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一 了解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一、透過大數據看互聯網金融

了解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本任務將通過行動學習,帶大家逐步了解互聯網金融的前世今生與內涵外延。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一個熱門詞匯。雖然各種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但互聯網金融的歷史其實還很短。我們利用百度大數據技術,以“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業的代表“銀行”為關鍵詞,繪制出二者的大數據搜索指數曲線,從中可以直觀地看出它們的網民關注度與發展趨勢,如圖1-2所示。

圖1-2 “互聯網金融”與“銀行”大數據搜索指數

從圖1-2可知,在2013年以前,“互聯網金融”的搜索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直到2013年6月,隨著余額寶的橫空出世,互聯網金融才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其“搜索指數”不斷攀升。余額寶的口碑營銷第一次戰勝了傳統銀行歷時數十載的經營,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風口”。此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逐步納入監管框架的歷程,其對經濟和金融的顛覆性影響逐漸顯現。在經濟運行“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正呈現出新的規則與業態,同時也呼喚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有效監管范式。

觀察圖1-2可以發現,在2015年7月,“互聯網金融”的搜索指數終于出現了一個峰值,并成功超越了“銀行”的搜索指數,這個網絡搜索行為大數據背后的動因是什么呢?原來,2015年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書中也簡稱“央行”)等10個部委正式發布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被喻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基本法”的我國首部指導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與創新監管的綱領性文件終于出臺。《指導意見》按照“鼓勵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支持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鼓勵互聯網金融平臺、產品和服務創新,鼓勵從業機構相互合作,拓寬從業機構融資渠道,堅持簡政放權和落實、完善財稅政策,推動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體系建設。該意見的出臺使互聯網金融迅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此后,“互聯網金融”和“銀行”的搜索指數均有波動,兩者交替領先,至少從網絡搜索大數據的角度來看,傳統銀行業的壓倒性優勢不復存在,互聯網金融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做中學1-1]

繪制P2P大數據搜索指數曲線

通過以上內容的講解,我們可以發現大數據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發現事物的變化趨勢。下面,請大家學習運用百度大數據工具來繪制P2P的搜索指數曲線,并分析其發展變化趨勢。準備好了嗎?讓我們根據相關步驟的引導,一起來“做中學”吧!

步驟1:了解P2P的概念,提出想要探索的問題。

P2P即個體網絡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直接借貸的新型債權投、融資形式。P2P網絡借貸行業發端于英國,經歷了從國外到國內、從野蠻生長到逐步納入監管框架的發展歷程,如圖1-3所示。

圖1-3 P2P網貸行業發展簡史

由圖1-3可知,2007年中國出現了第一家P2P網貸平臺,2013年“互聯網金融”概念興起,P2P網絡借貸也全面爆發,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代表。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確立了網貸行業監管體制及業務規則,隨后2016至2017年相繼發布了“備案登記”“資金存管”和“信息披露指引”,標志著網貸行業“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那么,P2P的搜索指數變化趨勢是否與行業發展相呼應?作為互聯網金融中規模占比最高的業態,“P2P”與“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搜索量和搜索曲線有何異同?大家還有其他想探索的問題嗎?

步驟2:認識百度指數,登錄搜索指數首頁。

百度指數是以海量網民行為數據為基礎的數據分享平臺。在這里,我們可以研究關鍵詞搜索趨勢、洞察網民需求變化、監測媒體輿情趨勢、定位數字消費者特征,還可以從行業的角度分析市場特點。

讓我們一起探索數據之美。

步驟3:輸入關鍵詞,生成指數。

首先,在打開的百度指數首頁輸入關鍵詞“P2P”,并單擊右側“開始探索”按鈕,在生成的結果頁面中,單擊“添加對比”,然后在輸入框中輸入“互聯網金融”并按回車鍵。二者的指數和曲線便顯示在了網頁中。

步驟4:分析指數曲線,回答問題。

請在結果頁面的“趨勢研究”選項卡下,仔細觀察指數趨勢圖,試回答以下問題,并與老師和同學交流討論你的答案。

P2P搜索指數變化趨勢是否與行業發展相呼應?P2P與“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搜索量和搜索曲線有何異同?

技能拓展

百度大數據分析工具的使用技巧

(1)關鍵詞比較檢索。如有多個關鍵詞,用逗號將不同的關鍵詞隔開,可以實現關鍵詞數據的比較查詢,并且曲線圖上會用不同顏色的曲線加以區分。例如,您可以檢索“互聯網金融,股權眾籌,銀行”。目前,百度指數最多支持5個關鍵詞的比較檢索。

(2)關鍵詞數據累加檢索。如有多個關鍵詞,利用加號將不同的關鍵詞相連接,可以實現不同關鍵詞數據相加。相加后的匯總數據作為一個組合關鍵詞展現出來。例如,您可以檢索“網貸+網絡借貸+P2P”。利用這個功能,您可以將若干同義詞的數據相加。目前,百度指數最多支持3個關鍵詞的累加檢索。

(3)組合檢索。您還可以將“比較檢索”和“累加檢索”進行組合使用。例如,您可以檢索“計算機+網絡,互聯網+網絡”。

(4)特定地區和時間段檢索。選定一個關鍵詞,您可以查看該關鍵詞在特定地區、特定時間內的搜索指數。例如,您可以選擇“股票 北京 最近30天”。

(5)地區比較檢索。選擇“按地域”按鈕,單擊“+”號添加多個地區。目前,百度指數最多支持5個地區對比檢索。例如,您可以選擇“網上銀行 北京,上海,廣東”。利用這個功能,您可以同時查看搜索對象在不同地區的數據曲線分布,并進行對比分析。

二、理解“互聯網+金融”

對于究竟什么是互聯網金融,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公認的定義。國內最早的互聯網金融概念由狄衛平和梁洪澤提出,即依托國際互聯網實現,以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金融活動。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創新,其業務早已超越了電子商務的范疇。我們認為,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的水平上,被用戶熟悉并接受后,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作為“互聯網+”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金融已被正式寫入我國的“十三五”規劃。從“互聯網+”和“金融本質”兩個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自然也包括“互聯網+”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但這并不是簡單地將兩者相加,而是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金融各領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1.“互聯網+”的特征

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有生態思維、平臺思維、免費思維、跨界思維等。正是這些內涵豐富的互聯網思維,構成了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種類繁多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互聯網+”有6大主要特征。

(1)跨界融合。“互聯網+”就是開放、跨界、顛覆、深度融合。跨界就是打破傳統行業的界限,融合不同行業的優勢,并進行創新的重組和協同;跨界融合了,不同行業的優勢才會實現,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才會提高。

(2)創新驅動。“互聯網+”以創新驅動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創新主體由單個傳統企業向跨領域的網絡科技企業轉變,創新方式由互聯網技術與智能化融合傳統行業,創新組織形態以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為特征。

(3)重塑結構。“互聯網+”打破了信息封閉、地域限制、行業界限,并正在重塑現有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地緣結構、文化結構。“互聯網+”的發展,正在使權力、議事規則、話語權不斷發生變化。

(4)尊重人性。“互聯網+”之所以受到普遍重視和廣泛應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對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對人的體驗的敬畏、對人的創造性發揮的重視。人性的光輝是推動科技進步、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的重要因素。

(5)開放生態。“互聯網+”時代提倡的是自由、開放的精神,開放生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開放生態,就是要激活制約創新的體制和機制,把單獨創新連接起來,以此來驅動研發,讓創業者有機會實現價值。

(6)連接一切。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實體、個人、設備都隨時隨地連接在了一起。“互聯網+”連接一切的能力極大地改變了社會和經濟形態(見圖1-4),通過人與服務、人與設備、人與內容源等的連接,實現互聯互動,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邊界已經模糊。這種連接一切的情形,產生了新力量和再生能力。

圖1-4 “互聯網+”可以連接的行業

2.互聯網金融的本質

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互聯網金融不斷創造出新的網絡金融產品,并滲透到了包括存款、貸款、支付、股權、征信等在內的幾乎全部傳統金融業務領域。然而,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然是金融,無論互聯網金融如何創新發展,其資金融通、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的本質屬性不會改變。

(1)籌集融通資金仍然是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功能。金融的本質是實現資金供給者和資金需求者的融通,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而正是資金供求雙方對更高效資金融通的追求,成為互聯網金融誕生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作為互聯網金融“雙雄”的網絡借貸和股權眾籌的發展,滿足了大量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和普通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提高了“儲蓄——投資”轉化率,如圖1-5所示。

圖1-5 互聯網金融的資金供給與需求

(2)提高資源跨時空配置效率是發展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目的。從微觀角度來看,金融的目的就是實現資源的跨時空優化配置,而互聯網金融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去中心化、信息對稱、普惠可獲得、無空間限制等特征,并通過大數據、移動支付、云計算、搜索引擎等新技術和新工具,大幅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和運營成本,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3)互聯網金融的規范發展也需要有效監管。互聯網金融本質上仍屬于金融,同樣存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道德風險,沒有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互聯網金融不能游離于金融監管框架之外,必須通過有效監管,我們才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是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興業態,要制定適度寬松的監管政策,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留出一定的空間。

三、互聯網金融的定義與內涵

互聯網金融概念的雛形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1995年10月,世界上第一家互聯網銀行——美國亞特蘭大安全第一網絡銀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正式開業。SFNB被視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史上的標志性事件。此后,互聯網金融在歐洲及日本等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逐漸興起。在國外,“互聯網金融”一般被表述為:Online Banking、Digital Banking等。顯然,這與目前國內廣泛關注的互聯網金融不盡相同。在我國現有的金融制度條件下,準確地給互聯網金融下定義還是一件較困難的事情。馬云曾稱,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企業從事金融業務的行為,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開展的金融業務應稱為金融互聯網。隨著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不斷融合,廣義的互聯網金融應當包括上述兩個方面的內容。

縱覽國內外關于互聯網金融概念的諸多描述和界定可以發現,互聯網金融(Internet Finance)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統稱為“從業機構”)依托互聯網技術、信息通信技術等手段,借助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先進、便捷的工具及金融相關功能,依靠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技術等金融科技(Fintech),在開放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信息中介服務的一種新興金融業態和服務系統。這里的“新興金融業態”包括網上銀行、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信托等,“服務系統”包括現有的金融服務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產品體系、金融投資體系、金融監管體系等。互聯網與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將對金融產品、業務、組織和服務等方面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雖然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尚無統一的定義,但隨著近些年的不斷創新發展,其內涵變得更為豐富,實踐中有以下3種觀點在互聯網金融業界形成了一定的共識。

(1)《指導意見》中關于互聯網金融的官方定義。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2)被稱為“中國互聯網金融之父”的謝平提出的定義。他認為互聯網金融是一個譜系概念,涵蓋因為受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精神的影響,從傳統的銀行、證券、保險、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場,到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對應的無金融中介或市場情形之間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組織形式。互聯網金融既不同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具有創新特征。

(3)在互聯網金融業界還有一種主流觀點認為,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的金融服務模式,是信息時代移動網絡數據處理技術與金融產業高度發展相結合的產物。它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而構建,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創新而發展。

事實上,如何對互聯網金融的概念進行文字描述其實并不重要,關鍵是通過本任務的學習,要能夠從中把握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從而指導后面的學習與實踐。我們可以將互聯網金融的內涵概括為“金融為本、創新為魂、互聯為器”。同學們可以通過以下隨堂測試加深理解。

[隨堂測試1-1]

理解互聯網金融的內涵

請將本任務的學習成果與收獲通過表1-1進行總結和整理,以加深對互聯網金融概念的理解。

表1-1 互聯網金融的內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墨脱县| 靖西县| 瑞昌市| 新密市| 宁蒗| 宝应县| 张家口市| 兴安县| 乌审旗| 尚志市| 宜城市| 凤山市| 招远市| 通化市| 公主岭市| 定日县| 绩溪县| 荔浦县| 明溪县| 冀州市| 沈丘县| 桂林市| 洛扎县| 若尔盖县| 武宣县| 兴和县| 会昌县| 罗甸县| 玉林市| 兖州市| 木里| 洪湖市| 古浪县| 漠河县| 鄄城县| 兴山县| 连平县| 宁夏| 琼中|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