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織服裝結構設計(第2版)
- 謝梅娣
- 2399字
- 2020-07-31 15:00:27
第二節 人體特征與測量
了解人體特征及正確掌握人體測量,是能否正確設計針織服裝成品規格的前提。
一、人體特征
根據人體外形特征和關節活動特點,從服裝結構學角度可將人體劃分成頭①、頸②、肩③、肩端④、胸⑤、背⑥、上臂⑦、肘⑧、下臂⑨、腕⑩、手、腰、腹、臀、胯、大腿、膝、小腿、腳踝、腳等部位,如圖1-2-1所示。
人體的彎曲、轉動、擺動、伸展等運動都是由頸、腰、肩端、肘、腕、胯、膝、腳踝等重要部位的關節活動完成的。而這些動作的運動幅度在一定條件下又將決定服裝寬松量的大小。
人體比例通常是指生長發育正常的中青年人體的平均數據,通過人體或人體各個局部之間大小的比較,并以數量比例的形式來體現。人體各部位的比例是人體外表體形特征的重要內容,了解人體的長度比例和圍度比例是服裝設計及制作的依據。

圖1-2-1
(1)長度比例:人體各部位比例,一般以頭高為單位進行計算。亞洲成年男女的人體比例為七個頭至七個半頭高,歐洲成年人體比例為八個頭至八個半頭高,這種符合實情的折算可作為研究一般生活服裝的依據,而在設計外銷產品(不包括亞洲地區)以及時裝表演服、流行時裝時,人體長度比例可按八個頭或八個半頭的長度計算。此外,也可用所占人體總體高的百分比來計算服裝長度的方法。我國成年女性人體長度比例參考值見表1-2-1。
表1-2-1 我國成年女性人體長度比例參考值

(2)圍度比例:人體圍度包括頭圍、頸圍、胸圍、腰圍、臀圍等。圍度比例是表示人體各部位橫斷面的周長度量的比較并以數字表征。胸圍、腰圍、臀圍(即三圍)對服裝影響較大,而且這三者間的關系最為密切。我國成年女性人體圍度比例參考值見表1-2-2,它為服裝圍度及有關部位尺寸的確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值得注意的是,在制訂針織服裝圍度尺寸時,還應充分考慮針織面料具有彈性和延伸性的特點,把握針織服裝成品圍度尺寸。
表1-2-2 我國成年女性人體圍度比例參考值

二、人體測量
針織服裝成品規格尺寸是針織服裝結構設計的前提。成品規格尺寸的來源除了客戶提供的數據和國家標準號型規格外,主要是通過測量人體而得。人體測量是在對人體體型特征有正確的、客觀的認識基礎上,通過統一規則把人體各部位的體型特征數字化,用精確的數據表示身體各部位的特征。人體測量是針織服裝結構設計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術,它也是針織服裝成品規格設計的依據。
為了使人體測量的數據具有可比性,能建立統一的測量方法,一般選骨骼的端點、突起點及有代表性的部位作為人體測量基準點,如圖1-2-2所示。

圖1-2-2
(1)肩頸點:位于人體頸側根部,是頸部到肩部的轉折點。它是測量人體前、后腰節長和服裝衣長的起始點,以及服裝領口寬定位的參考點。
(2)頸窩點:位于人體左右鎖骨中心,前頸根部凹陷的位置,是前領口深定位的參考點。
(3)頸椎點:位于人體頸后第七頸椎骨,是測量背長或上體長的起點,也是基礎領線定位的參考點。
(4)肩端點:位于人體肩關節峰點處,是測量人體肩寬的基準點,也是測量臂長或服裝袖長的起始點,而且還是服裝袖肩點定位的參考點。
(5)胸高點:位于人體胸部最髙處,它是測量胸圍的參考點,也是女裝胸省省尖方向的參考點。
(6)前腋點:位于人體胸部與前手臂根的交界處,左右前腋點間的距離就是前胸寬的尺寸。
(7)后腋點:與前腋點部位相對,位于人體背部與后手臂根的交界處,左右后腋點間的距離就是后背寬的尺寸。
(8)肘點:位于人體上肢肘關節處,是制訂袖肘線、前袖彎線凹勢及袖肘省省尖方向的參考點。
(9)腕點:位于人體手腕部凸出處,即前臂尺骨最下端點,是測量袖長的參考點。
(10)前腰節點:位于人體前腰部正中央處,是確定前腰節的參考點。
(11)后腰節點:位于人體后腰部正中央處,是確定后腰節的參考點。
(12)腰側點:位于人體腰側部正中央處,是前后腰的分界點,也是測量服裝褲長和裙長的起始點。
(13)臀高點:位于人體臀后部左右兩側最高處,是確定臀省省尖方向和臀圍線的參考點。
(14)臀側點:位于人體臀側部正中央處,是腹部與臀部的分界點。
(15)膝蓋點:位于人體膝關節的中心,是大腿與小腿的分界部位。
(16)踝點:位于人體踝關節向外側突出點,是測量褲長的參考點。
量體前被測者最好穿著緊身或合體內衣,以最自然的姿勢站好。
(1)頭圍:雙耳上方水平圍量一周。
(2)胸圍:胸部最豐滿處水平圍量一周。
(3)腰圍:腰部最細處水平圍量一周。
(4)臀圍:臀部最豐滿處水平圍量一周。
(5)領圍:在頸部的下端圍量一周(注意軟尺需經過頸椎點、左肩頸點、右肩頸點、頸窩點)。
(6)上臂圍:在上臂最粗的地方水平環繞圍量一周。尤其對于手臂粗的人是必須測量的尺寸。
(7)肘圍:屈肘,經過肘點圍量一周。這是制作窄袖必須量的尺寸。
(8)手腕圍:經過手腕點,松松地繞手腕部而量。
(9)手掌圍:將拇指輕輕地貼于手掌側,圍量其根部一周。
(10)總肩寬:由左肩端點經過后頸點量至右肩端點。
(11)前胸寬:前身右側腋窩處量至左側腋窩處。
(12)后背寬:后身右側腋窩處量至左側腋窩處。
(13)胸高點:橫向測量為兩個胸高點之間的距離;縱向測量為肩頸點向下量至胸部最高點。
(14)腰節:肩頸點向下經過胸高點量至腰部最細處,為前腰節長;肩頸點向下經過肩胛骨量至腰部最細處,為后腰節長。
(15)背長:由第七頸椎點向下量至腰部最細處。
(16)手臂長:由肩端點經過肘至腕處(折線)。
(17)上臂長:手臂彎曲,自肩端點量至肘部。
(18)臀高:在人體側面的位置上,自腰側點量至臀側點的距離。
(19)上襠長:測量時,被測者坐在硬面椅子上,挺直身體,從腰圍線垂直量至椅面。
(20)裙長:自腰圍線量至所需裙子底邊為止。
(21)褲長:在人體側面,從腰圍線量至外踝點,也可根據個人喜好或需要來確定長度。
以上測量所得的尺寸基本為凈尺寸,然后針織服裝成品規格尺寸可根據款式需要和面料特性再加放(或減去)一定的放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