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織物印花實用技術
- 胡木升
- 2896字
- 2020-07-17 12:51:29
第九節 制訂印花前后處理要求
印花前處理和印花后處理同樣是印花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對某一花樣的印花生產來說,要完成得好,讓客戶滿意,不光印制過程要做得好,而且要將印花前處理和印花后處理都做好。因此,在印花工藝設計時,要明確提出印花前處理和印花后處理質量要求,制訂切實措施。認真考慮在印花前處理和后處理的工藝規定和注意事項。
一、對印花半制品的要求
對一般印花產品來講,為保證印花產品的質量對印花半制品的要求應穩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印花半制品的質量關系到印花織物的色澤鮮艷度、白地白度、得色均勻性,手感柔軟性等一系列印制效果以及印制是否順利進行的問題。一般要求燒毛要好、退漿要凈、煮漿要透、白度要白、絲光要足??s水率要穩定達標。對于合成纖維織物上的油劑和漿料也要祛除干凈。在印花坯布前處理漂練過程中對燒毛級數、退漿率、毛效、白度、絲光鋇值、布面pH等都要達到規定指標,以保證印花成品質量及印花生產的順利進行。
對于不同品種客戶的不同要求,則應根據不同的要求,提出不同的技術措施。例如就印花產品的白地來說,有半漂底(也叫本白底),這種是不需加白處理的,采用漂練常規工藝生產的半制品即可;復漂底即要求經復漂后印花,該類產品對白度要求較高,一般復漂后還要進行加白處理。在仿配色時要考慮加白對色光的影響;棉籽殼布是按客人要求生產的帶有棉籽殼的漂練半制品。在漂練前處理過程中需要另外制訂工藝流程和工藝條件,以滿足客戶的要求。
對于花樣紋樣及印花工藝的不同需要,對印花半制品有特殊要求,需在制訂印花工藝設計時予以提出,以注意事項或注意點形式予以強調,請有關部門注意和執行。例如條格花紋、幾何形花型對印花半制品緯向平整度要求特別高,不能有緯斜或弧形斜,以免花樣紋樣印后緯斜不平整。又如,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印花,對印花半制品的pH要求較高,要求織物布面維持在中性和微酸性,才能有利于染料的發色正常,防止和減少風印疵布的產生。印花滌棉混紡織物半制品在絲光時去堿凈度要求較高,否則織物帶堿經過高溫定型后容易泛黃影響印制效果。
二、印花前待印半制品的準備
印花前準備從廣義上理解應為印花坯布至待印前,能滿足印制需要所有前處理加工過程。這里講的印花前準備指的是除織物漂練前處理外,為了滿足印花工藝,達到印花成品質量的生產需要而采取的所有印花前的加工過程。諸如染地罩印,撥染印花工藝需要的織物染地,為了提高織物白度的加白處理,為提高織物得色量的上尿素加工,黏膠纖維織物印前浸軋尿素碳酸鈉溶液,俗稱SM工藝。絨布的刷毛水洗、織物的整緯拉幅、易卷邊針織物的漿邊切邊等均屬此列。
印花前處理工序的確定應根據客戶對印花產品的要求、印花工藝、印花方法以及織物的特點等,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確定。
三、印花染料的固著
印花染料的固色一般均由適當的熱介質直接或間接加熱,使染料向纖維內部擴散來完成的。印花與染色不同,為了避免由于潤濕或摩擦造成花型白地沾污等問題,防止干燥色漿在液體介質中的溶落,因而熱介質一般不宜用液體介質。采用固體介質容易出現印漿表面摩擦擦痕,原則上也不用。因此,印花織物染料固色介質一般都用氣體介質。
1.熱介質的品種
目前染料固色常用的氣體介質有熱空氣、飽和水蒸氣和過熱蒸汽三種,其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
(1)相對密度不同。在同一溫度時作比較,飽和水蒸氣最重,其次為加熱空氣,過熱蒸汽最輕。這一特性應用在高溫常壓蒸化機結構上作為不使空氣混入的辦法。
(2)熱容不同。過熱蒸汽的比熱器約為加熱空氣的一倍,熱容也較大。這意味著對加熱條件的變化,過熱蒸汽比加熱空氣反應遲鈍,容易控制。
(3)含水量不同。飽和水蒸氣、過熱蒸汽與加熱空氣顯著的不同點是有無水分。過熱蒸汽的水分要比飽和水蒸氣所含水量少得多。例如,180℃過熱蒸汽的水分含量只不過為130℃高壓飽和水蒸氣的32%。這一點在工藝上有著重要意義,直接影響染料的固色量。
2.熱介質的選擇
采用何種熱介質固色應根據印花染料的性質而定。從蒸汽中吸附的水分在印花中具有如下作用。
(1)構成纖維高分子之間的極性鍵,特別是氫鍵,由于吸附水分而被破壞,纖維膨脹,增大了高分子鏈的遷移率。
(2)泡脹干燥的色漿薄膜,溶解染料和助劑。
(3)有助于染料向纖維內部擴散即成為化學反應的必要介質。
自從出現合成纖維和研制了分散染料以后,因染料和纖維疏水性關系開始出現了含濕率小或完全不含水分的干熱固著方式,焙烘提到了顯要位置,而且對天然纖維織物也進行了干熱固著方法的嘗試和實踐。由于固色方法的多樣化,固色設備也開始分化。但各種各樣的固著方法,不是都能得出同等效果的,各種固著方法所能得到的得色率區別還是相當大的,以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為例,活性染料一般以飽和水蒸氣化蒸為好。若以過熱蒸汽與干熱空氣比較,該染料的得色率以過熱蒸汽固色為優。對堿敏感的分散染料,過熱蒸汽固色因水的存在比干熱空氣固色反應來得強烈。同時因水的存在助長了對某些染料的堿性敏感作用,易發生還原、水解以及增溶作用從而造成變色、褪色、給色量下降的情況,這在高壓飽和蒸汽固色時更為明顯。干熱空氣因無水分存在,固色效果較好,過熱蒸汽次之。為此,作為印花工藝設計人員應該在掌握和了解印花染料性能以及固色條件要求的基礎上,選擇和考慮合理的固色方法和工藝條件。
3.印花染料對濕度的要求
印花染料固色時除需要考慮溫度、車速外,還需要考慮染料對濕度的要求。目前常用印花染料按對濕度的要求,大體可分為下列幾類:
(1)固色時有一定濕度的有:活性染料、還原染料、酸性染料、陽離子染料等。在蒸化過程中要求蒸箱底部存水或箱內噴濕。為保證其吸濕,可在印漿中加入尿素、甘油之類的吸濕劑。
(2)固色時對濕度要求不高的有涂料等,在汽蒸的過程中蒸箱底層不存水或采用熱空氣焙烘固色。
(3)固色時無濕度要求的有分散染料,宜用熱空氣焙烘固色。
四、印花布固色后的平洗
染料固著后的水洗與烘干是印花工藝的最后過程。這個過程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要把印花糊料、未上染的印花染料及其有關助劑一并從印花織物上洗去。如果這些雜質不洗凈那將會使印花織物的染色牢度受到影響,易造成白底沾污致使印花織物的色澤鮮艷度下降、暗淡,另外還會使織物手感粗硬。所以印花布固色后的干洗工序同樣應加以重視。
要抓好印花布固色后的干洗,達到預期的平洗效果,從狹義上理解就是指印花布固色后的平洗的工藝流程、工藝條件的落實執行,就是保證平洗工序相關的技術管理措施的實施。從廣義上理解落實印花布固色后的平洗是重要的方面,除此以外還要落實其他方面的有關措施。因印花平洗效果的好壞除了與平洗工藝掌握的好壞有關外,還與糊料的易洗滌性、染料的固色率高低、印花時染料的最高限制用量與實際應用情況以及染料的固色條件的掌握等有關。為此,在印花工藝設計時,考慮印花布固色平洗這一工序和問題時,除考慮本工序工藝流程、工藝條件、相關的平洗操作等系列措施外,還應在印花工藝設計時要選擇印花糊料易洗滌性優良、染料固色率高、提升率高的染化助劑予以應用。另外,還要考慮固色時的工藝流程、工藝條件以及相當操作的制訂和落實。
有關落實印花布固色后的平洗工序的具體措施在后面章節中予以闡述,故本處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