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版前言

廣泛意義上說,時裝是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服飾文化現象。《韓非子》中記載,早在春秋時就有“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漢童謠唱“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皆半額,城中好廣袖,四方用匹帛”。由此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對時裝的追求。一般認為,現代時裝起源于西方宮廷服裝。17世紀30年代,法國社會各階層在宮廷影響下,興起追求時新服裝的風尚,時裝開始由宮廷走向社會。1855年,英國人沃斯(C.F.Worth)在巴黎世博會上展出了一種新禮服并榮獲金牌,開啟了高級服裝定制的第一扇門。他首創時裝表演,被譽為“世界時裝之父”。20世紀初,法國人保羅·波烈把婦女從緊身胸衣里解放出來,奠定了歐洲現代服裝的基調。1914年夏奈爾發布“夏奈爾套裝”,1924年迪奧發表“新外觀”女裙,均極大地推動了時裝的設計和創新。以前,時裝大都是指女裝,直到20世紀60年代日本男裝協會提出TPO(時間、地點、場合)概念和美國人倡導“孔雀革命”,時裝逐漸擴展至男裝。中國于20世紀初在上海出現時裝生產,現代中國時裝業從此逐步興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時裝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時裝同于服裝又超越服裝。服裝是以面料、款式、色彩三要素構成的三維立體結構,而時裝則在三維空間以外再設法體現時代意念,蘊含著設計者與穿著者在時間上的一種文化交流和認同。時裝因傳播而流行,因流行而擴大。在當今多元性消費文化中,時裝設計者要有跨界的視野,既要穿越歷史時空,汲取傳統的文化元素,又要關注當下博采現代文明的成果,還要洞察人們的精神生活。因此,現代時裝設計離不開高等學府的培養。

《時裝工業導論》闡述的主要是現代時裝,工業化發展過程中的時裝工業也稱為時裝產業。本教材是編者基于對時裝教育的基本認識,以浙江理工大學“時裝工業導論”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為基礎,汲取兄弟院校及美國紐約時裝學院相關教材的優點,以國際、國內時裝產業發展為大背景編制而成。作為時裝設計、時裝工程、時裝營銷等專業的一門導論課程,其編寫思路和特色可概括為以下幾點:從內容上看,本教材梳理了時裝發展的歷史環境和國際環境,揭示了時尚流行機理,論述了時裝產業結構、市場營銷以及時裝教育等,讓學生能從時裝大環境、時裝大設計、時裝大工業和時裝大營銷的觀念出發,正確認識時裝的本質,因此,內容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基礎性。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角度看,教材的實施緊密與產業相聯系,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避免了簡單的知識傳授,將課堂教學內容和企業工作任務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學習有目標、教師教學有理論、理論應用有案例、實戰演練有項目。從人才培養目標上看,根據時裝產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結構的要求,教材體現了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化、本土化耦合思維的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實業型人才的目標。由于時裝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建議不僅在課堂中進行案例教學,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性教學,還要讓學生走進企業、走進市場進行社會實踐。

本教材由郭建南擔任主編,孫虹擔任執行主編,朱偉明為副主編,全書由郭建南統籌、孫虹統稿;編寫分工如下:緒論由陳強提供素材,郭建南完成編寫,第一章由朱偉明編寫,第二章、第六章由張姣編寫,第三章由須秋潔編寫,第四章、第八章由任力編寫,第五章、第十一章由劉麗嫻編寫,第七章由孫虹編寫,第九章由蔡建梅編寫,第十章由朱俐編寫,第十二章由陳偉央編寫,第十三章由李萍編寫。杜華偉、朱偉明負責教輔光盤的制作,何凌帆負責書稿的校對工作。對他們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此外,杜鈺洲先生撥冗為本書作序;在教學科研過程中,特別得到知名女裝品牌浙江雅瑩服裝有限公司總裁張華明先生以及杭派女裝品牌浙江名莎服飾有限公司總裁賈朱喜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一致謝!

《時裝工業導論》一書涵蓋內容豐富、涉及產業鏈廣泛。但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產業演變頻繁,創新、創意日新月異,限于編者的水平和視野,許多方面難以概全或始料不及,有待日后完善。

編 者

2011年12月2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晋江市| 抚远县| 肃南| 西畴县| 明水县| 随州市| 盐边县| 涞源县| 商都县| 铜鼓县| 南乐县| 弥渡县| 延川县| 阿拉尔市| 怀安县| 台江县| 综艺| 徐汇区| 漳浦县| 故城县| 巍山| 仙游县| 大同县| 上饶县| 抚顺县| 白水县| 偃师市| 齐齐哈尔市| 阿克苏市| 沐川县| 丰城市| 怀集县| 盖州市| 苍溪县| 巴彦淖尔市| 赤城县| 元谋县| 禄劝| 太仓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