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針織及針織服裝概述

第一節 針織及針織服裝

一、針織

織物可分為針織物、機織物和非織造織物。針織物是由線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織物,線圈是針織物最小的基本單元。線圈正反面、縱橫向不一樣。在針織物中紗線彎曲成空間曲線。由于每個線圈由一根紗線組成,縱向拉伸時,線圈的高度增加,寬度減小,即線圈高度和寬度可以互相轉換。針織物的延伸性比機織物大得多,而且能各個方向延伸。此外,針織物是由孔狀的線圈形成的,所以有較大的透氣性,針織物一般較松軟,如圖1-1所示。

機織物是由兩組相互垂直的紗線,經紗①和緯紗②交織而成。經紗和緯紗之間的每一個相交點稱為組織點,是機織物的最小基本單元。機織物只在經紗與緯紗交織的地方有些彎曲,收縮與織物縱向延伸關系不大。一般機織織物比較緊密、挺括,如圖1-2所示。


圖1-1 針織結構圖


圖1-2 機織結構圖

非織造織物也叫非織造布、無紡織物,是纖維網狀結構物,原料是纖維,不同于針織物和機織物的紗線。非織造織物用的是雜亂的纖維網,纖維用化學、機械、熱熔的方法連接成布。由于非織造織物的透氣性及服用性較差,因而較少用于服裝,多見于一次性內衣、購物袋和環保袋等,如圖1-3所示。

如圖1-4所示展示了超大尺寸的棒針針織作品,于2008年展于倫敦亞歷山大宮的The Stitch and Knitting Fair。


圖1-3 非織造布


圖1-4 藝術家Alfreda Mchale的藝術裝置“Have you seen my knitting”

二、針織的分類

針織使用的設備和品種各不相同,就編織方法而言,可分為緯編和經編兩大類,如圖1-5所示。


圖1-5 緯編組織結構圖(左)和經編組織結構圖(右)

1.緯編

將紗線由緯向放入針織機的工作針,使紗線依次彎曲成圈狀并相互穿套而形成針織物的一種方法。用這種方法形成的織物稱緯編針織物,完成這一工藝過程的針織機叫緯編針織機。橫機編織、圓機和手工編織都屬于緯編。

2.經編

將一組或幾組平行排列的紗線,由經向放入針織機的所有工作針,同時進行成圈而形成針織物的一種方法。用這種方法形成的織物稱經編針織物,完成這一工藝過程的針織機叫經編針織機。經編針織產品包括泳衣、拉舍爾毛毯和花邊等。

本書主要就緯編針織服裝設計進行介紹和論述。

三、針織基本概念

● 線圈:由圈干①—②—③—④—⑤和延展線⑤—⑥—⑦所組成,如圖1-6所示。

● 圈柱:圈干的直線部段①—②與④—⑤。

● 針編弧:弧線部段②—③—④。

● 沉降弧:延展線⑤—⑥—⑦,連接相鄰的兩只線圈。

● 圈距:在線圈橫列方向上,兩個相鄰線圈對應點間的距離,以A表示。


圖1-6 線圈結構圖

● 圈高:在線圈縱行方向上兩個相鄰線圈對應點間的距離,以B表示。

● 線圈橫列:線圈在橫向連接的行列。

● 線圈縱行:線圈在縱向串套的行列。

● 針織物的正面:線圈圈柱覆蓋于線圈延展線上的一面,如圖1-7所示。

● 針織物的反面:線圈延展線覆蓋于線圈圈柱的一面,如圖1-8所示。


圖1-7 針織正面及結構圖

● 單面針織物:線圈的延展線或圈柱集中分布在針織物的一面。

● 雙面針織物:線圈的延展線或圈柱分布在針織物的兩面。

四、針織物特性

針織物相對于機織物而言,具有良好的彈性、透氣性和保暖性以及松軟等特性,原因主要是針織線圈結構可以進行轉移,而機織物經緯紗不會發生轉移。在針織服裝設計中要充分考慮針織物的特點,揚長避短或者利用逆向思維進行創新獨特的設計。


圖1-8 針織物反面及結構圖

1.延伸性

針織物延伸性指針織物在受到外力拉伸時,其尺寸伸長的特性。當針織面料往一個方向拉伸時,另一方向回縮。一般針織物都是多向拉伸。延伸性主要是由于線圈結構的改變而發生的變形。針織物一般都具有較大的延伸性。

2.彈性和適形性

針織物彈性指引起織物變形的外力去除后,織物回復原來形狀的能力。針織物彈性在使得塑造人體曲面時,不需要像機織面料一樣添加松量,不需要利用省道進行塑形或者開衩來增加活動量。良好的彈性導致其適形性好,使得針織物適合各類人體體型,尤其適用于緊身廓型以及內衣、泳衣和運動服等需要貼體和人體活動量的服裝款式和種類,甚至某些特殊的造型,如圖1-9、圖1-10所示。

3.尺寸穩定性

針織線圈結構使得針織物在拉伸時,線圈圈柱和圈弧相互轉移,如果在外力去除后無法恢復原狀,導致針織面料的尺寸穩定性變差。

4.工藝回縮性

針織物在加工處理過程中會產生長度和寬度的變化。針織物的收縮包括下機收縮、染整收縮、水洗收縮等。針織物下機后經過一定時間,織物長度比下機時要短。羊毛衫在穿著洗滌后,規格往往會縮小。針織面料在縫制過程中,其長度與寬度方向發生一定程度的回縮。工藝回縮程度可用收縮率表示,回縮率可以為正值或負值,橫向收縮、縱向增長時,橫向收縮率為正、縱向為負。收縮率可用下公式求得:

式中:Y——針織物的收縮率;

H1——加工和處理前的尺寸;

H2——加工和處理后的尺寸。


圖1-9 Mark Fast 2010秋冬(大號模特走秀,體現針織服裝的良好彈性)


圖1-10 Fashion East 2017春夏(針織面料的彈性塑造雕塑般的結構廓型)

5.歪斜性

針織物歪斜指在自由狀態下線圈縱向的歪斜。線圈的歪斜與紗線的捻度和織物的稀密程度有關。織物越稀松,歪斜性越大;織物越緊密,歪斜越少。如果采用低捻和捻度穩定的紗線,以及適當提高針織物的編織密度,都可以減少線圈的歪斜現象。

6.脫散性

針織物的脫散性指紗線斷裂或線圈失去串套聯系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線圈與線圈分離的現象。脫散性影響針織物的美觀和穿著牢度,如長筒絲襪的縱向脫散。一般緯編織物易脫散,經編織物不易脫散。可利用逆向思維進行漏針和脫散效果的設計,如圖1-11~圖1-13所示。

7.卷邊性

某些針織組織在自由狀態下,邊部發生包卷的現象稱為卷邊。這是由于線圈中彎曲線段所具有的內應力,力圖使紗線段伸直而引起的。卷邊性與組織結構、紗線彈性、粗細和捻度等相關。一般單面針織物卷邊性嚴重,雙面針織物無卷邊性。造型上解決邊口脫散性和卷邊性的處理方式包括羅紋、緄邊、飾邊、貼邊、縫跡處理、流蘇穗和鉤編,如圖1-14、圖1-15所示。


圖1-11 針織物的拆散


圖1-12 KTZ 2018春夏


圖1-13 Vivienne Westwood 2017春夏

8.鉤絲起毛起球

鉤絲是針織物碰到尖硬的物體,纖維或紗線被鉤出,在織物表面形成絲環。起毛是織物不斷受摩擦,紗線表面的纖維端突出于織物,織物表面發毛。起球是若這些起毛的纖維端在以后的穿著使用過程中不能及時脫落,就相互糾纏在一起被揉成許多球形小粒。鉤絲起毛起球主要在化纖產品中較突出,與原料品種、紗線結構、針織物結構、染整加工、成品的服用條件等有關,如圖1-16所示。


圖1-14 平針卷邊性


圖1-15 邱昊及其獲得2008國際羊毛標志大獎(Woolmark Prize Award作品)

五、針織服裝分類

針織服裝是用針織物或毛紗線加工制成的服裝,在結構、性能、外觀以及生產方式等方面都與機織服裝不同。針織服裝有多種分類方法,可分為是用毛紗或毛型化纖紗線編結成的服裝,俗稱毛衣,以及用棉、絲、麻、棉型化纖或混紡交織的針織物縫制成的服裝。針織服裝根據成衣工藝,又分為裁剪針織服裝和成型衣片針織服裝兩種,成型衣片又有全成型和部分成型之別,全成型是指在針織機上已形成衣片,可直接用以縫合成衣;部分成型是指在針織機上織成近似的衣片,需經部分裁剪(如領圈、袖窿)才能縫合成衣。按針織工藝可分為緯編針織服裝和經編針織服裝,緯編織物有較大的延伸性、透氣性和彈性;經編織物則緊密,延伸性小,挺括,不易變形,花紋變化多,用途較廣。按編織方式分手工針織服裝和機器針織服裝。根據針織面料的用途分為針織毛衣、針織時裝、針織運動服、針織內衣和針織服飾品。廣義的針織服裝還包括手套、襪子、針織帽子、鉤編的抽紗制品、圍巾、以及各種采用針織面料或針織原理織造和加工的各種產品。


圖1-16 鉤絲起毛起球的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京山县| 扎鲁特旗| 九龙县| 武功县| 内乡县| 察哈| 陆丰市| 长宁区| 库车县| 荔浦县| 伊宁县| 萍乡市| 吐鲁番市| 武冈市| 海城市| 全州县| 子洲县| 沁源县| 胶州市| 瑞丽市| 鹿泉市| 淮安市| 鄱阳县| 凉城县| 磴口县| 称多县| 收藏| 五大连池市| 宜君县| 手游| 忻州市| 安平县| 务川| 中山市| 屏南县| 额济纳旗| 柯坪县| 洛宁县| 五台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