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 高曉丁
- 1945字
- 2020-07-17 13:02:01
3.4 平面四桿機構設計
3.4.1 平面四桿機構運動設計的基本問題
機構設計就是根據給定的要求選定機構的形式,確定機構各構件的尺寸參數,并且還要滿足結構條件、動力條件和連續傳動條件等技術要求。根據機械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的不同,對連桿機構設計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這些設計要求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類問題。
(1)實現連桿給定位置的設計。在這類問題中,要求連桿能有序的占據一系列的預定位置。圖3-38所示的鑄造造型機沙箱翻轉機構,沙箱與連桿BC成為一體,要求所設計的機構中,連桿能依次到達位置Ⅰ和Ⅱ,以便引導沙箱實現造型振實和拔模。
(2)實現從動件給定的運動規律。此類設計問題要求所設計機構的主、從連架桿之間的關系能滿足某種給定的函數關系。圖3-12所示的車門開關機構,工作要求兩連架桿的轉角滿足大小相等而轉向相反的運動關系,以實現車門的開啟和關閉;圖3-14所示的汽車前輪轉向機構,工作要求兩連架桿的轉角滿足某函數關系,以保證汽車順利轉彎。
(3)實現給定點的運動軌跡。要求在機構運動過程中,連桿上某些點的軌跡能符合預定的軌跡要求。圖3-13所示的鶴式起重機構,為避免貨物運送過程中上下起伏運動,連桿上吊鉤滑輪中心點E應沿水平直線移動;圖3-39所示的攪拌機機構,應保證連桿上E點能按預定的軌跡運動,以完成攪拌動作。

圖3-38 沙箱翻轉機構

圖3-39 攪拌機機構
3.4.2 按給定連桿位置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如圖3-40所示,設連桿兩活動鉸鏈中心B、C的位置已確定,四桿機構的連桿在運動過程中能依次到達位置B1C1、B2C2和B3C3。設計的任務是要確定兩固定鉸鏈A、D的位置。由于B1、B2和B3位于以固定鉸鏈A為圓心的圓弧上,設計問題轉化為給定圓上3個點求圓心的問題;同理,通過C1、C2和C3也能求得固定鉸鏈D。具體作法如下:分別作B1B2和B2B3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其交點即為固定鉸鏈A的位置;同理分別作C1C2和C2C3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其交點即為固定鉸鏈D的位置,連接AB1、C1D,即得所求的四桿機構。

圖3-40 按給定連桿位置設計四桿機構
3.4.3 按給定行程速比系數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3.4.3.1 曲柄搖桿機構的設計
設已知曲柄搖桿機構的行程速比系數K,搖桿的長度L和擺角Ψ(圖3-41),設計曲柄搖桿機構。
(1)計算極位夾角。
θ=180°×(K-1)/(K+1)
(2)定出搖桿的兩個極限位置。任選鉸鏈D,由搖桿長L和擺角Ψ作搖桿的兩極限位置C1D、C2D。
(3)以C1C2為弦作圓周角為θ的輔助圓。具體過程如下:連接C1C2,作直角三角形C1PC2,其中∠C1=90°,∠C2=90°-θ。
(4)在輔助圓上任取鉸鏈A都能滿足∠C1AC2=θ的要求,A、D為四桿機構機架。

圖3-41 曲柄搖桿機構的設計
(5)確定曲柄和連桿長度。
∵AC1=L連桿-L曲柄,AC2=L連桿+L曲柄
∴L曲柄=(AC2-AC1)/2,L連桿=(AC2+AC1)/2
求得鉸鏈B,則AB1C1D即為所設計的四桿機構。
設計時,應注意鉸鏈A不能選在劣弧段EF上,否則機構將不滿足運動連續性的要求;而鉸鏈A具體位置的確定尚需要給出一些其他的附加技術條件。
3.4.3.2 曲柄滑塊機構的設計
對于偏置曲柄滑塊機構,行程H就是兩極限位形成的弦(圖3-42),鉸鏈A可由偏距e確定,其余設計步驟與曲柄搖桿機構完全相同。
3.4.3.3 導桿機構的設計
如圖3-43所示,設已知機架長度l4、行程速比系數K,設計導桿機構。設計步驟如下。

圖3-42 滑塊機構的設計

圖3-43 導桿機構的設計
(1)計算極位夾角。
θ=180°×(K-1)/(K+1)
(2)確定導桿兩極限位置(注意:θ=ψ)。
(3)過A點作導桿的垂線AB1。
(4)確定曲柄l1=AB1。
思考題與習題

題圖3-1

題圖3-2


題圖3-3

題圖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