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服裝設計方法

設計方法,也稱為設計原則,是設計者在設計時所遵循的反映現實和表現設計者思想情感的基本原則。它是設計者作為設計主體的設計理念的實踐性體現,是解決設計問題和處理服裝設計中整體與局部、設計元素與細節的必然手段。

(一)設計語言與審美

設計語言是創新思維主體在特定設計的創作活動中,運用獨特的設計手法,按照審美法則,進行設計表現的手段和方法。設計語言是服裝設計作品的媒介和形式的總稱,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并在設計發展中不斷創新和發展,具有獨特的個性語言,從而不斷地加強完善設計形式與表現手段的創新。設計語言有三條基本原則:①設計語言要鮮明、生動地表現設計作品的理念。②設計語言要精練含蓄、有意蘊。③設計語言要有傳承與創新。

在服裝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語言和審美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類。

1.對稱與不對稱

服裝的剪裁和廓型有對稱和不對稱之分,對稱的服裝傳遞出內斂、端莊、穩重、大方的含蓄美;不對稱的服裝則呈現出個性、時尚、藝術、現代的張揚之美。如何選擇?除了對不同場合的考量外,個人氣質以及性格也是決定你是能夠駕馭對稱服裝還是能夠駕馭不對稱服裝的關鍵要素(圖3-23)。氣質本身具有時尚感、長相個性、性格開朗外向的人更適合穿著不對稱的服裝,顯得瀟灑、個性;而氣質內斂、長相端正、性格含蓄內向的人,更適合穿著對稱的服裝,體現端莊、大方。

圖3-23 對稱與不對稱

https://www.taobao.com

2.比例與廓型

服裝設計的整體美感的產生和形成,離不開和諧的比例關系。學術界從不同的角度對比例進行了定義。有的人認為比例是決定構成藝術作品的一切單位大小,以及它的各單位之間的相互關系的重要因素。還有的人認為比例是形式美法則之一。在任何一種藝術和審美活動中,比例實質上是指對象形式和與人有關的心理經驗形成的一定對應關系。當一種藝術形式因為內部的某種數理關系與人在長期實踐中接觸這些數理關系而形成的快適心理經驗相契合時,這種形式就可被稱為符合比例的形式。也有人認為比例是指造型物的全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長度或面積的數量關系,也就是通過大與小、長與短、輕與重等質和量的差所產生的平衡關系。上述定義看似不同,但實質上都肯定了比例反映的是一種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藝術創作和審美活動中,這個關系處于平衡狀態時就產生美的效果。服裝設計中的比例關系是十分重要的,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通常會從比例的角度出發,對服裝設計諸要素如色彩、圖案、面料、質感、裝飾配件、體型等進行設計,使服裝的比例達到平衡、和諧,符合人體視覺比例的變化,進而形成美的感覺。比如,設計者經常將黃金分割率應用于衣服的比例(背長平均等于37cm,假設裙長等于背長的1.618倍,即得出以下公式37×1.618=59.866≈60。以背長等于37cm,裙長等于60cm為基準。如果衣服的肩寬為40cm,上衣的長度為60cm,那么這件衣服的長寬比例為60:40或3:2),就是因為黃金分割法經實踐證明是一種符合審美標準的比例關系。一套服裝的上衣長與裙長、袖長與背長、袖長與外套長等,采用這種比例尺寸,將具備比例美的特征。但是服裝設計中僅僅機械地使用黃金分割率又顯然是不夠的,畢竟服裝是為人設計的,在服裝設計時要考慮到著裝人不一定都是標準體型,要設法用服裝來彌補或校正著裝者體型的不足和缺憾,就必須利用比例美的造型規律來重新考慮服裝的比例。注意服裝是人體的穿著物,既要找出規律的比例美感來,又要符合千差萬別的人體美,并由此來決定比例關系的適用,這是比例設計的魅力之所在(圖3-24)。

3.協調

服裝設計中的形式美法則,即比例、對稱、均衡、主次、對比、和諧,闡明了服裝的比例在服裝設計中的地位,這些形式美法則都是建立在比例的基礎上,只有把握服裝的比例關系,才能達到服裝的協調美(圖3-25)。

圖3-24 比例與廓型

https://www.taobao.com

圖3-25 協調

https://www.taobao.com

(二)造型

造型一詞源于鑄造行業,原意是指用型砂及磨具等工藝裝備,澆注模型部件的工藝過程。隨著詞義的發展,造型一詞現在既可以用作動詞,也可以用作名詞。造型作動詞解,是指塑造物體的特有形象;造型作名詞解,是指被創造出來的物體形象。

在設計學科中,造型是指用圖形或實物構筑可視形狀的過程及其得到的結果。物體處于空間的形狀是由物體的外輪廓和內結構結合起來形成的。如汽車、電視機、電冰箱等物體不僅形狀不同、特征各異,也有著各自的內在結構。所以造型是把握物體的主要特征所創造出的物體形象,是以一定物質材料和手段創造的可視空間形象的藝術。通常情況下,人們所說的造型是指物體的外部特征,包括物體外部的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物體與空間之間的關系等。造型總存在于一定空間中,表現為某種靜止的或動態的過程,可以視覺感受,又被稱為視覺藝術、空間藝術等。造型的表現是由其使用的材料和手段決定的。由于造型的類別不同,造型創作的特點和表現形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建筑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手法,創造出可供人類居住、生活和工作的適應性空間造型;畫家使用不同繪畫工具和材料,通過對具象的或抽象的形態、色彩的描繪,展現的是一種二維平面的藝術形態。

服裝造型則體現一種形狀上的結構關系以及穿著上的存在方式,可以理解為服裝款式的表現,包括服裝的整體造型和局部造型(圖3-26)。服裝借助于面料、依附于人體,其造型要完成由平面材料轉換成立體形態的過程,對服裝材料的選擇以及工藝手段等有其相應的要求。

圖3-26 服裝造型

https://www.taobao.com

(三)平面結構設計

平面結構設計就是對服裝的構成及各部件間的組合關系進行設計。它是服裝工藝設計的準備與前提,又是服裝造型設計的延伸與完善。服裝結構設計是否合理,不僅會影響到服裝的美觀性、舒適性,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對服裝的制作效率有所影響。平面結構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對款式造型的審視與分解。款式造型的審視與分解是指審視效果圖所顯示的款式的功能屬性、結構組成和工藝處理方式。它是剖析款式的結構形式、規格和結構的過程,也是款式造型圖解成為結構圖的第一步設計工作。

圖3-27 不同結構相似面料組成不同的服裝

https://www.vogue.com

例如圖3-27中四款法蒂瑪·洛佩茲(Fatima Lopez)2018春夏的高級成衣,以不同的結構、相似的面料組成了不同性質的服裝。

1.分割線

分割線又叫開刀線,分割線的重要功能是為滿足造型的需要而將服裝切分成幾個部分,然后再縫合成成衣,以體現服裝的人體及美觀。線,是服裝造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既能構成多種的形態,又能起到分割形態和裝飾的作用;既能隨著人體線條進行塑造,也可以改變一般的人體的形態而創造新的、帶有強烈個性的形態。因此由裁片縫合時產生的分割線,既具有造型性,也具有功能性,它對服裝造型與合體性起著主導作用。分割線通常被分為兩大類別:結構分割線和裝飾分割線。結構分割線是指具有塑造人體體型和加工方便特征的分割線。結構分割線的設計不僅要設計出款式美觀的服裝造型,如突出胸部、收緊腰部、擴大臀部等,使服裝能夠充分體現出人體的曲線美;而且要具有更多的實用性功能,盡量做到在保持造型美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成衣制作過程中的復雜程度。最大限度地顯示出人體輪廓的曲線美,是結構分割線的主要特征之一。例如,背縫線和公主線能充分顯示人體的側面體型;肩縫線和側縫線可以充分體現人體的正面體型。除此之外,結構分割線還有代替收省的作用,以簡單的分割線形式取代復雜的塑形工藝。如公主線的設置,其分割線位于胸部曲率變化最大的部位,上與肩省相連,下與腰省相連,通過簡單的分割線就能把人體復雜的胸、腰、臀的形態勾勒出來。服裝中的裝飾分割線是指為了服裝造型的美觀而使用的分割線,附加在服裝上起裝飾的作用。分割線所處的部位、數量和形態的改變會引起服裝設計視覺藝術效果的改變(圖3-28)。

圖3-28 分割線的運用https://www.taobao.com

在不考慮其他造型因素的情況下,服裝中“線”構成的視覺美觀是通過線的橫豎曲斜與起伏轉折以及富有節奏的粗獷纖柔的變化來體現的。女士服裝大多采用曲線形分割線,外形輪廓線也以曲線居多,顯示出女性的柔美特性;而男裝則堅持以粗獷豪放的直線為服裝構成的主要線條。

單一的分割線在服裝的某部分中所起的裝飾作用是有限的,為了塑造較為完美的造型以及迎合某些特殊造型的需要,增添分割線是必要的。如后衣身的縱向分割線,兩條就能比一條更使得腰身合體,形態自然。但要注意分割線也不是越多越好,分割線數量的增加易引起分割線的配置失去平衡,數量的增加必須在保持分割線整體的平衡和有韻律的前提下進行,特別是對于水平分割線,其分割非常講究比例美。因此分割線的運用應當以適度、平衡、比例恰當為判斷標準。

以上兩種分割線結合,形成了結構裝飾分割線。這是一種處理十分巧妙的、能同時符合結構和裝飾需要的線型,將造型需要的結構處理隱含在對美感追求的裝飾線中,相對而言,結構裝飾分割線的設計難度要大一些,它既要塑造美的形體,又要兼顧設計美感,而且還要考慮到工藝能否實現,對工藝有較高的要求。

2.省道設計

省道設計是為了適應服裝的人體和造型需要而采用的一種塑型手法。人體是曲面的、立體的,而布料卻是平面的。當把平面的布放置到凹凸起伏的人體上時,兩者是不能完全貼合的,為了使布料能夠順應人體結構,就要把多余的布料裁減掉或者收褶縫合掉,這樣制作出的服裝才會十分合體。被剪掉或縫合的部分就是省道,其兩邊的結構線就是省道線。省道一般外寬里窄,從服裝的邊緣線向人體上某一高點收成三角形或者近似三角形,外邊的叫省根,里面的叫省尖。省道有很多種,多以胸高點為中心。根據收省的位置不同,上裝省道主要分為七種基本類型:腰省、肩省、領省、前中縫省、袖窿省、腋下省、側縫省。分別以其省根所在位置線命名。近幾年,中縫省用得比較多,剪開或不剪開的形式都有。人體背部雖不如正面那么凹凸有致,但也有一點的曲面,背部較細,臀部較寬,肩胛處較高,女性尤為明顯。按省根的位置,背部省道也分為背部肩省、背部腰省等。背部省道也可根據造型要求聯合使用。事實上,在實際設計中,省道的形狀多種多樣,但都是以上述基本省道進行相應的省道轉移得來的。省道轉移是服裝結構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在服裝設計中,往往不是某一種省道的單獨使用,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省道聯合使用會塑造出更為貼體的造型。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省道的使用更為講究,服裝設計師們總是竭盡所能以更合理的收省方法塑造人體曲線,特別是女性胸部曲線,常常是袖窿省、腋下省與腰省并用。省道收的合理與否是決定服裝板型好壞的重要因素。與上裝相比,下裝的省道位置相對比較固定,多集中于腰臀部,所以下裝的省道又叫臀圍省。人的體型特點是腰細臀寬,因此在腰部、臀部、腹部做適量的省,可以使得裙裝或褲裝更為美觀貼體。在這一點上,男裝也一樣,只是沒有女裝明顯,收臀圍省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使下裝能夠掛于腰部而不會墜落。省道縫合時一般向內折暗縫,在服裝表面只留下一條平整的縫合線,使得服裝外觀美觀(圖3-29)。

圖3-29 向內折暗縫省道

https://www.taobao.com

(四)立體剪裁

立體剪裁是區別于服裝平面制圖的一種剪裁方法,是完成服裝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圖3-30)。立體剪裁的優勢在于能非常快速地實現腦海中的設計,并且可以在制作的過程中進行天馬行空的設計。立體剪裁是以人臺為操作對象,是一種具象操作,所以具有較高的適體性和科學性。立體剪裁的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二次設計、結構設計以及裁剪的集合體,操作的過程實質就是一個美感體驗的過程,因此立體剪裁有助于設計的完善。立體剪裁是對面料直接操作的方式,所以對面料的性能有更強的感受,在造型表達上變化更加多樣,許多富有創造性的造型都是運用立體剪裁來完成的。

解構是立體剪裁的一種重要方法。解構服裝是設計師突破“服裝為人所穿”的概念,完全從一件獨立的藝術品的角度去設計服裝,考慮的是“服裝”本身而非與人體發生關系的服裝。設計師通過偶然機遇、荒誕組合、隨意堆砌、解構中心、解構抽象、解構具象等手段來進行創作(圖3-31)。解構服裝的靈感來源與實現手法多種多樣,但是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①解構服裝用傾斜、倒轉、彎曲、波浪等表現手法;②巧妙改變或者轉移原有的結構;③力求避免常見、完整、對稱的結構;④整體形象支離破碎、疏松零散,變化萬千。以上所說只要符合一兩項,就可以稱之為解構服裝。此外,設計師需要注意,解構并非無章法,也同樣應該經過反復推敲而確定設計。比如解構不可過分散亂殘缺,為了標新立異而破壞服裝的基本結構和美感。

圖3-30 立體剪裁

https://www.taobao.com

圖3-31 解構

https://www.taobao.com

(五)配飾設計

在服裝上能體現線性感覺的服裝品主要有箱包、鞋靴和首飾(圖3-32)。首飾又可分為項鏈、手鏈、臂飾、掛飾、頭飾等,其他還有腰帶、圍巾、眼鏡等。這些飾品通過色彩、材料和形狀的不同變化,可以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體現不同的設計目的。從造型要素的角度分析,服裝總體上來看面感最強,線性飾品可以通過與服裝構成的“面”交叉或呼應,打破平面的呆板感,形成對服裝造型上的補充。如一條普通的連衣裙,如果在中間束一條腰帶,原本單一的平面被橫向斷開,視覺上就會有一點層次感;一件款式簡潔的T恤配一個創新設計的單肩斜挎式休閑包,就會打破原有形式上的單調感,形成對T恤的漂亮裝飾;款式新穎的項鏈、掛飾則經常用來豐富原本簡潔、曲線優美的晚禮服造型;風衣、大衣、羽絨服等冬裝則可以通過與圍巾或其他飾品搭配取得豐富的視覺美感。

圖3-32 配飾設計

https://www.taobao.com

(六)服裝的搭配設計

服裝搭配主要指在款式、顏色上相協調,從而整體上達到得體、大方的效果(圖3-33)。搭配技巧,主要從擇業、擇偶、交友、社交、業務往來等方面就男性和女性的服裝搭配藝術進行介紹,旨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給大眾以一定的指導和參考,同時也兼具娛樂欣賞性和拓展視野性。

圖3-33 服裝搭配

https://www.pinteres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林州市| 定州市| 奈曼旗| 含山县| 霍州市| 临汾市| 汉阴县| 高安市| 宾川县| 开封市| 清水河县| 韩城市| 临澧县| 东台市| 大姚县| 怀柔区| 施秉县| 新竹县| 全南县| 吉林省| 项城市| 广宗县| 济阳县| 平果县| 宽甸| 辽宁省| 瑞丽市| 日土县| 应用必备| 丹东市| 库伦旗| 双鸭山市| 张家港市| 桃源县| 茌平县| 剑阁县| 垫江县| 金川县| 巴青县|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