10個的小組。虛擬地點樁也是一樣,一張圖上找10個點是最好的規劃方案。
在規劃的時候,空間、大小、距離要盡量保持一致的節奏感。什么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實景中找樁子的時候,要做到地點樁的大小盡量相等、地點樁之間的距離盡量相等、地點樁的空間高度盡量相等。比如如果地點樁用了沙發、椅子、茶幾這幾樣東西,那么就盡量不要再去選擇天花板上的吊燈等空間位置特別高的物品。如果選擇的都是大家具,就不要選擇像電器開關、桌子上的一個筆筒等小物品。
在熟悉地點樁的時候要把注意力放在它的圖像上而不是名稱上。比如我選中了家里床頭上方的一個裝飾方框(就是裝修時直接固定在墻面上的方格)作為地點樁,那么在熟悉這個地點樁的時候,一定要在腦海中多去刻畫這個地點圖像,而不是不斷地重復“裝飾方格、裝飾方格、裝飾方格”。對于其他有具體名稱的地點樁也是一樣,它就是那種形狀、那種樣子的一個點,而至于它應該叫“柜子”,還是叫“櫥子”,或者叫“箱子”都不要去管它。只要有它的顏色、形狀、大小在腦海中就可以,哪怕它叫“那個”“這個”都可以。
四、跳樁訓練
先進行多樁同時出現的記憶訓練。前面說的熟悉是一個地點一個地點地按順序去熟悉,現在需要兩個點兩個點地去熟悉。就是在按順序過地點樁的時候,一次同時出現兩個相鄰地點樁的圖像。這種感覺就如同我們站在實景中,遠遠地能同時看到這兩個相鄰的地點樁的圖像。
再進一步就是同時訓練三個點、五個點,直到一個房間里的十個點可以同時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當做到這一步的時候,就可以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去回憶和熟悉大量的地點樁了。
跳樁訓練就是不按順序去回憶,而是跳躍性地去回憶地點樁。必須按隔一個跳一個的方式,或者隨機跳躍的方式。比如此房間的第六個點是什么?彼房間的第三個點是什么?
(這幾項訓練都是為比賽做準備的。在快速撲克和快速數字的記憶項目上,必須對地點樁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地步。更加詳細的比賽步驟建議大家去讀一下《從記憶高手到記憶大師》。)
如果我們準備地點樁僅僅是用于幫助記憶學習上的知識點,只需要做到按順序熟記每個地點樁就可以。多樁同時出現和跳樁訓練可以只體驗一下,不做具體的要求。
五、數字編碼訓練
第一步就是設定自己的編碼。在設定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自己熟悉的圖像,不要直接生搬硬套別人制定好的編碼。國內有很多現成的編碼,都是這個大師那個大師用的,但這些編碼不一定適合你用。
比如“23”這個編碼好多人用“和尚”。其實這個編碼是廣東人完全按照粵語的發音來設計的,根本不適合北方人。再比如“09”的編碼好多人用“菱角”。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很多人根本沒有見過菱角是什么樣的。一個你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你覺得你對它的印象能深刻到什么程度呢?
數字編碼確定以后,就要不斷熟悉每一個數字對應的圖像。注意了,我們要熟悉的是對應的“圖像”,而不是名稱。這和熟悉地點樁是一個道理。
比如“25”對應的圖像是“二胡”。剛開始訓練的時候,因為不熟悉,所以我們在看到“25”的時候要在腦海中重復“25、25、25”就是“二胡、二胡、二胡”。隨著訓練的不斷深入,再看到“25”這個數字的時候,腦海中不要再去重復“二胡”兩個字,而變成“25就是那個、37就是那個、46就是那個”。哪個?就是那個。
再下一步就是枯燥的讀碼訓練。讀碼就是不需要記憶數字,而是看到數字然后盡可能快地在腦海中反應出對應的圖像。也就是說每看到一個兩位數,都會在腦海中出現我們設定好的“那個”。
那練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熟悉呢?這個要看你對自己的要求,如果僅僅是想用數字編碼幫助記憶一些材料,能做到一秒一個就足夠了。
如果想去參加記憶大賽的話,那就必須練到秒級了。什么是秒級?就是每秒能讀多少組數字。快的選手100位數字幾秒就能過完,這都是最基本的訓練要求。
因為有一個“定律”,就是記憶數字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讀碼時間的三倍。大師們能在20秒內記憶一副撲克牌(相當于104位數字,52個編碼),也就是他們讀完100位數字大約需要6秒的時間。
六、數字記憶訓練
訓練數字記憶的時候一般要訓練兩種能力。一種是短跑,一種是長跑。
短跑就是到底能記得多快。
這個訓練一般就拿20位數字來訓練。因為記憶20位數字能夠達到的速度和記憶100位數字能夠達到的速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可以不斷地提速,所以同樣的時間內訓練的次數可以增加很多倍。
長跑就是看一次性記憶的長度到底有多長。
這個訓練要循序漸進,從開始一次性記憶100位,到200位,再慢慢增加到500位、1000位甚至更多。很多的大師可以做到一次性記憶接近3000位數字。這考驗的是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對足夠多的地點樁進行管理的能力。
(如果沒有參加記憶比賽的打算,此項訓練可以忽略。)
七、編碼應用訓練
編碼應用主要指的是如何利用編碼來記憶歷史、地理、理化等知識。包括如何利用數字編碼來記憶《三十六計》等與數字有關的經典。用100個數字編碼記憶100首古詩、記憶100個英文單詞,等等。這些都屬于編碼應用的范疇。
即使你沒有參加比賽的打算,也建議你好好地練習一下數字編碼的應用。對歷史事件中時間的記憶做到一口氣記憶50個而不產生混亂;對古詩的記憶做到一口氣記10首古詩,能夠輕松準確地背誦全文。
八、古詩文訓練
這主要還是訓練如何用地點樁來記憶古詩文。建議你先找一些短詩來記憶,然后一定要再找一些長篇的古詩文來記憶,比如《琵琶行》《長恨歌》等。
長篇的古文一定要練習,就是指那些既不押韻又不對仗的古漢語、國學經典,比如《道德經》《易經》《孫子兵法》等。
不管你喜歡哪種類型的古文,都一定要堅持背誦幾篇長篇的文章,來鍛煉和測試自己的記憶能力。
九、英語單詞訓練
英語單詞的記憶方法雖然有很多,但是不建議你在記憶的時候自己去設計單詞的拆分。因為這是一件非常耗費時間的事。我的建議是直接拿別人設計好的單詞書來記憶。我曾經自己對高中一年級的488個單詞進行拆分并設計出記憶策略。我拆分這488個單詞大約用了30個小時,現在想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當我拿著這份拆分好的記憶策略給一個初中剛剛畢業的學生去做測試的時候,他用了不到5個小時就全部記住了。
所以,如果能找到別人已經整理好的這方面資料,一定要好好利用。因為這可以幫我們節約出幾十個小時的時間。
當然,在使用別人的記憶策略的時候,有些完全不符合自己思維習慣的設計我們可以更改。一般情況下,80%的單詞是可以直接拿來就用的。
還有一點,就是一定要制作一張表格,一是為了把自己新記的單詞整理出來,方便復習。二是方便記錄自己的記憶時間,并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去做檢查和復習。
好了,該說的事都叨叨完了,剩下的就是很枯燥卻很有挑戰性的訓練了。
加油啊!
訓練說明
學習理論、練習基礎、實踐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