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服裝陳列設計的起源與發展
服裝陳列起源于19世紀歐洲商業和百貨業的發展,它作為服裝產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已經在歐美發達國家發展了一百多年。時間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1858年,當查爾斯·沃斯把自己的時裝店布置成沙龍的形式,別出心裁地設計室內陳設、照明,并使用人臺來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1,可謂是服裝陳列設計的鼻祖。隨著西方現代商業的繁榮,陳列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專業學科,成為商家競爭的重要手段,在發達國家被廣泛重視和應用。當今歐美包括日本的服裝陳列已有了相當成熟的行業規范和較高的專業技能,在服裝陳列的發展上投入了不少精力。特別是國際知名品牌,對保持陳列風格的統一性要求非常高。雖然根據門店店鋪分級的不等,商品備貨的齊全度有所不同,陳列的完整度也有相應的差別,但是所有的店鋪形象都必須保持一致性,使消費者僅憑店鋪陳列就可以判斷是何品牌。例如BOSS的領帶一定是掛在架子上展示銷售的,而GH的領帶一定是卷成圈,擺放在一個個小方格內展示2(圖1-11~圖1-14)。每當換季時,都會有專門的指導陳列手冊,詳盡說明服裝如何出樣、款式如何搭配,所有的法則和標準都必須按照手冊來實施。

圖1-11

圖1-12
我國在20世紀20~30年代的上海,開設了第一批百貨公司,如“先施”“永安”等。當時的創建者引進西方的百貨商店運營管理模式,進口西方時新的商品——“統辦環球百貨”,并有了最初的商品陳列,給當時的消費者帶來了最為時髦的購物體驗(圖1-15、圖1-16)3。我國的服裝陳列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與十多年前委托廣告公司和室內裝潢公司設計制作服裝店鋪陳列的情況不同,如今的品牌服裝都擁有自己的陳列設計團隊,品牌的陳列展示更具系統性和延續性。區別于歐美有些服裝店鋪陳列的藝術化、主題化、個性化,追求刺激眼球的效果,我國的服裝陳列更側重于挑選商品的便利性和視覺的舒適性。


圖1-13
圖1-14

圖1-15

圖1-16
好的陳列設計師不但要對品牌了如指掌,更要對產品定位清晰,對時尚變換的把握,對環境造型的理解,所以對服飾陳列設計師綜合能力要求相當高。隨著近年來國際服裝品牌大舉進軍國內市場,強大的品牌效應、隆重的市場推廣活動,都給國內服裝陳列帶來了不小的震撼。越來越多的商家已經注意到陳列對服裝銷售的重要性,也涌現了一批較好的設計,更會聘請國外一些知名設計師來進行設計,如位于杭州環城西路的浪漫一生旗艦店的店堂造型,就出自日本著名設計師SAKO之手(圖1-17)。服裝陳列的觀念技術的更新進步還需要一段相當的時間,做出具有國際水準的店鋪形象,是我們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

圖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