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生病了父母怎么辦
- 劉慧蘭
- 5960字
- 2020-07-31 16:39:50
肺炎致發燒
就醫前的準備功課
醫院選擇等級
只累及呼吸系統的小兒輕癥肺炎:可選擇二級醫院
咳嗽劇烈,高燒不退或累及循環、消化、神經系統的小兒肺炎:建
議選擇三級醫院
掛號科室
綜合性醫院:掛兒科
兒童專科醫院:掛呼吸內科
檢查項目
1.血常規檢查(血細胞分析白細胞)
抽血檢查主要查看白細胞(WBC)計數和分類。細性菌肺炎,白細胞計數會增高,中性粒細胞也會增多,如果病情嚴重,白細胞計數會降低或出現中毒顆粒;病毒性肺炎,白細胞計數大都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會增高或出現異型淋巴細胞;支原體肺炎,白細胞計數大都正常。
2.C反應蛋白試驗(CRP)
小兒肺炎病情發展很快,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是關鍵。在炎癥和組織損傷8~12小時內,C反應蛋白濃度會明顯上升,這通常可以作為疾病急性期的一個重要評估標準。如果CRP高于正常值,考慮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如果CRP值正常,則考慮病毒性肺炎。
為了大家更直觀地從化驗單看出異常結果,我們用郭醫生收集的2017年度以來,他院兒科就診的56例肺炎患兒的白細胞計數和C反應蛋白的數值來進行對比查看。這些患兒的年齡在1~11歲,所有病例都根據患兒病史、體征、實驗室檢查和胸部X線檢查確診,同時選擇同期門診體檢兒童21例作為健康對照組,年齡是7~11歲的1~4年級學生。

注 本組數據均是患兒和體檢患兒采集空腹靜脈血進行的測定,WBC>10×10 9為陽性,CRP>8mg/L為陽性
家長看過來:白細胞計數和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是臨床感染早期判斷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首選指標,可以幫助臨床醫師盡快做出診斷和治療,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應用,所以,小兒咳嗽嚴重時,醫生建議做的檢查一定要做。
3.肺炎支原體和衣原體檢測
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是引起呼吸系統感染的病原體,是引起小兒呼吸道感染和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和年齡有較明顯的關系,尤其是3歲以上的幼兒和學前期兒童,如果懷疑是肺炎,兒科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做這兩個檢測。
4.胸部正位片(X線檢查)
如果醫生懷疑小兒患有肺炎,往往要對患兒進行胸部X線檢查。X線檢查可以直接反映患兒肺部的病變情況,小兒肺炎的氣管和肺會有片點狀(即炎癥),這一般是診斷小兒肺炎的重要依據之一,并且可以通過胸部X線的表現,觀察肺炎的進展情況。
5.心肌酶測定
小兒肺炎屬于嬰幼兒常見的呼吸系統急癥,嚴重時會并發心力衰竭。臨床數據表明,小兒急性肺炎期,心肌酶明顯增高,提示肺炎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損傷,重癥肺炎更為顯著。對肺炎患兒進行心肌酶測定,有利于早期發現心肌損害的情況和程度。
關于檢查的問答
問 寶寶抽血檢查需要空腹嗎?空腹幾小時?
答 C反應蛋白、心肌酶測定是必須空腹抽晨起血的,為了化驗的準確性,建議小兒肺炎需要實驗室化驗的項目,都抽晨起空腹血。如果是大寶寶,最好禁食禁水8~12小時;如果是嬰幼兒,空腹4小時。
問 抽血還有其他注意事項嗎?
答 抽血的前一天,患兒不要吃太多油膩、高蛋白的食物,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嬰兒,乳母前一天的飲食也要清淡。還有就是抽血后,需要在針孔處幫患兒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切記不要揉,以免造成寶寶的皮下血腫,造成淤青。
問 查肺炎支原體/衣原體定量和定性測量有何區別,哪個好?
答 定性測量只要知道一個數值量的性質即可,定量測量不僅要知道變化趨勢,還要確定出具體的量,進而得出確定的比例關系,所以定量測量比定性測量更精確。但其實在臨床上,兩種方法并無好壞之分,只要滿足臨床診斷和治療的基本需要就可以。如果我們只想看小兒肺炎是否由衣原體感染,采用定性的方法就可以了。而且從經濟角度出發,定量測量的收費比定性要高。
就醫時的細枝末節
如何判斷寶寶得了肺炎
小兒肺炎沒有明顯的季節或年齡特征,可發生于兒童各個年齡階段,一年四季均可發病。那么,如何判斷寶寶患了肺炎呢?把握好以下四點就可以了。
發燒
肺炎患兒大多有發燒癥狀,體溫多在38℃以上,持續2~3天時間,退燒藥只能讓體溫暫時下降,不久后體溫又上升,考慮有小兒肺炎的可能。因為感冒致發燒的體溫多在38℃以下,持續時間短,退燒藥的效果也較明顯。
家長看過來:發燒不是確定寶寶是否患了肺炎的核心標準,臨床有的小兒肺炎可能不發燒,也有發燒僅2天就發展為肺炎,或者發燒1周并不是肺炎引起的,還需要結合其他方面來判斷。
觀察咳嗽和呼吸
感冒和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陣發性,一般不會出現呼吸困難。而肺炎患兒則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咳嗽或喘,安靜狀態時呼吸頻率增快,病情嚴重的患兒常表現為憋氣,雙側鼻翼一張一張的,口唇發紫。凡有這種表現的患兒,一般病情比較緊急,不能拖延,必須立即就醫。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呼吸增快
觀察精神狀態
若寶寶在發熱、咳嗽、喘的同時,精神狀態很好,不耽誤玩和吃,就說明寶寶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反之,寶寶的精神狀態差,不吃東西,或一吃奶就哭鬧不安,口唇青紫、煩躁、哭鬧或昏睡等,特別是寶寶老睡覺,則說明病情較嚴重,患肺炎的可能性比較大。
聽胸部聲音
在寶寶安靜或睡著時,脫去他的上衣,家長將耳朵輕輕地貼在寶寶脊柱兩側的胸壁,仔細傾聽,在寶寶吸氣時,是否能聽到“咕嚕兒”“咕嚕兒”的聲音(醫學術語稱為細小水泡音),如果能聽到,就說明寶寶肺部發炎了。同時,家長還要仔細觀察,當寶寶吸氣時,兩側肋骨邊緣處是否有隨呼吸起伏而出現內陷的情況,如果有,那就說明寶寶的肺炎已經比較嚴重了,需立即送醫。
小兒肺炎的分類

小兒肺炎發燒的特點是什么
有點醫學知識的家長,會從寶寶的癥狀簡單分辨寶寶肺炎的大概分型。
(1)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體溫一般在37.5~38.5℃,無明顯增高。
(2)大葉性肺炎(也稱肺炎雙球菌肺炎):體溫在38~39℃,熱程會受到使用抗生素影響。
(3)支原體肺炎:熱性不定,發燒可持續1~2周。
(4)葡萄球菌肺炎:表現為高燒、寒戰,如果合并其他癥狀則不但持續高燒而且熱程長。
(5)腺病毒肺炎:發燒高達39℃以上,呈稽留熱或弛張熱,輕癥一般7~10天退熱,嚴重者發燒可持續2~3周。
聊聊家長來不及問或醫生來不及說的那些事
小兒肺炎必須住院治療嗎
是否住院治療要根據患兒的年齡和肺炎的嚴重程度而定,如果患兒很小或肺炎很嚴重,就需要住院治療。

小兒肺炎幾天能好
每個寶寶的病情及體質不同,所以很難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界定。一般來講,小兒肺炎住院后,常規的治療方法是靜脈注射抗生素,直至小兒體溫降至正常體溫,局部或全身癥狀改善。故癥狀比較輕或體質比較好的患兒,一般7~10天可辦理出院;如果屬于嚴重肺炎的患兒,則住院時間會延長。無論是哪種程度的肺炎,出院后醫生也會根據患兒的情況給予口服藥物進行鞏固治療,一般3~5天。
小兒發燒越高是否說明肺炎越嚴重
無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高燒,都應該引起家長的特別關注。對于小兒肺炎來講,如果體溫超過39℃,醫生會給予及時處置,防止患兒發生高燒驚厥。此外,醫生還會密切關注高燒的肺炎患兒是否合并胸腔積液和肺囊腫。當然,也有少數肺炎患兒體溫高但病情較輕的,或者部分抵抗力很弱的患兒,病情嚴重但體溫反而低于正常。但是,只要是高燒,就要引起高度重視。
家長看過來:小兒肺炎一定要入院治療,尤其是高燒患兒,住院治療,醫生才能及時調控溫度,并及時發現一些肺炎并發癥,防止病情的急性惡化發展。
引起小兒肺炎的常見細菌和病毒都有哪些
細菌性肺炎以肺炎雙球菌感染為主,其他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嗜肺軍團菌、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等。細菌入侵小兒肺部的方式主要是口咽部細菌吸入或帶菌氣溶膠吸入,尤其是前者,是小兒肺炎最常見的發病機制。
小兒病毒性肺炎多半是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肺部感染,常見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見于3~6個月的嬰兒,在小兒病毒性肺炎中發病率占首位,傳染性強,患兒常有喘憋癥狀;腺病毒肺炎多見于6~24個月零的小兒;流感病毒肺炎多見于重癥流感患兒等。
小兒肺炎是不是必須用抗生素
不一定。是否使用抗生素,要看寶寶的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細菌引起的肺炎,使用抗生素是必須的。如果是病毒性肺炎,目前還沒有特別理想的抗病毒藥物,抗菌藥是無效的。

另外,兒科醫生會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根據不同的病原菌選擇適合患兒的藥物,并根據不同患兒的病情搭配不同的藥物。例如,咳嗽時給予止咳化痰藥物,發燒時給予退燒藥,呼吸困難時及時吸氧等。
小兒肺炎發燒時為何手足發涼
有的家長反映,寶寶患肺炎發高燒時,額頭和身上很燙,但小手和小腳卻是冰涼的,這是為什么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特意咨詢了郭醫生,郭醫生說這種情況在臨床上經常見到,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主要是由于發燒的時候,四肢末梢的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少,導致手足溫度低,出現冰涼的感覺。當患兒用完退燒劑后,身體出汗,溫度降低,逐漸恢復正常,手足也就不涼了。這種現象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尤為多見,且多發生在高燒時,低燒時較少出現。
寶寶肺炎幾個月都沒有好,怎么回事
根據肺炎病程進行分類,可分為急性肺炎(病程<1個月)、遷延性肺炎(病程1~3個月)和慢性肺炎(病程>3個月)。大多數小兒肺炎都屬于急性肺炎,導致遷延性肺炎和慢性肺炎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是急性肺炎治療不徹底、恢復期不當的護理、特殊病原菌感染、患兒患有其他疾病等,都會導致肺炎的病程延長。這也就是建議肺炎患兒入院治療的原因,醫生會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醫治,病情復雜時還會邀請其他科室醫生會診,更全面地治療患兒,幫助患兒早日康復。
寶寶反復肺炎首先要排除先天性的致病因素
通過多年的臨床經歷,郭醫生發現,通常反復患肺炎的寶寶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大多數的肺炎患兒都存在基礎疾病,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呼吸系統先天性異常或畸形,如氣管狹窄、支氣管憩室、氣管支氣管軟化癥等。其次是先天性心臟病、哮喘、免疫缺陷病等。這些先天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寶寶呼吸困難,導致呼吸系統的反復感染。所以,如果寶寶經常患肺炎,就一定要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看看有沒有這些先天性的致病因素。如果有,就趕緊治療,不然對寶寶身體發育的危害會更大。
就醫回家,家庭護理讓寶寶盡快康復
未病先防,兒科醫生告訴你怎樣預防
小兒肺炎,常由受涼、疲勞、上呼吸道感染等誘發,故在預防上,也圍繞這些因素來進行。
及時接種小兒肺炎疫苗
家長一定要按時帶寶寶接種疫苗。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百白破疫苗、麻風腮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都有助于預防肺炎。如果寶寶錯過了該接種的疫苗,一定要咨詢醫生該怎么補種。
保證小兒個人衛生和居室環境的衛生
讓寶寶從小養成愛洗手的好習慣,并保證小兒居室環境的衛生,保障空氣流通。如果家里的爸爸或其他家屬有抽煙習慣,請他到室外抽煙。有研究發現,被動吸二手煙的寶寶,比其他寶寶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
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少帶寶寶到公共場所,尤其是不要讓寶寶和已經患病的小兒進行玩耍、串門等,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家人患了呼吸道疾病,也要注意隔離,盡可能少地接觸年幼的寶寶,必須接觸時要戴上口罩,切忌生病期間親吻寶寶。

家長看過來:家長要盡量避免親吻寶寶的嘴和小手,尤其是家長患上呼吸道感染、有口腔疾病或皮膚皰疹、化濃妝時,而且有些病毒有潛伏期,成人無癥狀時也可能已經攜帶了病毒,所以盡量不要用親吻的方式傳遞給寶寶錯誤的愛,尤其是嬰幼兒或抵抗力差的寶寶。
加強營養
如果發現寶寶有枕禿、睡覺易驚醒、面色蒼白等類似缺鈣、貧血等癥狀,及時補鈣補血,避免寶寶因為營養不良而致病。
關注氣溫變化,多運動
早晚溫差較大的季節,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忽冷忽熱的穿著讓寶寶外感風寒或風熱。陽光充足的白日,讓寶寶多曬太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注意保暖,防止寶寶抵抗力降低

讓寶寶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兒科醫生醫學常識小點播,寶寶生病不用慌
小兒肺炎的對癥食療方
如果患兒發燒,怕冷,咳白稀痰,舌淡不愛喝水,屬于中醫上的風寒閉肺型肺炎,試試杏仁粥。
如果患兒發燒,咳嗽,痰黃稠,舌紅尿黃,總是口渴,屬于風熱閉肺型肺炎,杏梨糖效果好。
小兒肺炎恢復期,穴位貼敷促康復
在小兒肺炎的恢復期,肺部的濕啰音不容易吸收,肺部片影也很難消散,需要繼續調治。而肺炎水泡音密集處通常是以肩胛下角和脊柱兩旁最為多見,此處正是人體氣管、支氣管和肺所在部位。所以,劉主任通常建議患兒家長采用穴位貼敷療法來配合內服藥治療,可使藥物直達病所,促進組織中炎性分泌物的吸收、肺部啰音的消失,比單純地內服用藥療效更好。
下面的幾個方子是劉主任在臨床上常用的,效果很好,所需中藥材在藥店都能買到,我們整理出來,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肺俞穴取穴: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取穴時,先按上面的方法找到大椎穴,然后向下數到第三個隆起的骨性突起,便找到了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兩橫指處,左右各有一穴,便是肺俞穴。

媽媽這樣做,寶寶好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