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捏捏小手推推背,孩子身體棒長得好
- 李愛科
- 762字
- 2020-07-31 16:38:35
其他部位常用推拿手法
摩法
操作方法:用手掌掌面或食、中、無名指指面附著于經絡調理的部位上,做環形、有節律的摩旋即可。
操作要領:力度較輕,古人謂“皮動肉不動”,即不帶動深層組織運動。摩法常以摩囟門、摩中脘、摩關元、摩腹為代表。

運法
操作方法:由此往彼的弧形或環形推動。多用拇指指腹,或食、中、無名三指指腹操作。
操作要領:運法為圓形軌跡。運法的力度比摩法重,是“皮動肉也動”的方法。用于弧形和圓形部位的操作,也是消除積滯的常規方法,如運八卦、運太陽等。

搗法
操作方法:瞬間擊打穴位的方法叫搗法。成人為叩擊,小兒為指搗。可用屈曲的中指指端,或以食、中指屈曲的指間關節髁擊打。
操作要領:小兒穴區太小,應注意部位的固定和擊打的準確性。用于點狀穴區,特別是四肢關節處,能活絡通關,如搗小天心;用于頭部、額部等肌肉較少之處。

拿法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或者用拇指和另外四指對稱用力,提拿某個部位或穴位,做一緊一松的拿捏。
操作要領:迅速拿起肌肉組織后,稍等片刻再松手復原。

搓法
操作方法:在夾持基礎上的來回運動為搓法。其法為用雙手掌夾持小兒一定部位,相對用力,快速搓揉,并做上下往返移動。
操作要領:夾持松緊適度,雙手用力均衡,揉動要快,移動要慢。適用于柱狀部位,如上肢、下肢、胸廓和脅肋等。

搖法
操作方法:使小兒肢體做被動的環轉運動的方法。
操作要領:以一手托住或握住需要搖動關節的近端,另一手握住其遠端,雙手協調,做相反方向的環轉運動;搖動的范圍由小至大,頻率由慢漸快。常用于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

振法
操作方法:對小兒穴位或部位施以高頻率振顫的方法為振法。有掌振法和指振法。
操作要領:以指或掌吸定于某一部位或穴位。前臂強直性收縮,靜止性振顫。操作時施術者肢體表面靜止或高頻率來回抖動,小兒感覺局部震顫;要求施術者蓄力于掌或指,形神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