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原料的選配與混合

原料的選配與混合就是在紡紗之前,對不同品種、等級、性能和價格的纖維原料進行選擇,按一定比例搭配使用,混合成質量一定的混合原料,以確保同一批號紗線質量的長期穩定。原料合理的搭配使用,有利于保持生產的連續進行和成紗質量的長期穩定,有利于節約原料和降低成本。

一、配棉與混棉

1.配棉 棉紡廠一般不采用單一嘜頭的原棉紡紗,而是根據實際要求將幾種嘜頭的原棉相互搭配后使用,做到不同性質的原棉相互搭配、優勢互補,從而節約用棉和降低成本。配棉的方法有人工分類排隊法和計算機配棉法。對于天然彩棉紡紗和色紡紗,還要考慮不同色彩的搭配。

2.混棉 混棉就是確保混合棉中的各種成分,在紡紗時混合均勻,以提高成紗的條干均勻度和強力均勻度。混棉的方法主要有棉包混合、棉條混合以及小量混合三種。生產中應根據原料的性質,合理選取混棉方法。純紡時多采用棉包混合;性狀差異較大的混紡原料一般采用棉條混合。

二、和毛加油

無論粗紡或精紡毛紗,也很少是單一原料制成的,而是幾種原料互相搭配使用。和毛的目的與棉紡生產中的配棉、混棉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合理使用原料,確保同一批次紗線質量的長期穩定。但在和毛過程中需加入適量的和毛油,以增加其柔軟性、延伸性和潤滑性,降低羊毛表面摩擦因數,減少和消除靜電,使梳理和牽伸得以順利進行。

和毛的方法有散毛混合和毛條混合兩種。粗梳毛紡采取散毛混合,一般為鋪層混合,多次進行,充分混合;精梳毛紡既要散毛混合,也要毛條混合,且以毛條混合為主。和毛是在和毛機上進行,對混合原料進行開松、混合、除雜,并在和毛時加油。

和毛油的組成為油、乳化劑及水。乳化劑的作用是使油加速變成極微小的液滴,并均勻分散在水中形成乳化液。這樣可使油均勻地黏附在纖維上,并增加混料的回潮率。

羊毛與合成纖維混紡時,由于合成纖維的質量電阻率大,吸濕小,導電性差,在加工中易集聚靜電。目前毛紡廠消除靜電的方法除采用靜電消除器外,增加纖維的回潮率,以提高其導電性能,以及在和毛油中加入抗靜電油劑。

三、配麻與混麻

1.苧麻紡原料的選配與混合 苧麻紡原料的選配以單纖維線密度為主、結合長度進行選配。線密度小、長度長的纖維紡制細特紗,生產輕薄型織物;中等線密度的纖維用于中檔織物;粗纖維用于工業用線和粗厚織物。

2.亞麻紡原料的選配與混合 亞麻紡原料以梳成麻的號數為選用標準。紡線密度低的紗,應選用梳成麻號數高、分裂度高、線密度低、纖維長、含雜少和強度高的纖維;經過精梳工藝的紗,配麻時應選用長度整齊度好、短纖維含量少的麻纖維;用于原色酸洗布的麻紗,要采用色澤一致的纖維,以免后加工時易產生條花或斑點等疵點。

在亞麻紡中,散麻采用鋪層疊合混合方法,按配麻比例把規定重量的各成分麻一層一層地鋪放在混麻倉內,在鋪放的同時給濕加油,當堆放一定時間后由工人自上而下垂直抓取。也有麻包混合法,將按配麻成分規定的各種麻包,排列在混麻加濕聯合機上,由抓麻釘簾抓取適量的麻纖維,喂入混麻機中進行混合,最后制成麻卷輸出。

四、絹紡配綿與混綿

絹紡配綿通常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精干綿選配,其目的是將各種精干綿適當配合后,生產出質量符合紡紗要求、品質穩定的精綿。第二階段是精綿選配,以便生產出質量合格而穩定的絹絲。

精干綿的初步混合也是利用疊合混合原理,在開綿機上進行。將調和綿球中的各種原料,按順序均勻地橫鋪在喂綿帆布帶上,由喂入機構喂入開綿錫林,經過開松梳理,一只調和綿球的纖維全部卷繞到開綿錫林上。在一個喂綿周期內先后喂入的纖維,相互疊合在開綿錫林表面上,達到各種原料的均勻混合。

五、化學纖維的選配與混合

化學纖維的選配主要依據其纖維長度和線密度進行。化學纖維的長度有棉型、中長型和毛型等不同規格。棉型化學纖維的長度為32mm、35mm、38mm,線密度為1.3~1.8dtex,可在棉型紡紗設備上加工;中長型化學纖維的長度為51mm、65mm、76mm,線密度為2.7~3.3dtex,通常在棉型中長型紡紗設備或粗梳毛紡設備上加工;毛型化學纖維的長度為76mm、89mm、102mm、114mm,線密度為3.3~5.5dtex,一般在毛精紡設備上加工。化學纖維與棉、毛、麻等纖維的混合一般采用條子混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西乌| 鄯善县| 耒阳市| 益阳市| 平远县| 永兴县| 慈溪市| 绥滨县| 大宁县| 吴忠市| 六盘水市| 革吉县| 德格县| 巧家县| 西华县| 吉水县| 平顺县| 涟源市| 河北省| 思南县| 临朐县| 松桃| 定南县| 南溪县| 阿城市| 孝感市| 彩票| 麻栗坡县| 左权县| 林甸县| 溧阳市| 邹城市| 旺苍县| 宜宾县| 嘉峪关市| 大同市| 额尔古纳市| 西峡县| 邛崃市|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