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秦紀(2)
- 資治通鑒故事精選大全(超值金版)
- (北宋)司馬光著 雅瑟主編
- 5625字
- 2014-01-23 14:53:43
韓非是韓王室諸公子之一,因為口吃而不擅言語,但文章出眾,擅長刑法方面的學問,連李斯也自嘆不如。韓非上書勸說秦王:“現在秦國領土方圓幾千里,軍隊號稱百萬,號令統(tǒng)一,賞罰分明,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的。我冒死請求覲見大王,向您陳述破除六國連橫的計策。大王依從我的主張,推行以后,如果各國聯盟沒有破除,趙國沒有攻下,韓國沒有滅亡,楚、魏不來臣服,齊、燕不來依附,秦國不能稱霸,四鄰不來朝拜,大王可以殺了我,并在秦國示眾,用以警告為您出謀劃策都沒有盡力的人?!鼻赝趼犃撕芨吲d,但他害怕韓非是韓王派來游說的,并沒有任用韓非,而是準備再觀察幾天。
李斯見秦王賞識韓非,就進讒言說:“韓非是韓國的貴族,又是韓國的公子?,F在我們要兼并諸侯,韓非畢竟會為韓國著想,而不會為秦國打算,這是人之常情。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卻留他性命,讓他以后回到韓國,真是后患無窮啊。不如想個辦法把他殺了?!鼻赝跤X得有道理,就把韓非交給獄吏治罪。
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服毒自盡。韓非想向秦王申述,卻又見不到秦王。后來秦王后悔,派人去赦免韓非,但韓非已經服毒身亡。
韓非是戰(zhàn)國末期韓國公子,也是法家集大成者,是個偉大的政治思想家。他的理論被秦王朝作為政治綱領得到了實踐。但他作為韓國的公子,卻出賣自己的家國,還斬釘截鐵地說要幫助秦王成就霸主之位,其人品被后人質疑。
李斯作為秦國的主要謀臣、國相,他設下了一統(tǒng)天下的妙計,而韓非是他的同學,他覺得這個人如果回到韓國或者在秦國得到重用,都對秦國的統(tǒng)一大計會形成很大的障礙。為了實現他的政治目標,他必須排除障礙,而韓非就是他必須除掉的一個。
荊軻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tǒng)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燕國的太子丹曾經在秦國做人質,秦王對他不講禮數,太子丹感到委屈,就偷偷逃回了燕國。
太子丹十分怨恨秦王,心思報復,就詢問太傅鞠武有沒有好計策。鞠武建議西面與韓、趙、魏結盟,南面聯合齊、楚,北面結交匈奴,然后找機會攻打秦國。太子丹認為這個計策耗時太長,令人心中煩悶,不能等待。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全部家產,尋找能夠刺殺秦王的人。
過不多久,秦將軍樊于期在本國獲罪,逃到燕國。太子丹接納他,并將他安排妥當。鞠武勸諫太子丹不要為了結交一人而得罪秦國。太子丹不以為然。
太子丹聽說衛(wèi)國人荊軻是一個賢能的人,便帶著優(yōu)厚的禮品去求見。太子丹言辭謙卑,對荊軻說:“現在秦軍已經俘虜了韓王,又舉兵往南攻打楚國,往北進逼趙國。假設趙國抵擋秦軍,那么戰(zhàn)禍一定會蔓延到燕國。燕國弱小,經不起戰(zhàn)爭的消耗,哪里能夠抵擋秦軍!而各諸侯國都向秦國屈服,不敢聯盟抗秦?!?
荊軻說:“太子心地善良,是燕國百姓的福氣,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呢?”太子丹趕忙回答說:“以我個人的想法,如果真能得到一位武藝高強的勇士,讓他出使秦國,乘機劫持秦王,逼秦王把侵占的土地歸還各諸侯國,就像當年曹沫劫持齊桓公,逼迫桓公歸還魯國的失地一樣,能如此,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他不答應,就一刀殺死他!秦國的大將都領兵在外,國內發(fā)生變故,君臣之間就會互相猜疑。各諸侯趁機結成抗秦聯盟,就一定能打敗秦國。希望您多加考慮這事!”
荊軻答應了他。太子丹安排荊軻住進上房,自己每天都去探望。凡是能供給荊軻享用的,都竭盡所能去辦。
王翦攻滅趙國后,太子丹很害怕,他讓荊軻盡快動身前往秦國。荊軻說:“我這一去沒有能夠取信于人的東西,沒辦法親近秦王。我希望得到燕國督亢(今河北涿州一帶)的地圖,再加上樊于期的人頭。秦王現在最恨的是他,如果能夠得到他的人頭,秦王一定會接見我,并且沒有戒心,這樣我才有機會報答太子?!碧拥ふf:“樊將軍是走投無路才來投奔我,我怎么能忍心殺他呢?”
于是,荊軻私下見樊于期,說:“秦王對待將軍您,可以說仇深似海,您的父母宗族都被殺害!據說現在他又以黃金千兩、封地萬戶來求您的頭顱,這個仇您打算怎么報呢?”樊于期長嘆一聲,流著淚說:“難道我不想報仇嗎?可是憑我自己的力量怎么能夠做到呢?你有什么辦法嗎?”荊軻說:“我和太子商量好了,愿意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希望能得到您的頭顱,我拿去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而接見我,我左手拉他的袖子,右手用劍刺他的胸口,這樣,您的大仇也報了,燕國受欺凌的恥辱也洗除了?!狈谄谡f:“這正是我日夜想做而難以做到的事?。 庇谑亲载囟?。
太子丹聽說后,跑去伏尸痛哭,但人已經斷氣,也沒辦法,就用盒子把樊于期的頭顱裝起來。
太子丹事先已經準備好天下少有的鋒利匕首,并用劇毒浸泡過。用人做試驗,只要沾上一絲血液,沒有不立刻死去的。太子丹將匕首交給荊軻,讓荊軻打點好行裝,派燕國勇士秦舞陽作為他的副手,出使秦國。
前227年,荊軻到達咸陽,賄賂了秦王的寵臣蒙嘉,通過其求見秦王。秦王十分高興,穿上朝服,召集群臣以九賓大禮接見荊軻。荊軻捧著地圖進獻秦王,并為秦王打開圖卷。圖卷完全展開的時候,匕首就露了出來,荊軻立刻拉住秦王的袖子,拿起匕首刺過去,匕首還沒刺到,秦王已經受驚而逃,扯斷了袖子。荊軻立刻去追秦王,秦王倉促之下拔不出劍,只好繞著柱子躲閃。
這時群臣都慌作一團,事情來得太突然,以致他們都失去了常態(tài)。秦國法律規(guī)定,群臣在大殿之上不準攜帶兵器,因此大家只好一起徒手上前撲打荊軻,一邊喊:“大王,您背著劍呢!”這句話提醒了秦王,他這才將劍拔出來砍荊軻,砍斷了荊軻的左腿。
荊軻受傷,行動不便,就拿匕首向秦王擲去,但被銅柱擋住了。荊軻自知行刺失敗,大罵著說:“這件事沒有成功,都是因為我想要秦王親口答應歸還土地,我辜負了太子對我的厚愛!”結果,荊軻被分尸示眾。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币姿系倪@首悲壯的歌至今傳唱不衰,荊軻作為一名勇士而被世人頌揚。千百年無數的詩詞文賦,都是以暴君來形容秦王,而肯定荊軻的英雄行為和俠義精神。荊軻很勇敢,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自己的國家。但荊軻又很可笑,去行刺嬴政,原本是要拯救燕國,結果沒有成功,卻讓秦王更加想滅掉燕國。
王翦破楚
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賁為大將軍,攻打楚國。很快,楚國的十幾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舉消滅楚國。于是,秦王詢問將軍李信:“我想攻取楚國,將軍估計需要多少兵馬?李信說:“二十萬人就足夠了?!鼻赝跤秩柾豸?,王翦回答說:“非要六十萬人的軍隊不可?!鼻赝跽f:“王將軍看來老了吧,怎么這樣膽怯??!”秦王于是派李信、蒙恬率領二十萬兵士進攻楚國。王翦便以生病為由,辭掉官職回到家鄉(xiāng)穎陽。
第二年,即前225年,李信進攻平輿,蒙恬率軍進攻寢城,大敗楚軍,李信又進攻并攻占了郢都。于是率軍向西進發(fā),與蒙恬的軍隊在城父會師。楚軍緊緊跟隨秦國的軍隊,三天三夜不停頓地宿營,大敗李信軍隊,楚軍攻入秦軍兩座營壘,殺死了七個都尉。李信倉惶逃回秦國。
秦始皇后悔當初沒有聽老將軍王翦破楚的計策,為挽回敗局,只好請解甲歸田的王翦再次出山。于是,秦始皇親自來到王翦的家鄉(xiāng)穎陽,言辭懇切地對王翦說:“望將軍莫記寡人之過,帶兵征楚。即使將軍有病,也應以國事為重?!蓖豸逋妻o說:“我實在是有病在身,不能帶兵。”秦王說:“將軍不要再推辭了!老將軍一向氣度非凡,不要耿耿于懷了。”“大王你一定要我?guī)П?,非六十萬人不可!”王翦對秦王提出了要求。秦王說:“就按照將軍你的想法去做吧!”
于是,王翦統(tǒng)率六十萬人去攻打楚國。臨行前,秦王親自送王翦到灞上,王翦請求賜予肥沃的土地和田宅,數量很多。秦王說:“將軍你放心去吧,等到凱旋的時候又何必擔心貧窮呢!”王翦一本正經地說:“做大王的將軍,立了功,最終得不到封侯,所以得趁著大王看重我的機會,多置些田產田宅,為我的子孫留下產業(yè)啊。”秦王聽后大笑。
王翦領兵出發(fā),到了武關,先后五次派出軍使返回秦國給秦王送書信,請求給予良田美宅。他的部將說:“王將軍你索要田宅做得過分了!”王翦說:“不是你想的那樣。秦王粗暴多疑,現在國內所有兵力都掌握在我手里,他心中難免會有猜忌。如果我不多索要田宅,秦王會懷疑我有謀反之心?!?
秦始皇二十三年,即224年,王翦侵占了陳縣以南直至平輿邑的土地。楚國人聽說王翦增加兵力來進攻,于是動用全國兵力抵抗王翦;王翦堅守營壘不跟楚軍作戰(zhàn)。楚軍多次挑戰(zhàn),王翦軍始終不出。王翦每天休養(yǎng)士卒,讓他們洗沐,并給予好的食物,以此安撫士卒,還與士卒共同進食。過一些日子,王翦派人詢問軍中兵士在做些什么?回答說:“正在玩投石的游戲,個個精力充沛,蠢蠢欲動!”王翦說:“時機已到,可以作戰(zhàn)了!”王翦追擊楚軍,下令勇士攻擊,楚軍來不及防備,大敗。到了蘄縣,取了楚國將軍項燕的首級,王翦大獲全勝,乘勢奪取并平定了一些城邑。
前223年,王翦、蒙武俘獲楚王負芻,將楚國的土地設置為楚郡。王翦平定了楚國江南的全部土地,降服了南越君長,設置會稽郡。
王翦畢生的代表一戰(zhàn)就是用六十萬大軍對楚的大戰(zhàn),這一戰(zhàn)成了三十六計中“以逸待勞”這一計的典型戰(zhàn)役。以逸待勞講究待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對動,積極調動敵人,創(chuàng)造戰(zhàn)機,不讓敵人調動自己,而要努力牽著敵人的鼻子走。王翦在伐楚之時,用請求賞賜田地來消除秦王的疑心,并成為一個典故,王翦請?zhí)镉纱硕鴣怼M豸逭執(zhí)镆簿统闪嗣髡鼙I淼拇~。從王翦率六十萬秦軍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師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過懷疑,實屬難得。
秦始皇焚書坑儒
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王朝——秦朝建立。由于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tǒng)一,并威脅到了秦朝的統(tǒng)治。
前213年,丞相李斯上書說:“從前各諸侯相爭,都用豐厚的待遇吸引宦游的士人?,F在天下安定,法令統(tǒng)一,百姓致力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士人應該熟悉法令。
“當今的儒生們不學習今天的法令,而去學習古代的知識,用古代學說來批評當今社會,一起攻擊法令,惑亂百姓。這些人聽說已經頒布新的法令,就各用自己的學說議論它,在家則心生非難,出門又街談巷議,靠夸耀主上來獲取名聲,靠標榜不同見解來顯示高明,帶領群眾制造反面輿論。這樣的事若不及早杜絕,就會使君主的威信下降,臣下之中分成不同的政治派別互相攻擊。
“我建議命令史官,把史書中凡不是秦國撰寫的全部燒毀。只要不是博士官所掌管,天下收藏的《詩》《書》、諸子百家的言論著作,都必須上交給郡守或郡尉集中燒毀。有敢談論《詩》《書》者處斬;用古代的理論批評當今社會的,族誅;知情不報的,與犯者同罪;命令發(fā)布三十天,還敢私藏以上書籍的,在臉上刺字,并罰去做苦力。醫(yī)藥、卜筮、種植等方面的書可以保留。如果有人想學習法令,讓他以官吏為師。”秦始皇下令照辦。此即所謂的“焚書”。
第二年,侯生、盧生互相譏諷議論秦始皇,害怕罪責難免,于是逃走了。秦始皇聽說后,氣憤不已,說:“盧生這些人,我對他們那么尊重,賞賜也很豐厚,現在居然誹謗我!那些還在咸陽的儒生,我要派人去查問,看看還有沒有人妖言惑眾擾亂百姓?!庇谑窍铝钣穼θ迳灰槐P問。
儒生之間互相牽連告發(fā),最后捕獲有罪之人四百六十多名,都在都城咸陽被活埋,并通報天下,用以警示后人。此即所謂的“坑儒”。
焚書坑儒雖維持了秦朝的統(tǒng)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權的滅亡。秦始皇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tǒng)一的集權政治,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但并未收到預期的效果。雖然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國家長治久安,不利于社會發(fā)展,鉗制了當時人們的思想,并且手法殘忍,殘暴。秦始皇的極端做法,導致的是秦王朝的短祚,僅持續(xù)了十五年。晚唐詩人章碣在其《焚書坑》一詩中寫道:“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胡亥發(fā)假詔篡位
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在平原津這個地方病倒了。秦始皇對“死”字很忌諱,于是群臣中沒有人敢提始皇死后的事。不久,秦始皇病情加重,他才命令中軍府令掌管符璽的趙高給長子扶蘇寫詔書,說:“回來治喪,到咸陽會合后安葬我。”詔書已經封好,在趙高那兒。但為了讓自己能夠永遠地享受榮華富貴,趙高沒有交給使者送出。
七月二十日,秦始皇在沙丘平臺宮(今河北廣宗縣西北)駕崩。因為君主在外駕崩,丞相李斯害怕各皇子爭位引發(fā)天下大亂,因此秘不發(fā)喪。把棺材藏在有簾子遮蔭的車子里,由秦始皇以前寵幸的宦官在車中假冒秦始皇,偷偷運回咸陽。只有胡亥、趙高還有受寵幸的宦官等五六人知道這件事。
當初,秦始皇尊寵蒙氏兄弟,對他們十分信任,蒙恬在外為將,駐守邊疆,抵御匈奴。蒙毅在朝中參與謀劃,有忠信之譽,就算是位居將相的人也不敢與他們有所爭執(zhí)。趙高從小就被閹割了,秦始皇聽說他天生神力,又精通刑獄法令,就提拔他當中車府令,讓他教導胡亥怎樣斷案。胡亥很寵信他,趙高越來越張狂。趙高犯罪,秦始皇讓蒙毅處理,蒙毅認為趙高依法應當處死,秦始皇看在趙高辦事機敏的份上,就把他赦免了。從那時起,趙高開始怨恨蒙氏兄弟。
趙高向來受胡亥寵幸,又怨恨蒙氏兄弟,于是秘密勸說胡亥,請求假造始皇命令殺死扶蘇,立胡亥為太子。胡亥同意了他的計劃。趙高又說:“不和丞相合謀,恐怕大事難以辦成?!庇谑侨ヒ娯┫嗬钏?,說:“始皇給扶蘇的詔書與符璽,都在胡亥那兒。立誰為太子,就憑丞相您與我二人說了算。您看這事如何?”李斯說:“怎么能說這種亡國之言!為人臣子是不應當議論這些的!”趙高笑了笑,問:“您在才能、謀略、功勞、人緣以及是否受扶蘇寵信,這五個方面能否與蒙恬相比?”李斯回答:“比不上?!壁w高說:“是啊,一旦扶蘇即位,一定會任用蒙恬為丞相,那時您就不能夠身懷列侯印璽而榮歸故里了。胡亥仁慈忠厚,可以做繼承人。希望您考慮周詳,決定此事!”
李斯認為趙高說的話有道理,決定與趙高合謀,假稱得到始皇詔令,立胡亥為太子。另外偽造了一封詔書給扶蘇,責備他不能開辟疆土,建立功業(yè),反而屢次上書,直言誹謗,日夜抱怨,怕不能回來做太子,賜死。大將蒙恬不但沒有監(jiān)督好太子,卻參與他的謀劃,也一并賜死,將軍權交給副將王離。扶蘇看完詔書,哭了起來,進入內室想要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