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專題二 專業認知

學習目標

通過對本專題的學習,對本專業的發展情況有初步了解,掌握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概念,掌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先導案例 專業認知教育缺失 新生入學忙轉專業轉出又后悔

開學還不到一個月,高校的多名新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紛紛向校方提出了轉專業要求。在申請轉專業者中,不少人是校方按考生的第一志愿專業錄取的。有的學生是前腳剛從錄取的專業轉出,后腳又向校方要求轉回原來的專業,理由是“沒有考慮清楚就辦了轉專業手續,轉出后又有些后悔,覺得還是原來的專業好”。

盲目轉專業的鬧劇,折射出我國專業認知教育的缺失。轉專業本身沒有錯誤,如果新生能夠在了解各專業特點后,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重新選擇自己更喜愛的專業,不失為一件好事。然而,許多同學對于專業認知非常缺乏,對于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內容和就業方向概念模糊,只是道聽途說,千方百計轉入一個“熱門”專業,而不能很好地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等真正學習一段時間后,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或者不適合,又開始想換專業了。對于冷熱專業的錯誤認知也導致盲目的換專業熱。眾所周知,專業選擇和以后的就業密切相關,在轉專業的學生中,大多數是轉向時下熱門的金融、會計等專業,認為進入熱門專業就能夠順利就業。事實并非如此,調查表明,越是熱門專業就業越難,就業率遠不如某些冷門專業。況且,眼前的熱門專業四年之后可能社會需求飽和或者形勢發生變化,成為冷門專業了。而社會需求較大的冷門專業幾年后或許成為炙手可熱的專業,在就業市場上成為搶手的香餑餑。

我國對于專業認知教育從高考填志愿開始就嚴重缺失,大部分學生高考后填報志愿時對于專業根本沒有概念,也沒有做過職業測評,分析自己的職業傾向。填志愿只能憑印象,還鬧出認為礦物加工和礦物資源專業是挖煤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是燒鍋爐的笑話。有些人進入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費盡周折改換行業,浪費三年或四年的專業學習。有些人則一輩子從事自己不喜歡的行業。

雖然有些人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專業,學什么專業無所謂,然而三年或四年的學習和訓練,對于提高專業素養、打下專業基礎還是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就業市場上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更受歡迎。因此,避免轉專業鬧劇的重演和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就應該加強學生的專業認知教育,在大學填報志愿之前給予相關指導。同時加強學生的職業教育,以職業為導向進行專業選擇,避免選擇的盲目性。

進入大學以后,大部分同學對于所學的專業一無所知,為了讓學生在接觸專業課之前對所學專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培養學生對專業的濃厚興趣,以便今后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學好各門專業課程,本專題將對我校商學院發展概況,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發展概況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介紹。

一、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發展概況

(一)商學院概況

我校商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800余名,占學校各院系學生規模的1/5;教職工60多人,是規模最大的院系。教師中,高級職稱14名,南通市“226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48名,中高級職稱比例為85%,雙師型教師占比達90%以上。電子商務專業2005年度被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會計、國際貿易專業2006年度被列為院級改革試點專業,并已經成為我院的骨干專業。

商學院整合社會和行業優勢資源,瞄準市場高端崗位,重點建設國際貿易實務、會計、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七個專業,與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南京審計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審計學、商務英語等專業專接本項目,聯合培養本科復合型高端技能人才,滿足了學生提升學歷,繼續深造的需求。

多年來,商學院秉承“品正、行端、技篤、智靈”的教育理念,堅持“工學交替、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加強實踐環節教學,重視學生人文素質和動手能力的提高。近年來,我學院學生多次參加各層次大學生競賽活動,獲國家級獎勵5項,省級獎勵9項。

商學院學生的就業主要面向長三角地區,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100%,對口就業率在90%以上。目前已培養10000多名專業高端人才,歷屆畢業生就業待遇和專升本錄取率在全國同類專業中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商學院還與東北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作,開設了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工程管理、行政管理七個本科遠程教育專業;還面對社會開展會計從業資格、涉外會計、電子商務師、國際商務單證員、導游、物流師、市場營銷師、商務英語(BEC)、大學英語四級強化等培訓班,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在南通市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其中導游證和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率是江蘇省同等院系平均通過率的3倍。

(二)我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發展歷程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專業沿革主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1987年開始兩年制對外經濟貿易實務專業的招生。

1999年開始本專業的三年制專科和四年制雙專科的招生;同年,設立高職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

2000年,我院與澳大利亞堪培門學院(Kangan Batman Institute of TAFE)合作辦學,設立國際貿易專業,后改為國際商務專業。通過中澳合作項目,我們詳細研究了澳大利亞技術及繼續教育(TAFE)體系,在我院開設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建設中較早地借鑒了TAFE的經驗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8年該專業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09年在此基礎上設立了國際合作學院。

2008年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開始設置報關與商檢和單證兩個專業方向,2011年又增加了跟單方向。2012年增加了貿易英語方向。現有國際貿易實務(報關與商檢、單證、跟單、單證與貨代、貿易英語)四個方向。每年的招生規模大概在140人左右。

目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教師共有21名,其中專任教師11人,兼職教師1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6人,講師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8人,博士生學歷1人,雙師11人,占100%。10名兼職教師均有多年的外貿從業經驗,具有豐富的外貿一線的工作經驗和處理國際貿易業務的能力。本專業教學團隊現有南通市“226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人,學院專業帶頭人1名,學院骨干教師4人,是一支專兼結合,“雙師”結構比較合理的專業團隊。

校內實訓室有國際商務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網絡貿易實訓室等。同時與南通歐迪龍實業有限公司、南通力偉建筑設備有限公司、南通順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南通移動公司合作建立4個校內商務服務型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有南通甘露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江蘇坤風紡織品有限公司、南通市新斯達貿易有限公司等8家。

2006年5月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被確定為院級教改試點專業,院級試點專業的確立進一步明確了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改革與建設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經過6年的建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創新并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崗位工作以及相應的職業能力要求設置課程,以貿易流程為載體,構建了基于生活過程和基于工作過程的“雙基”課程體系;通過引進、結合、培養等多種形式,打造出專兼結合、結構優化、配置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教學團隊;根據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加強校內實訓室、生產型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并依托長三角發達的進出口業務,以南通地區合作企業的紡織產品、服裝、機電產品等為業務載體,實施了“校內實訓中心實訓+校內實訓基地實訓+校外頂崗實習”三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專業特色明顯。

(三)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聲譽

1.強化職業素質教育,塑造人才核心競爭力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不僅強調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還注重學生多種能力與品質的綜合培養。努力樹立新職業能力觀,重視個人品質在職業活動中的作用,把人際交往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組織規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等作為職業能力的重要構件。強調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個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學生的職業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本專業學生參加江蘇省高職高專英語統考A級和江蘇省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通過率較高。

(2)本專業實行“三證制”,即畢業生除要求獲得大專畢業文憑之外,還要求獲得至少1個與專業核心能力相關的中級及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以及取得企業的工作經歷證書并作為畢業資格條件之一,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97%能取得相應中級(國際商務跟單員、國際商務單證員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順利畢業。近兩屆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通過率達98%。全部學生都取得了企業頒發的工作經歷證書。

(3)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學生還依托商學院,以專業為背景,開展了一系列職業技能活動,包括:國際貿易專業技能大賽、單證制作大賽等,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應變能力。專業學生還積極參加省級或全國的各類職業技能活動,如國際貿易專業技能大賽及外貿跟單員比賽,均取得了優秀的成績(表2-1)。

表2-1 專業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獲獎情況

figure_0047_0026

2.健全相應的保障機制,招生就業順暢、和諧

(1)專業招生、錄取率。學院制訂了一系列招生、就業制度及管理規范,建立了招生就業網站,通過網站發布學院簡介、開展招生宣傳、就業指導,宣傳就業政策、發布企業崗位信息等。同時建立招生網絡信息服務系統,包括錄取查詢系統、考生在線咨詢系統、數據上報系統等。在學生就業工作中,依據信息網、企業網、人脈網,三網合一的思路,搭建學生就業平臺。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

從近兩年來,學生入學成績情況來看,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招收新生入學成績在同等學校中較好。同時報考上線人數大幅度超過計劃招生數,新生平均報到率也較高(表2-2)。

表2-2 2012~2013年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錄取及報到情況

figure_0048_0027

(2)畢業生就業率。2012~2013年,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各方向的就業率均為100%(表2-3)。

表2-3 2012~2013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就業情況一覽表

figure_0048_0028

3.企業認可學生能力,專業社會聲譽優良

本專業積極開展對畢業生跟蹤調查活動,由負責學生就業工作的專職輔導員負責,專業負責人、教務秘書、班主任、輔導員等積極參與,制作了畢業生跟蹤調查表,著重從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效果、專業知識水平教育培養、能力培養效果、身體素質、內在素質等方面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制作了用人單位反饋信息調查表,請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從思想政治道德表現、文化素質、職業業務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評價,反映出畢業生的基本能力和表現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累計為社會輸送十屆,共1062名畢業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江陵县| 余庆县| 湖口县| 宁河县| 浦东新区| 新宁县| 错那县| 铁岭县| 沂南县| 安化县| 博爱县| 揭西县| 大埔县| 永寿县| 富阳市| 天台县| 南汇区| 盐池县| 扎兰屯市| 成安县| 沁水县| 台中市| 保山市| 广宁县| 芷江| 左贡县| 长沙县| 图们市| 奉新县| 邮箱| 定日县| 连江县| 柯坪县| 京山县| 平陆县| 南召县| 沙雅县| 遂川县| 彭州市|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