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記憶術的應用

古文的記憶,這里說的古文包括古詩、詞和文章。

它們的區別是:

古詩合轍押韻,句子整齊有規律。

詞雖然不一定做到押韻,但大部分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有非常明顯的節奏感。

最難的就是古漢語的文章了,很多文章不用說背下來,就是讀起來都生澀拗口。

沒關系,既然我已經吹了大牛,說這是超級記憶法,我們就有辦法輕松加愉快地搞定這些生澀難懂的文字。

我們從最簡單的古詩開始練習,來看看如何記憶古文。

我們來看李白的這首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選擇這首詩是希望你讀到這里的時候,對你來說這還是一首陌生的詩。如果這首詩你已經熟記在心了,那我只能伸出雙手加雙腳的拇指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不過這些都不影響你理解我要講述的這種方法,只是你對記憶效果的體驗度可能會稍差一些。沒關系,看完了方法,你可以接著重新找一首自己沒有看過的詩,來試驗一下,一切就OK了。

現在記好記憶古詩的方法。

第一步:把古詩原文認真讀三遍,確保每個字的讀音都準確無誤。

第二步:根據注釋或者網絡(請教別人也可)理解詩的意思和意境。

第三步:找一幅能代表這首詩的圖畫或者照片。

第四步:從照片上找出四個有標志的點(樁),并按順序記住這些點。

第五步:找出每句詩的關鍵字,然后按句轉成一組圖片或者一個場景。

第六步:把轉好的圖像按順序掛接到剛才的樁上。

第七步:回憶圖像,反推原文。

說明一下:我們這里所說的找到四個點作為樁子,是因為這首詩只有四句。如果有的詩是八句就需要找到八個點。如果有的詩雖然是八句或者更多句,但是句子都很短,而且前后兩句之間關系密切、讀起來順口的話,就可以把兩句放到一個樁上。在這個技術環節的處理上不要太死板就好。

好了,第一步,請把原文先讀一遍,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字。

什么?沒有啊!沒有也不行,沒有也要再讀三遍。

我說了,讓你現在再把這首詩認真讀三遍!

讓你去讀三遍。

我就知道很多人不聽話,總想偷懶。

好吧,我只有出絕招了。

第一遍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第二遍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第三遍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你是不是想直接跳過這三遍啊?!

你信不信我再復制上三遍?!

不要說我浪費紙張啊!

如果這樣能讓你認真讀上三遍,這點浪費也值得了。

我怕是都把我逼成這樣了還是有人會糊弄我,匆匆跳過這三遍的。

其實你糊弄的不是我,是你自己啊!

下面這第二步可以快速地過一遍了,如果你古文基礎足夠好或者理解能力強大的話,這一遍可以跳過去。

理解原文的意思: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到第三步了,那我們就先找一張能和這首詩的意境多少能沾上點邊的圖吧。

不要去糾結這張圖和這首詩有什么關系,我們只是借用一下這張圖,來幫助我們記憶詩的原文。等我們把原文記熟的時候,這張圖會原封不動地還回去。

這就像是化學試驗中的催化劑。整個化學反應過程中,催化劑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變,但是沒有它不行。

不啰唆了,到第四步了。開始從圖上找出四個可用的點吧。

找四個點還是非常輕松的吧,不要告訴我你連四個點也找不出來。

四個點分別是:

船——蘆葦——遠處的山——月亮

如果你覺得第二點不是蘆葦也無所謂,知道這么個形狀就行。你就是管它叫西紅柿也不影響后面的記憶效果,重點是留在腦海中的形象。

現在只有四個點,你覺得還有必要閉上眼睛按順序回憶一遍嗎?

好吧,既然你這么不自信,那就給你五秒鐘趕緊回憶一遍。

按照剛才說的七步法,接下來就到了第五步,每句詩找幾個關鍵字出來轉換成圖像。

楊花落盡子規啼:楊花(諧音成“揚花”)

就想象成李白用手揚花好了,有點像天女散花。(把李白大哥折騰成這么娘的形象,實在對不住大詩人。但是為了能記住這句詩,就讓大詩人委屈一下吧。)結合整句我們想象出這樣一幅畫面:李白站著用手揚撒花瓣(楊花),花瓣全部落下沒有了(落盡,這里強調一個落字,所以在構建這個圖像的時候,腦海中要重點想象一下花瓣下落的樣子),李白旁邊在觀賞的一個孩子(子)非常不高興地鬼哭狼嚎(鬼啼諧音為規啼)。

后面的我就不這么費勁地解釋了,我相信以你們的智商都能懂。

聞道龍標過五溪:龍標

想象一種龍形的飛鏢。再配合整句的意思,可以想象這樣的一幅畫面:我聞到一股飛鏢的氣味,然后就看到一支漂亮的龍標從我鼻子下面“嗖”的一聲飛過,一直飛到五條溪水之外的地方。

我寄愁心與明月:寄

為什么這個只用一個字就能代表啊?我們來看看我構思出來的畫面你就明白了。你想象一下:李白拿著一個大大的信封,正在把一顆很丑的心和很明亮的月亮塞進信封,準備寄給誰。那到底是要寄給誰呢?他愛寄給誰就寄給誰,這個跟我們就沒什么關系了,我們只需要記住李白要把“愁心”和“明月”這兩樣東西寄走就OK了。

隨君直到夜郎西:隨君(諧音成“隨軍”)

隨軍,就想象一個隨軍的軍嫂(軍嫂什么形象?沒有什么標準,你認為軍嫂是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實在不行你就把一個穿軍裝的軍大哥也安排進你的畫面中,讓他們成為兩口子,就不用擔心軍嫂到底應該是什么形象了)用手指了一下不遠處,不遠處是他們的小寶寶在睡覺尿了炕。

好了,到此為止,四句詩全部轉圖完畢。

旁白:這都是一堆什么亂七八糟的?好好的一首詩讓你折騰成這個樣子。原來的意境一點也沒有了,這還是李白的詩嗎?

我就知道你會為這事跟我急。

先不要著急,我一會兒再為你解開這個疑問。

我們先把前面的七個流程走完。

第六步,把上面轉化出來的圖像和第四步找到的一定順序的四個點的圖像掛接到一起吧。

1.船——李白站在船頭,向湖中揚起花瓣并落下,水里有個孩子看到后在鬼哭狼嚎。

2.蘆葦——蘆葦上有個大大的鼻子,一支龍標從鼻子底下掠過,一直飛過五條溪水。

3.遠處的山——山上壓了一個大大的信封,一個很丑的心和明月正在使勁往里塞。

4.月亮——月亮上的軍嫂正用手指著一個尿了炕的孩子。

好了,我們來一起回憶一下這四個場景吧。

船:揚花、孩子哭

蘆葦:鼻子、龍標、五溪

遠處的山:信封、心、明月

月亮:軍嫂、尿床的孩子

閉上眼,在腦子里再快速地過一遍這四組圖像。

如果能夠準確而且清晰地回憶出這四組圖像的話,那就試著根據這些圖像把原文回憶出來吧。

船:揚花、孩子哭——楊花、落盡、子、規啼

蘆葦:鼻子、龍標、五溪——聞到、龍標、過五溪

遠處的山:信封、心、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

月亮:軍嫂、尿床的孩子——隨君、直到、夜郎西

好了,剛才就是第七步,我們已經全部完工了。

這七個步驟我就不和你一起回憶了。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沒有記住這七個步驟是什么,沒有關系,你隨時可以翻回本節開頭幾頁去復習一下這個過程。

我現在是想問問你,你現在能夠清晰地或者說是勉強地回憶起原文的內容了嗎?

如果回憶不出來也沒有關系,我還有最關鍵的一個絕招沒有告訴你呢。

旁白:什么人哪這是?!故意把絕招留著是吧?故意整人是吧?故意耍我是吧?

我絕對沒有這意思!我對燈發誓!

我之所以到現在才把絕招亮出來,是因為如果你沒有把前面的內容學會的話,你就是根本不知道這個絕招是什么意思。我敢保證,如果沒有前面的基礎,你不僅學不會這個絕招,你會壓根兒都不知道我在說什么。

好吧,開始亮絕招!

還記得之前我說的話嗎?越是絕招就越簡單得讓你覺得不可思議。今天的這個絕招也是如此。

這是一個能讓你把記憶的內容快速地熟悉和強化的絕招。

有些人管這一步叫“速聽”。

速聽是什么?就是快速地聽!(解釋得好有學問啊!我頂禮膜拜了都!)所謂速聽,就是借助軟件和播放設備比如電腦、手機、平板等的功能,對錄好的或者下載來的聲音進行快速地播放。

就拿這首詩來說吧。

如果我們能夠從網上找到這首詩的錄音版,或者說找不到別人錄好的,我們自己充當一回播音員自己朗誦同時錄下來,然后用軟件進行加速播放。

就這樣了,再聽不懂沒辦法了,現在好多的軟件都支持加速播放,自己去試吧。我只負責給你傳授一些記憶法方面的知識,對于這些電腦應用方面的知識,要么去網絡上查詢資料自己學習,要么去另請名師教你這個高徒吧!

其實吧,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就是自己去速讀。這里說的速讀和現在流行的“快速閱讀”那個速讀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我這里所說的速讀,其實就是讓你用自己的嘴去快速地朗讀。雖然我們不可能像電腦軟件那樣能夠以3倍甚至4倍的速度來讀,但是只要你足夠快也能滿足快速記憶的目的。

在讀的時候,不需要讀得多清楚,甚至都不需要讀清楚每個字的發音。讀的時候,只需要“哼哼”或者“嗯嗯”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喉嚨、鼻腔或者聲速部位有相應的振動就夠了,就像我們閉著嘴巴只用鼻子說話一樣。

你要問我為什么這么不認真地讀也算是讀?算了,我還是不解釋了,因為一是這涉及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的分工問題,解釋起來相當的枯燥;二是我怕我一解釋,你又嫌棄我叨叨個沒完沒了。

你要是不甘心的話,就看一下上面的這張圖片(該圖片來源于網絡搜索),然后再去查閱一下關于大腦皮層各個區域分工方面的資料。

我覺得吧,知道這些就行了。我們是來學習記憶法的,不是來當腦科學專家的。

所以,就這樣吧,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上。

我們接著說絕招的事。

速聽也好,速讀也好,總之我們需要反復、快速地去聽讀原文。

旁白:就這個破方法你好意思說是絕招嗎?全國人民都知道,我沒學記憶法的時候就知道。

你說得太對了!確實是這樣,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學記憶法呢?

關鍵的區別在于:

學記憶法之前,你是靠反復地聽讀才能記住原文的內容。

用記憶法之后,你是先記住了原文的內容,然后再去反復地聽讀。

也就是說,在你沒有學記憶法之前,你反復地聽讀,是為了記住。但是結果是即使你反復地聽讀了,你也不一定能夠記住,而且很容易忘。可能一轉眼的工夫,就什么也記不起來了。

但是你學習了圖像記憶法之后,不管你是不是能非常流利地讀出原文,只要你頭腦中的圖像還在,你總能一點點地反推出原文的內容。

旁白:這就不會忘嗎?

也會忘,但是圖像記憶的遺忘要比聲音記憶慢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只要你過段時間稍加復習,就會維持很長的時間。

還有一點區別,也是這個絕招最核心的秘密。

學記憶法之前,在反復聽讀的時候是很容易走神的,因為如果你聽讀時不產生圖像,大腦的圖像區域就不工作。所以,雖然你的嘴在嘟嘟,耳朵似乎也能聽到,但是你的注意力極有可能被眼前無意飛過的一只蒼蠅蚊子給勾引跑了。

用上圖像記憶法之后,再去反復聽讀的時候,需要你的大腦同時去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的嘴巴讀到哪里或者說你的耳朵聽到哪里,你腦海中的圖像就要跟到哪里。

比如,你讀“楊花落盡子規啼”的時候,腦海中同時要浮現出李白站在船頭向水中揚花落下導致孩子鬼哭狼嚎的畫面。雖然只不過是腦海中一閃而過的一個模糊不清的畫面,但沒關系,因為清晰的畫面我們剛才已經認真地構建過了,現在只需要快速地閃過畫面就好。每次讀到這里,大腦中都要對這個場景閃現一次。

后面也是一樣,你聽讀到哪里,就閃現到哪里。

如此反復。

這才是這個絕招的關鍵!切記!切記!

好了,絕招說完了,我們該來解開剛才的那個疑問了吧。我們把圖像設計得這么亂七八糟,這和詩原來的意境還有一毛錢的關系嗎?

我們先來看看記憶法的黃金法則,就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胶州市| 中卫市| 高雄县| 剑阁县| 蒙城县| 丰原市| 汤阴县| 原平市| 曲靖市| 临泉县| 白银市| 吴桥县| 安阳市| 达州市| 福清市| 台北县| 漳浦县| 玉门市| 安图县| 登封市| 页游| 龙海市| 南部县| 巩留县| 牙克石市| 彭山县| 新乐市| 云霄县| 东光县| 潞城市| 任丘市| 舟曲县| 衡阳县| 洪湖市| 潢川县| 宜都市| 图们市| 启东市| 沧州市|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