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生病了父母怎么辦
- 劉慧蘭
- 7339字
- 2020-07-31 16:39:49
感冒致發燒
就醫前的準備功課
醫院選擇等級
輕微感冒流涕,體溫不超過38.5℃:一般不需要就醫
體溫超過38.5℃(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或者高燒不退:選擇離家較近的社區門診、各級綜合性醫院或兒童專科醫院就診
掛號科室
綜合性醫院:掛兒科
兒童專科醫院:掛小兒呼吸科
檢查項目
1.查體
普通的感冒發燒,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兒科醫生一般會進行常規查體,如聽診、看嗓子,就可以下診斷并開具藥物給出治療方案了。
2.血常規檢查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38.5℃,或者持續發燒24小時以上,兒科醫生會建議給寶寶查下血常規。查血常規的意義是看白細胞是否過高,確定病原體是細菌還是病毒,施治藥物及相關治療會加以調整。

關于檢查的問答
問寶寶查血常規需要空腹嗎?空腹幾個小時?可以喝水嗎?還有為什么寶寶每次感冒發燒去醫院,幾乎都要抽血化驗血常規啊?查這個有啥用?
答查血常規無需空腹。很多家長不理解普通的感冒發燒,醫生給寶寶好好看看拿點藥就行了,為什么老讓查血常規,又是抽血,又是化驗,寶寶怕疼更不愿意來醫院了,家長也懷疑醫院是不是就是想讓患者多花錢。其實醫生理解家長們的這些擔憂,但給每名患兒家屬解釋顯然是沒有時間的。在此,郭醫生就給大家講講小兒感冒化驗血常規的“前因后果”。
大眾理解的感冒和臨床醫學上的感冒是不同的
感冒的英文單詞是“cold”,直譯就是冷,意譯是受涼、著寒。這也是我們普通人通常理解的感冒:只要著涼引發的一些類似感冒的癥狀就是感冒。而臨床醫學將感冒作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稱,這其中包括了扁桃體炎、小兒肺炎、急性鼻炎、急性咽炎等疾病,還有流感、百日咳等。每個具體病癥的對癥藥物和治療方案都是不同的,而確定具體屬于哪個病癥,醫生僅借助簡單的查體和經驗是無法確認的,需要借助一定的實驗室檢查或X線檢查進行判斷。
感冒為什么需要檢查血常規
普通感冒一般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兩種,查血常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確診寶寶是患了病毒性還是細菌性感冒,另外就是評估寶寶疾病的風險。
我們第23頁出示的那種化驗單上方,已經給大家講了白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數和淋巴細胞數三個重要數值的核心含義。一般來說,白細胞計數不高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細菌感染。
每次感冒發燒都需要檢查血常規嗎
血常規有它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每次感冒發燒都需要化驗血常規。
(1)小兒只是輕微感冒發燒沒有其他癥狀,能吃能睡精神狀態還好,優先考慮病毒感染所致,無需化驗血常規。當然,如果家長不放心,主動要求查一下也無妨。
(2)小兒感冒發燒24小時內,化驗血常規,意義不大。
(3)如果發燒超過72小時,尤其是超過120小時,強烈建議化驗血常規,而且需要排除其他嚴重疾病的可能。
也就是說,血常規用于幫助區分細菌和病毒感染,要不要進行血常規化驗,需要醫生在認真問診、查體的基礎上,視情況而定,并不是每次感冒、發燒都必須化驗的,特別是在疾病的早期。

準備就醫,什么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寶寶感冒發燒非常常見,輕微的感冒發燒,體溫在37~38.5℃,一般不用就醫或給服退燒藥物,家長可以通過一定的居家護理(詳見下一小節家庭護理篇)就可以緩解。那么,什么程度的感冒發燒需要及時就醫呢?
(1)6個月以內的嬰兒感冒了要及時就醫。因為對于0~6個月的寶寶來說,一般不會感冒,因為他們有來自母親的抵抗力。如果這期間寶寶感冒了,就需要立即帶寶寶去醫院。
(2)6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超過3天持續發燒,反復發燒,或者寶寶的整個身體狀態下降,我們就需要懷疑是不是因為感冒引起了炎癥,這時就要就醫了。大多數病毒感染,可自愈。
(3)寶寶感冒發燒,伴有食欲不振,同時還拒絕水或奶的攝入及其他試圖給寶寶補充體液的措施。
(4)感冒發燒伴有耳痛、耳鳴、雙眼紅腫、眼角有膿性分泌物。
家長看過來:寶寶發燒時會出現寒戰,屬于體溫上升期,溫度沒有達到最高值。當寶寶溫度達到最高時,摸起來渾身發燙,屬于高溫持續期。寶寶出滿身大汗時,屬于體溫下降期。
就醫時的細枝末節
家長要知道醫生最想了解什么
好不容易排隊就診成功,直接面對醫生了,你是不是有點語無倫次、絮絮叨叨,但醫生可能會打斷你的話語開始給寶寶查體、開藥、開檢查?不要一味地去責備醫生。要知道兒科醫生每天面對上百個病號,可沒時間聽家長說些無用的信息,后面還排著很多需要他救治的小寶寶呢。一句話,家長簡單有效的描述,可以讓醫生更好地判斷寶寶的病情,給出最恰當的治療方案。
那么,以發燒為例,醫生最想了解什么呢?
(1)寶寶從什么時間開始發燒?最高體溫是多少?什么時候量的?
(2)是否用藥?用的什么藥?劑量多少?是否用其他方法降溫,效果怎么樣?
(3)就診之前,在其他門診、醫院就診過嗎?做過什么檢查和化驗,結果帶來了嗎?
家長簡明、清楚地描述寶寶的病情,便于醫生快速準確地下診斷,給予寶寶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案。盡量不要用大概、可能等模糊性詞語,畢竟看病不是兒戲,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對待寶寶生病更要慎重。如果擔心記不好,家長可以在帶寶寶去醫院之前,在小本或白紙上提前記錄好寶寶生病的病癥表現及用藥記錄。
如果醫生開了藥,家長一定要問清楚具體服藥過程,如一天吃幾次、一次吃多少劑量、飯前吃還是飯后吃、吃多久后復查、需不需要注意飲食等問題。
很多家長抱怨兒科醫生太不近人情,排隊老半天見到醫生了,醫生還沒聽完你對寶寶病情的描述,就開了化驗單被打發掉了。那么,家長有沒有想過你所說的“病情描述”是不是嚴重偏題了?這里也給家長朋友們列幾條醫生最不耐煩聽的,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

(1)我家寶寶平時身體可好了,每天活蹦亂跳,特別活躍,從來沒生過病,鄰居們都說……
【醫生獨白:拜托,這和看病有半毛錢關系嗎?趕緊進入主題,沒見后面好幾個寶寶等急了在哭鬧嗎?】
(2)哎,你這個醫生咋說的和網上(之前問的那個醫生)說的不一樣啊,我之前都上網查過(問過那個醫生)了,你是不是檢查錯了?你再看看,認真看看!
【醫生獨白:不信我來找我干嘛?繼續上網查或去找之前的醫生吧!】
(3)我朋友的寶寶也是這樣,她開了××藥,吃了就好了,你也給我開這個藥吧!
【醫生獨白:人人都能開處方,要醫生干嘛?顯性癥狀類似,不代表病癥一樣。】
(4)哎,醫生,這是我爸的胸片,他今年63歲了,最近也老是咳嗽,我先給你說說我爸的情況,錢都算在我卡里啊……
【醫生獨白:我是兒科醫生唉,而且只看片子不見人怎么確診?重要的是沒見你兒子正又咳又哭鬧個不停,你確定不先給兒子看看?】
(5)醫生,你手機號多少啊,手機號就是微信號吧?要不加個微信好友吧,以后咱們有事了都方便。
【醫生獨白:誰方便誰啊?】
(6)藥費這么貴啊!你們收了多少回扣啊?算了算了,你給我打個折就不投訴你了啊。
【醫生獨白:拜托!快去快去!藥又不是醫生(或醫院)制造的,而且醫院藥品早就開始實行零差價了。】
(7)醫生問寶寶發燒幾天了,大小便正常嗎,還有其他癥狀等相關病情,家長一問三不知。
【醫生獨白:無法準確描述寶寶病情,你還是合格的家長嗎?不利于醫生診斷不說,您是不是反思下自己應該多花些時間陪陪家人了!】
聊聊家長來不及問或醫生來不及說的那些事
如何給寶寶選擇感冒退燒藥
很多家長把38.5℃當作寶寶去醫院就醫與否的絕對標準,其實醫學上并沒有這個絕對值的概念。如果寶寶在24小時內有過一次38.5℃的高燒情況,或者雖然沒有到38.5℃,但連續兩三天都是38.2~38.3℃,也可以酌情考慮服用退燒藥。遇到上述兩種情況,或者不具備馬上去醫院的條件,慧蘭主任和愛民醫生建議可以臨時用美林(布洛芬混懸液)或對乙酰氨基酚滴劑進行退燒,但更建議去正規醫院就診。
當然,對1歲以內感冒的寶寶,除了退燒藥,一般都不會建議使用任何感冒藥。除非感冒惡化到有了炎癥的癥狀,如扁桃體炎、中耳炎、肺炎等,此時,我們會使用抗生素。對于支氣管炎,一般會采用噴霧藥,擴張寶寶的呼吸道。對于1~6歲的寶寶,如果一定要使用感冒藥,必須咨詢醫生再做選擇。
家長看過來:尼美舒利顆粒對寶寶的肝腎有損傷,而烷胺類感冒藥對寶寶的腎臟損傷比較大,原則上14歲以內的兒童禁用。
聽聽醫生對感冒患兒說的囑托醫囑
囑托醫囑是指醫師在醫療過程中對患者或診治過程的囑咐,它是一種自由文字,不涉及費用收取,如多喝水、飯后少量活動等。但有時候兒科門診的小患者太多,醫生來不及對每名患兒家屬講囑托醫囑,下面給大家介紹感冒患兒的囑托醫囑。
(1)少帶寶寶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游樂場、購物超市等,尤其是流感盛行期間。
(2)寶寶所待的居室要勤通風、勤消毒。消毒的方式一般是用84消毒液拖地,如果是熏醋法,必須在通風條件下進行,而且只是短期有效,因為醋蒸發得很快。
(3)給寶寶少量多次的喂水,優先白開水,寶寶實在不想喝,清米湯或白開水兌些新鮮果汁也可以。
為什么寶寶比成人更容易感冒發燒
簡單來說,是因為寶寶經歷的感冒次數少,暴露于不同的病毒機會較少。成年人面對普通感冒不易發燒,但面對新型致病原如SARS就發燒明顯也是這個道理。我們把寶寶第一次感冒視為新病毒,把第二次(包括第二次以上)感冒視為舊病毒,看看病毒和機體免疫系統的“戰斗過程”。

怎么判斷是風熱感冒還是風寒感冒

就醫回家,家庭護理讓寶寶盡快康復
未病先防,兒科醫生告訴你怎樣預防
飲食得當
寶寶脾胃虛弱,消化吸收功能也比較差,所以,家長在給寶寶安排飲食的時候,一定要以清淡、易消化、有營養為原則,多吃一些米粥、面條、饅頭、新鮮蔬菜等,少吃肥甘厚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不容易消化,容易造成積食,進一步加重寶寶脾胃虛弱。另外,還要讓寶寶養成有規律、有節制的飲食習慣,多喝水,適量添加水果。如果做到這些,寶寶的脾胃功能就會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強壯,也就不容易感冒了。
注意避免寶寶著涼
有的家長認為,從小讓寶寶皮實些,不用太管他,反而抵抗力會好,其實這是不對的,寶寶發生感冒往往都是從受寒著涼開始的。所以,不論是什么時候都要避免寶寶著涼。例如,冬季出門要給寶寶多穿點;夏季不要讓寶寶貪涼,吃太多冷飲或寒涼水果,不要長時間吹電扇和空調;洗澡水不宜過熱,因為用熱水洗澡后,寶寶要承受的溫差大,反而會更容易感冒;等等。
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小兒增強對病毒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嬰幼兒接種流感疫苗需要進行2次注射,期間需要間隔1個月,每年10月是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機。另外,在流感流行期間,盡量不要帶寶寶到公共場所,更不要讓寶寶接觸流感患者。
兒科醫生醫學常識小點播,寶寶生病不用慌
寶寶感冒,無外乎外感風寒或風熱,其實在感冒初期,家長只要分辨出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然后加以簡單的食療方或推拿、貼敷等中醫外治療法,就可以輕松在家緩解寶寶不適,節省去醫院的精力和財力。
風寒感冒
癥狀:寶寶渾身發冷,鼻子不透氣或流清涕,打噴嚏,無汗,不燒或低燒。
感冒的時候寶寶可能會鼻塞、流涕,對于還不會表達的寶寶來說,鼻子需不需要處理,就是要看他能不能吸奶。如果寶寶還能痛痛快快地喝奶,就不需要去清理他的鼻子,但如果寶寶吸兩口奶就要停下,張嘴呼吸幾次,那就需要家長幫助處理一下了。關于處理方法,醫生建議用滴鼻管給小寶寶鼻孔滴生理鹽水清洗。
對于大點寶寶,為防止鼻子被擦破,給寶寶擤鼻涕要使用柔軟的紙巾,同時還要教會寶寶正確的擤鼻涕方法,避免造成耳膜損傷。
風熱感冒
有些寶寶感冒后會有咽喉腫痛的癥狀,哭鬧不止,連飯都吃不下去,家長著急、心疼,又束手無策。其實,對于這類咽痛嚴重的寶寶,家長可以用一些具有清熱解毒、利咽生津作用的中藥煮水給寶寶喝,既避免了吃藥、打針的痛苦,效果也非常好。劉慧蘭主任給大家推薦了一個她臨床常開的效驗方——金銀大海烏梅茶。
金銀大海烏梅茶
此外,劉主任還建議家長給寶寶用淡鹽水漱口,方法很簡單,在250毫升的溫水中放入7.5克鹽,慢慢讓寶寶漱口,一天三次,每次間隔6~8小時。如果寶寶聲音嘶啞,不要讓寶寶大聲喊叫;如果寶寶癥狀較重,可以給寶寶吃含片或使用噴霧。
治療風熱感冒的關鍵是采用適宜的方法來幫助寶寶清熱,也就是把熱邪從體內清除出去。除了食療,刮痧也有明顯的退熱效果,非常適合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燒。
【刮痧選穴】
【刮痧方法】
家長看過來:小兒刮痧手法要輕柔,不可強求出痧,注意把握力度,開始時應輕,讓寶寶有個適應的過程;刮完后給寶寶喝些溫開水,刮痧后2小時內忌洗涼水澡。

胃腸型感冒
癥狀:上呼吸道癥狀相對比較輕,以食欲差、上腹部不適、泛酸、燒心、惡心、嘔吐為主,同時多伴有腹痛、腹瀉。
胃腸型感冒多發生在季節轉涼的時候,寶寶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癥狀。所以,對于胃腸型感冒,家長應以預防為主。
媽媽這樣做,寶寶好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