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胎教的作用與方法

什么是胎教

胎教就是在婦女懷孕期間,科學地調節母體內外環境,使母親保持良好的身心衛生和情緒,防止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因素對胎兒的影響,給胎兒提供優良條件,包括飲食營養,有意識地給胎兒感覺器官以良性刺激,促進胎兒大腦發育,為出生后智力發育及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胎教是優生、優育、優教三者的“結合部”,也是早期教育的起點。

廣義胎教指為了促進胎兒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發育成長,同時確保孕產婦能夠順利地度過孕產期,所采取的精神、飲食、環境、勞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

狹義胎教是根據胎兒各感覺器官發育成長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積極主動地給予適當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兒建立起條件反射,進而促進其大腦功能、軀體運動功能、感覺功能及神經系統功能的成熟。換言之,狹義胎教就是在胎兒發育成長的各個階段,科學地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刺激,如光照、音樂、對話、拍打、撫摸等,使胎兒大腦神經細胞不斷增殖,神經系統和各個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和訓練,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掘胎兒的智力潛能,達到提高其素質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狹義胎教亦可稱為“直接胎教”。

正確認識胎教

這里所說的教育,不同于出生后的教育,主要是對胎兒六感功能的訓練,即皮膚的感覺,鼻子的嗅覺,耳的聽覺,眼的視覺,舌的味覺和軀體的運動覺。胎教是通過各種適當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進胎兒各種感覺功能的發育與發展,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覺性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胎教從什么時候開始合適

胎兒的神經系統在孕4周時已經開始建立;孕8~11周時,胎兒對壓觸覺有了反應;孕16~19周時,胎兒的聽力形成;從孕20周起,胎兒視網膜形成,開始對光線有了感應。因此,選擇胎教的方法應與胎兒的發育程度相符合。當胎兒的觸、視、聽、味覺等都發育到一定程度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各種合適的胎教,可有助于促進胎兒身心的健康發育。

胎教的前提是什么

很多人以為胎教就是對胎兒進行教育。這是不正確的,因為胎兒在母親腹中還不具備學習的能力。胎教其實是指人們用各種方法,刺激胎兒的各種感官,以幫助胎兒身體和腦皮質細胞的生長,胎教的前提是胎兒能感應到外界環境的刺激。

胎教的理論基礎是什么

胎兒在母親子宮腔內是有感覺、有意識、能活動的一個“小人”,并能對外界的觸、聲、光等刺激發生反應。孕婦的思維和聯想所產生的神經遞質,也能傳入胎兒腦部,為胎兒腦神經細胞發育創造一個相似的遞質環境。胎教就是根據這些理論基礎,在孕期通過調節和控制母體的內外環境,提供良性刺激,促進胎兒身心的健康和智力的發育。

胎教分哪幾個階段

胎教作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胎教的前期準備階段,包括從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準備;第二階段從受精到妊娠5個月,這一時期是胚胎發育、胎兒器官細胞迅速分化和形成、大腦開始初期發育的階段,這個階段的胎教,以保持孕婦良好的情緒為主要目標;第三階段從妊娠5個月到出生前,這個階段是胎兒大腦迅速發育直到比較完善的階段,此時,胎兒不僅能接受刺激并做出反應,而且具有初步的學習能力,并能形成最初的記憶,所以此階段應以積極胎教為主要目標;第四階段從臨產到胎兒娩出,此時成熟胎兒經歷產程的考驗而來到這個世界,盡管時間短暫,但對胎兒完成出生前的最后發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個階段應以全力保護胎兒順利降生為主要目標。

為什么說胎教具有可行性

生活在母親子宮里的胎兒是個能聽、能看、能感覺的小生命。孕婦和胎兒之間存在著相互溝通、相互作用的三條信息系統。

(1)生理信息傳遞系統。胎兒的存在促使母體分泌種種激素,以維持妊娠的需要。另一方面,母體也在積極地向胎兒傳遞生理信息,如母親情緒不安時所分泌出來的激素可使胎兒產生不安反應,導致胎動異常、心動過速等。

(2)行為信息傳遞系統。行為也是一種不說話的語言,人們通過觀察發現,每當胎兒感到不適、不安或意識到危險臨近時,就會“拳打腳踢”向母親報警;而當孕婦極度疲勞或氣憤時,其心情也會自然而然地傳遞給胎兒,使胎兒得到母親行為的暗示,這也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和發育。

(3)情感信息傳遞系統。孕婦和胎兒間具有心靈情感相通的關系,彼此可傳遞情感信息。

總之,胎兒與母親血肉相連,這就為胎教的順利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代胎教的理論構成有哪些

(1)胎教的教育學理論。胎教的教育學理論認為,胎教實質上是對胎兒開展的超早期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全部教育中最基礎的部分。因此這種理論重視孕婦在胎教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主張胎教必須從孕婦自身做起,認為加強孕婦的知識、道德修養,培養孕婦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審美情趣是胎教的關鍵。

(2)胎教的心理學理論。這種理論強調暗示、期望、焦慮、應激等心理現象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注重用心理學的有關原理去分析、研究孕婦的心理變化和胎兒心理的發生發展規律,主張教給孕婦必要的心理科學常識,使之能夠把握自己的心理活動,以愉快的心情和積極的心態去對待胎教。

(3)胎教的生理學理論。這一理論傾向于把胎教過程看作一種生理過程,重視胎教生理機制的探討,認為一切來自母體外部的社會心理因素,都首先引起母體內部的生理變化,進而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胎教的主要任務就是為胎兒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生物化學環境和生物物理環境,如保證孕婦血液循環、正常的內分泌和子宮內溫度、壓力等的恒定。

(4)胎教的優生學理論。從優生優育的觀點出發,認為制約和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的因素很多,而胎教實質上就是對這些因素進行人為的控制,以消除不良刺激對胚胎和胎兒的影響,使之得到更順利、更完善的發展。具體地說,像合理營養、預防疾病、謹慎用藥、忌煙戒酒、節制性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強烈震動、遠離射線和毒物等均屬于胎教范圍。胎教的優生學理論,實際上是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醫學、衛生學等多種學科的知識,對胎教進行綜合研究,代表了胎教理論發展的方向。

直接效果胎教與間接效果胎教

(1)直接效果的胎教。即直接針對胎兒的教育,指用音樂、語言等手段直接刺激胎兒,以促使胎兒在音樂、語言及身心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如在胎兒聽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通過經常給胎兒聽優美的音樂,來提高胎兒的音樂反應能力、接受能力和辨別能力;在胎兒有語言感受能力的時候,給其讀優美的散文、詩歌等,以提高胎兒的語言感受能力。直接效果的胎教要點是增加對胎兒的智力、情感方面的良性刺激。

(2)間接效果的胎教。即主要針對孕婦的教育,指孕婦及胎兒的其他親人通過改善胎兒生長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來促使胎兒更好地成長。例如,關注每日胎兒營養的全面性,孕婦盡可能不偏食,并適當補充容易不足的營養成分。關注自己的情緒調理,盡量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不自尋煩惱、不與人吵架。適當閱讀一些優美的散文、詩歌,以此自娛并使自己處于欣賞美的情緒狀態。孕婦家人盡可能營造快樂寧靜的家庭氛圍,使孕婦心情恬靜、愉快。孕婦盡可能注意天氣冷暖,保證自己氣血調和,等等。間接效果胎教的要點是為胎兒創造全面、和諧、愉悅、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生存環境。

怎樣實施科學的胎教

實施科學的胎教是有益的。孕婦要創造一個安靜優美的環境,避免噪聲的刺激,少到聲音嘈雜的地方去。和諧、柔美、節律鮮明的音樂是有益于胎兒發育的。避免污濁空氣、劇烈的顛簸和震動,如坐汽車經過坎坷不平的路面等。孕婦還要保持坦然舒暢、愉快豁達、充滿美好向往的心情,避免沮喪、憂郁等不良心態,避免精神刺激等。孕婦可以聽音樂,欣賞美術作品,看輕松愉快的小說,追憶美好的童年往事,力求使自己不斷產生美的感受,以刺激胎兒大腦的發育。游覽公園、散步田野、觀看湖光山色的美麗景觀,能促進孕婦分泌酶與血管活性物質,調節全身的血流量,對大腦神經細胞具有正常的興奮作用,從而可改善胎盤的供血狀況,促進胎兒智力和全身各器官的迅速發育。家庭和睦,愛人體貼,父母關心,鄰居和工作單位同志熱情、融洽、相互幫助,以及孕婦閱讀有關妊娠與分娩方面常識的書籍,增加孕婦自身的衛生保健知識,減少孕婦對妊娠與分娩的恐懼,均可使孕婦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生活規律,從而為優生創造重要條件。可見,胎教不僅只是孕婦的事,同時也是父親、家庭及社會的責任。

胎教的“外象內感”理論

“外象內感”是中國古人關于胎教的重要理論,這一理論是建立在“子在腹中,隨母聽聞”認識的基礎上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記載:“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賢能,宜看詩書,是謂外象而內感者也。”《顱囟經》一書中也曾記載:“巢氏(即指《諸病源候論》之作者,隋代醫家巢元方)論妊娠,至月始胎之時,欲談正言,行正事佩白玉,讀詩書之類,其非胎教之理乎?”這種通過談正言、行正事、佩白玉、讀詩書等人為的方法與措施,加強孕婦的品德修養,培養其高尚的情操,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期“外象而內感”,這樣可使孩子的智力發達、性格端莊。古人所說的“外象而內感”的胎教方式,實際上是對胎兒進行早期教育的手段。孕婦在妊娠期間多接觸美好的事物,諸如聽美好的音樂、欣賞優美的景色、觀看花卉和美術作品、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著作等,可陶冶孕婦性情、開闊其胸襟,使其心曠神怡、一身氣血和順,對未來胎兒的智力與性格等發育產生良好、積極的影響。

“無意胎教”和“有意胎教”

“有意胎教”是指有意識、有目的和有計劃地在懷孕期間,采用某些方法、創造某些條件,讓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得到調養。“無意胎教”是指沒有特意采取某些方法、創造某些條件,但某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況也能夠使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得到調養,在無意中產生了有意的效果。在實際生活中,還是“無意胎教”所占的比例較大。

有些孕婦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對胎教也一無所知,未曾有意地去創造某些條件,而是隨心所欲、毫無目的地去實現自己的某種愿望與嗜好,在其自然的生活當中卻意外地收到胎教的效果,生下的孩子與經過精心施以胎教者所生的孩子,在體質、智力等方面基本或完全一樣,或更優于有意進行胎教者所生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孕婦的精神、意向、習慣、嗜好等在成年以后已基本定型,因此即便是有意也較難在孕期內強行加以改變。這就需要孕婦在孕前多讀一些有關胎教的書刊,增加文化知識,提高個人修養與文明程度,力爭使無意胎教轉變為有意胎教。雖然有的孕婦收到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但這其中畢竟帶有盲目性,不能和有意胎教相提并論。

情緒與胎教有什么關系

人的個體差異在胎兒期就有所表現。有的老實文靜,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淘氣又頑皮,這既與先天神經類型有關,也和胎兒所處的內外環境有關。正常情況下胎動多是好事,不但告訴您胎兒發育正常,而且也預示著出生后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種動作將發展較快。

必須注意的是,孕婦的情緒過分緊張、極度疲勞、腹部的過重壓力,以及外界的強烈噪聲等,都可使胎兒躁動不安,甚至易引起流產、早產。

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變化,如驚嚇、恐懼、憂傷、嚴重的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等,會使大腦皮質與內臟之間的關系失去平衡,引起循環紊亂,嚴重的會引發胎盤早期剝離,甚至造成胎兒死亡。

孕婦的情緒問題可引起其內分泌的變化,會促使其機體分泌出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激素,有些物質會通過血液經胎盤和臍帶進入胎兒體內而影響其身心健康。

胎教的第一步是什么

就胎教效果而言,母親對待胎教的態度及在實施胎教中所懷有的情緒是極為重要的。如果母親缺乏溫柔的親情,即使環境再好,想教的知識方法再多,對胎兒也不會有良好的刺激。胎兒與母親是心心相印的,母親懷孕時的情緒會對胎兒產生影響,更有甚者在出生后仍會左右他的意識。

毋庸置疑,胎教的第一步是必須抱有一種親情,即需要從內心深處盼望著孩子的誕生,并將這種盼望貫穿在整個懷孕期間,而這種感情的存在能使胎教獲得最佳效果。

受過胎教的寶寶有哪些優勢

孩子接受胎教和不接受胎教會有很大區別。

(1)睡眠好、少哭鬧。經過胎教的孩子身體健康,體內營養充足,很少有不適感,自然睡眠良好,較少哭鬧。

(2)多繼承父母的優點。實施胎教的父母多以良好的品性來誘導胎兒,使胎兒在成長和發育的過程中,接收的都是父母優秀品性方面的信息,受到良好的鼓勵。另外胎兒本身具有巨大潛能,胎教開發出胎兒的潛在優良品行,也就會多表現出一些優點來。未經胎教的孩子父母無意間難免會給胎兒輸入不良的影響,從而可能會誘發胎兒缺點的產生。

(3)成長快。經過胎教的孩子明顯比未經胎教的孩子有精神、活潑、長相漂亮、眉宇間透著靈氣。這樣的孩子說話早、悟性高、懂事快、愿意講一些大人的話,而且坐、立、行、走都較一般的孩子早一些。

(4)樂感強、智商高。經過音樂胎教訓練的孩子樂感較強,易喜歡音樂。音樂是啟發智慧的一把金鑰匙,日本著名小提琴手鈴木鎮一就是用音樂訓練培育出許多高智兒。這是因為音樂優美的韻律,激發了孩子大腦的發育,開發了智力,提高了智商。手指的活動也會刺激大腦的發育,具有開發大腦的功能。

受孕當月的胎教要點是什么

經常散步,聽舒心樂曲,積極調節早孕反應,避免繁重勞動和不良環境。丈夫應體貼照顧妻子,主動承擔家務,常陪妻子散心,居室環境收拾干凈,摒除嘈雜吵鬧,做到不過量飲酒、不在妻子面前抽煙、節制性生活。

從受孕一刻關注胎教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男女交合時必須心情良好,才能為孕育優良后代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您選擇最佳受孕日里,下班后應早些回家,夫妻雙方共同操持家務,在和諧愉快的氣氛中共進晚餐。飯后最好夫妻單獨待在一起,播放一些抒情優美的輕音樂,一邊聽、一邊進行感情交流,體會對方的情感和需求,同時也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共同回憶戀愛中的趣事,憧憬未來的家庭和孩子。當夫妻雙方在情感、思維和行為等方面都達到高度協調時同房。

在同房的過程中,夫妻雙方都應有美好的意念,要把自己的美好愿望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帶著美好的愿望和充分的激情進入“角色”,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潛能。可運用一些手段以增強雙方的性感,使性欲達到高潮。女性達到性高潮時,血液中氨基酸和糖原能夠滲入陰道,使陰道中的精子獲得能量而加速運行,從而使最強壯、最優秀的精子與卵子結合。

怎樣進行環境胎教

年輕夫婦在準備受孕前6個月就可接受一些環境衛生知識,以利于優境養胎。

從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兒出生瞬間成為新生寶寶,大約要經歷280天。妊娠過程中胎兒能否正常生長發育,除了與父母的遺傳基因、孕育準備、營養因素有關外,還與孕婦在妊娠期間的內外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了保證胎兒的健康發育,母親應該避免以下6種不利于妊娠的內外環境。

(1)多次墮胎或流產后不久即受孕。

(2)夫妻體弱、患病時受孕。

(3)不潔的性生活引起的胎兒宮內感染。

(4)放射線傷害。

(5)職業與嗜好的不良刺激。

(6)污染與噪聲。

胎教有哪些誤區

(1)胎兒沒有意識,胎教也不會有作用。有人根本不相信胎教,認為胎兒不可能接受教育。這是因為他們還不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不了解胎兒的能力。我們說5個月的胎兒就已經具備了全方位的感知覺能力及受教育的“能力”。但這里所說的“教育”不同于幼兒園和學校“教育”,狹義地講,主要是對胎兒實施感觀刺激,即對皮膚觸覺、運動覺、視覺和聽覺進行良性刺激,使胎兒建立起條件反射,進而促進其大腦功能、感覺功能,為寶寶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基礎。

(2)胎教就是教胎兒唱歌、說話、算算術。胎教的目的不是教胎寶寶唱歌、識字、算算術,而是通過各種適當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進胎寶寶各種感覺功能的發育成熟,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覺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3)胎教做好了,寶寶長大一定是神童。并不是因為胎教可以培養神童,而是因為胎教可以發掘個體的素質潛能,讓每一個胎寶寶的先天性遺傳素質獲得最優秀的發展。如果把正確的胎教和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們相信,每位出生正常的寶寶都能成為“天才”。

(4)胎教就是給胎兒聽音樂。胎教這個概念在很早以前就已產生,許多年輕的爸爸媽媽認為胎教就是讓孕婦和胎兒一起聽音樂,有的說聽古典音樂,有的說要培養孩子開朗的個性就要聽搖滾樂,甚至還有聽流行歌曲、京劇的。其實,孕期適當聽音樂是正確的,但要講求內容和方法、時間和音樂種類的選擇,并根據胎動的類型進行調整等。此外,胎教還包含其他方面的內容,如父母的撫摸、與胎兒的對話、母親的情緒、睡眠的姿勢等。各大醫院婦產科開辦的準媽媽課堂會對孕期胎教的細節問題進行指導和操作演練,教會準父母們正確的胎教方法。

(5)胎教從懷孕后開始。許多年輕的父母一旦得知懷孕了,就會非常高興地開始多方面的準備工作,如加強營養、定時檢查、適量運動等。應該說這些都是有益的,但真正的胎教應該從懷孕前甚至是婚前就開始,包括進行婚前檢查,了解生育的生理功能;在計劃懷孕前選擇理想的受孕季節和時間,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不良因素的影響;考慮職業、工作環境對受孕和胚胎發育的影響等,可向專業醫生進行咨詢。

胎教要遵循哪些原則

胎教原則是人們進行胎教時必須遵循的準則,它反映了胎教的客觀規律,同時也是千百年來胎教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可對具體的胎教活動起到指導作用。

(1)自覺性原則。自覺性原則要求孕婦在正確認識胎教意義的基礎上,主動學習和運用胎教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胎教。

(2)及時性原則。胎教過程具有不可逆轉性,因此胎教必須盡早、及時地進行。否則錯過了胎教的最佳時機,就難以彌補。一般來說,胎教的最關鍵時期是懷孕5~7個月。

(3)科學性原則。以科學的教育學、心理學和生理學、優生學等理論為指導,根據胎兒成長的基本規律,恰當地選擇胎教方法,引導胎兒在母體內更順利、更健康地成長。

(4)個別性原則。根據孕婦本人及其家庭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方式方法。由于孕婦本人的智力能力、氣質性格等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胎教的途徑和手段也應隨之而異。

孕婦品格對胎兒有何影響

孕婦應注重自己的人格道德修養,注意培養自己的正氣,為人處世追求仁義、禮貌、信義,追求慈善,對胎兒良好人格的形成及胎兒的容貌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孕婦的品格胎教包括哪些內容

(1)早晨起床先閉目讓自己放松,使身心頭腦處于平靜舒適的狀態。

(2)在平靜舒適的心態中暗示自己:“我是一個有正氣的人,我要培養出一個品行端正的孩子,所以起床后一定要注意保持行為品格端正,一天不得出錯。我相信自己完全能做到。”

(3)“我心中充滿了愛意,不僅愛丈夫,也愛親人朋友和他人,愛所有的孩子。我將以最具真誠的心去對待他們。我相信我腹中的孩子也會感受到這一切,相信他也會這樣為人的。”

(4)“我知道我會為自己的這種追求感到自豪,也會由此得到品行端正的孩子,對此我有充分的信心。”晚上睡覺前,孕婦可再檢查一下自己一日的行為,如果做到了,可以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自豪。

怎樣做好孕早期的營養胎教

孕早期是指停經到停經后第3個月。此期正處于胚胎細胞分化增殖和主要器官形成的重要階段。大部分孕婦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早期妊娠反應,而這往往易使孕婦改變飲食習慣,影響營養素的攝入。

如果早晨起床就想吐,往往是因胃內無物所致,要減輕癥狀,應睡前加餐,這樣可以使夜間有較多的熱量供給胚胎細胞生長用。若晨起癥狀明顯,最好立即往嘴里放點兒咸味食物,假如怕吐而不吃,則癥狀會持續更長時間。

大部分孕婦偏愛酸性食品,帶酸味的食品能增加食欲,幫助孕婦順利地進行糖代謝,以改善身體狀況。有時厭食的癥狀可能是由于食物的氣味所引起的。要減輕這些癥狀,應盡量減少食物烹調的時間,使烹飪時間聞不到氣味;還可以吃冷卻的食物,如涼拌食物沙拉、豆腐、蔬菜等。

不斷嘔吐可引起體內水分流失,為維持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廢物,必須補充水分。所以盡量保證液體食物的攝入量,如牛奶、豆漿、含水分多的蔬菜和水果等。另外,注意食物的顏色及味道的不斷變化,也可增加食欲。

總之,孕早期主要應合理調配膳食,防止劇烈妊娠反應引起母體嚴重營養缺乏,從而導致胎兒發育不良。

為什么孕婦到大自然中去有利于胎教

大自然不僅可以開闊人的視野,對于母嬰的身體也大有益處,因為投入到大自然中,人會感到自己眼前的山川河流美不勝收,處處賞心悅目。

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氣對于人的健康有極大的益處,對孕婦更是如此。

大自然的美景多種多樣,各具風格。日月星云、山水花鳥、草木魚蟲、田林原野等皆能陶冶人們的情感、激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能給人們帶來歡樂,使人們的精神世界得到極大的豐富。

總之,大自然是無限美妙的。多欣賞大自然的美,不僅能使孕婦得到休息、娛樂,從寧靜和美景中獲得清爽、舒暢之感,還可以使孕婦大開眼界,增長知識,增添機體活力,這些都有利于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

胎兒會發脾氣嗎

胎兒在子宮里不僅有感覺,而且還能對母親相當細微的情緒、情感差異作出敏感的反應。

胎兒并不如傳統觀點認為的那樣是消極的、無思維的小東西。胎兒在妊娠5周起就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8周時能做出如蹬腳、搖頭等動作來表示他的喜好或厭惡;從

6個月起,胎兒就過著積極的情緒生活,不滿意時也會發點小脾氣。

母親的情緒對胎兒的影響很大。母親的焦慮、恐懼、憤怒和生活的不安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變化,嚴重影響著母體內胎兒的生活環境。這些消極因素會導致母體對胎兒的供養減少,使胎兒也處在不安與恐懼之中。調查發現,夫妻吵架、鄰居不和所導致的不良心境對胎兒影響最大。特別是準媽媽發怒時,大聲哭叫能引起胎兒的極大不安和恐懼。準媽媽發怒時體內還會分泌大量去甲腎上腺素,使血壓上升、胎盤血管收縮,引起胎兒一次性缺氧,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因此,準媽媽應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使胎兒情緒得到健康發展。

準媽媽怎樣當好胎教的主角

眾所周知,胎兒是母親孕育的,母體既是胎兒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又是胎教的主體。一方面,母體為胎兒的生長發育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質條件,母親的身體素質和營養狀況直接關系到胎兒的體質健康;另一方面,母親的文化修養、心理衛生情況又不可避免地會在胎兒幼小的心靈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對孩子的精神世界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因此,孩子生命中第一任教師的重要角色責無旁貸地落在了母親的身上。

一般情況下,從發現自己的腹內已萌發出一個小生命時起,多數準媽媽便意識到保護和培養這一幼小生命的重大責任,也許有些孕婦會因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而感到氣餒,對胎教缺乏信心。其實,所謂胎教最為關鍵的莫過于母親的愛心。只要您把培養孩子作為生活的中心,付出一切可能的精力和時間,傾注您全部的理性和愛心,那么您未來的孩子就一定會令人滿意。

家庭其他成員在胎教中的作用

不要以為胎教只是未來父母的責任,實際上,家庭的其他成員,尤其是孩子未來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等也將在胎教中占據一席之位。

目前我們國家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因此,一些老人,尤其是爺爺、奶奶,往往希望生一個“虎生生”的小孫子,而不想要孫女。這會給孕婦帶來一定的精神壓力,甚至造成心理障礙,以致影響母腹中胎兒的發育。還有一些老人,往往是孕婦的母親或婆婆,總是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當年的親身感受和經驗,甚至有的會把一切說得困難而又痛苦。這對孕婦來說無疑是一種不良刺激,會使她對懷孕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導致一場痛苦而又沉悶的妊娠和分娩,這同樣會給胎兒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音樂胎教的類型

總體來看,音樂胎教分為以下兩種。

一種是提供給胎兒欣賞的,基調主要以輕松、活潑、明快、悅耳動聽,能夠較好地激起胎兒的反應為主。可因胎兒胎動特點選擇不同音樂。例如,對于那些胎動頻繁的胎兒,可為他們選一些柔和、緩慢、平穩的曲子;對于那些胎動比較弱的胎兒,可選一些輕松活潑、節奏明快的曲子。

另一種是給母親聽的,特點是以優美、寧靜、悠閑為主,可使孕婦感到輕松愉快、心情舒暢、精神飽滿、情緒穩定,這些都有利于胎兒的健康生長。

進行音樂胎教時有哪些誤區

為了讓寶寶出生后能健康成長、聰明伶俐,現在許多家長都在學做音樂胎教,但錯誤的音樂胎教會傷害胎兒。常見的音樂胎教有如下誤區。

(1)給胎兒聽較大音量的樂曲。這會引起胎兒的躁動不安,長期下去,胎兒體力消耗太大,可能出生時會體重過低,有時還會出現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節奏過分強烈和音量較高的音樂,還會使胎兒的消化系統發生紊亂。

(2)給胎兒聽音樂的時間過長。一般每次以15分鐘以內為宜,超過這個時間,胎兒的聽覺神經和大腦會疲勞。音樂胎教要讓胎兒反復聆聽,才能造成適當的刺激。

(3)直接把收放機放在腹部播放音樂。不可將收放機或耳機直接放在孕婦腹壁上,離胎兒太近或聲音太大,會影響甚至傷害嬰兒的聽力。一般給胎兒聽的音樂頻率范圍在500~1500赫茲。

(4)隨意購買胎教傳聲器。應購買經過衛生部鑒定、能保護胎兒鼓膜的傳聲器。胎教傳聲器放在孕婦的腹壁與胎兒頭部相應的部位,音量的大小可根據成人隔著手掌能聽到傳聲器中的音響強度來定,這樣的強度相當于胎兒在腹內聽到的音響強度。

孕婦的形象意念對胎兒的發育有何影響

有些科學家認為母親在孕期如果經常設想孩子的某種形象,將要出生的胎兒會在某種程度上與之相似。因為母親與胎兒具有心理與生理上的相通。從胎教的角度來看,孕婦的想象作用是通過意念實施胎教,將之轉化、滲透在胎兒的身心感受之中。

同時母親在構想胎兒形象的過程中,會使情緒達到最佳狀態,從而促進體內具有美容作用的激素增多,也會使胎兒面部器官的結構組合及皮膚發育得更好,從而塑造出自己理想中的胎兒。

怎樣與胎兒一起玩耍

胎兒對觸覺刺激具有較為靈敏的反應。與胎兒玩耍的目的,就是隔著準媽媽腹壁對胎兒施以觸覺上的刺激,促進胎兒動作反應和大腦的發育,拉近父母與孩子的感情。

父母與胎兒的這種玩耍可以從孕早期的時候開始。每天傍晚,準媽媽平躺下,盡量使肚子松弛。然后雙手捧著胎兒,用一個手指反復地、輕輕地按壓胎兒,如果胎兒不愿意繼續玩耍下去,他會用力掙脫或蹬腿表示反對,這時,應立即停止。

一些準媽媽也發現,撫摸胎兒的頭會增加胎兒的心率。一些觀察發現,在母腹中經常被父母撫摸,進行過“體操鍛煉”的胎兒出生以后,其翻身、抓、握、爬、坐等各種動作的發展都比沒有進行過“體操鍛煉”的胎兒早一些,而且肌肉的活力較強,特別是豎向的肌肉力量較強。

孕婦如何進行運動胎教

(1)足尖運動。做這種運動時,孕婦應取自己感到舒適的體位,如坐在椅子上或床邊,雙腿自然與地面垂直,兩腳并攏平放在地面上。然后腳尖使勁兒向上翹,呼吸一次后,恢復原狀;然后將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可以將左腿放在右腿上,左腿的腳尖慢慢地上下活動,然后再換右腿進行。通過活動腳尖和踝關節,能夠增強孕婦腳部肌肉的血液循環,防止腳部疲勞,減輕腳部水腫的癥狀,每次3~5分鐘即可。

(2)骨盆韌帶運動。骨盆韌帶運動是讓孕婦仰臥在床上(或其他自己認為舒服的地方),兩腿稍屈曲,與床呈45°角,雙膝并攏,并攏后帶動大腿和小腿向左、向右擺動,擺動時兩膝好像在畫一個橢圓形,動作要緩慢有節奏,雙肩和腳板要緊貼床面,然后左腿伸直,右腿的膝蓋慢慢向左傾倒,右腿膝蓋從左側恢復原位后,再向右側傾倒,此后兩腿交換進行。

這項運動可使骨盆關節和腰部的肌肉保持柔軟,減少疼痛,有利于分娩。每個動作各做10次。

孕婦多咀嚼有什么好處

談到咀嚼胎教,大家不禁會問,咀嚼怎么是胎教呢?其實,咀嚼胎教對胎兒大腦發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唾液對人體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除了有濕潤口腔、溶解食物的作用,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殺菌作用。我們把唾液放入杯中再放入些致癌物質,浸泡3秒鐘后檢查發現,其中70%以上的致癌物質消失。因此,懷孕的婦女每天在用餐時最好做到細嚼慢咽,一口飯在口腔內充分咀嚼達15秒鐘為宜,并要長期堅持。咀嚼不但可預防多種疾病,同時還可使您口腔周圍的肌肉活力增強,刺激消化器官功能運動和分泌消化液,進而促進孕婦的消化吸收,有利于胎兒吸收營養。

孕早期最適宜的胎教活動是什么

散步是孕婦最適宜的活動。據報道,散步可以提高胎兒神經系統和心、肺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有節律而平靜的步行,可使腿肌、腹壁肌、胸廓肌、心肌加強活動,血管容量擴大,血液循環加快,增加身體細胞的營養,特別是對心肌的營養有良好的作用。同時,在散步中,肺的通氣量增加,呼吸變得深沉。因此我們可以說,散步是增強孕婦及胎兒健康的有效方法。為了提高散步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散步的地點要選擇好,最好選擇那些花草茂盛、綠樹成蔭的場所。這些地方空氣清新,氧氣濃度高,塵土和噪聲都比較少。孕婦經過一天的工作,心理上受到緊張的刺激,身體會感到疲乏不適,置身于這樣一個寧靜、恬淡的環境中散步,無疑是一次極好的身心調節。如果所住的地方沒有那樣的場所,也可選擇一些清潔僻靜的街道作為散步的地點,應注意避開那些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如鬧市區、集市及交通要道等。這些地方往往空氣污濁,煙霧彌漫,病毒、細菌等的污染也都比較嚴重。在這種地方散步,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給孕婦及胎兒帶來不良的影響,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其次是散步的時間要適宜。一般情況,城市里下午4點到7點之間空氣污染相對嚴重。孕婦要有意識地避開這段時間,并根據個人的工作、生活情況,選擇、安排好散步的具體時間。

父親在胎教中起怎樣的作用

孕早期是胎兒大腦發育的敏感期,父親在創造良好的胎教環境、調節孕婦的胎教情緒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能實施與胎兒對話、給胎兒唱歌等胎教手段,將發揮無可比擬的作用。

(1)愛子先愛妻。丈夫應加倍關心、愛護、體貼懷孕的妻子,讓妻子時時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主動承擔家務活,保證妻子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盡量給妻子營造安靜、舒適、整潔的環境;切忌惹妻子生氣,更不要與她發生爭吵,避免妻子有不良情緒的刺激;不要吸煙,要節制性生活;與妻子同聽悠揚的樂曲,共賞優美的圖畫;經常陪伴妻子散步,到公園及戶外去領略大自然的美景,使妻子心情歡快、情緒穩定地度過孕期。

(2)要把父愛帶給腹中的胎兒。胎教不僅由妻子實施,同樣也應由丈夫實施。美國的優生學家認為,胎兒最喜歡父親的聲音和愛撫。當妻子懷孕后,丈夫可隔著肚皮經常輕輕撫摸胎兒,胎兒對父親手掌的移位動作能做出積極反應。可能是因為男性特有的低沉、寬厚、粗獷的嗓音更適合胎兒的聽覺功能,也可能是因為胎兒天生就愛聽父親的聲音,所以胎兒對這種聲音都會有積極的反應。

此時,雖然胎兒尚小,感覺能力還弱,但父親參與胎教仍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樣做的同時,對妻子也是極大的慰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武山县| 西昌市| 西贡区| 齐齐哈尔市| 孟村| 清徐县| 寿宁县| 遂宁市| 温州市| 花垣县| 甘洛县| 安丘市| 新泰市| 沾化县| 榆林市| 修水县| 襄樊市| 油尖旺区| 石屏县| 双牌县| 厦门市| 左权县| 靖远县| 台南县| 永顺县| 阿巴嘎旗| 西乌珠穆沁旗| 绍兴县| 辽中县| 老河口市| 莱西市| 阿合奇县| 固始县| 崇礼县| 桐梓县| 正镶白旗| 嘉禾县| 大渡口区| 林芝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