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右衛城保衛戰(三)
- 重生之晚明風云
- 笨腦殼
- 2081字
- 2020-09-02 11:43:14
麻巍聞言立即跳了起來,轉身向城外張望,嘴里的饃也來不及嚼,生生地咽了下去,噎得他右手不停地拍著前胸,眼淚竟也掉了下來。
事實證明,麻巍的緊張是多余的,蒙古人似乎也被上午的血戰打怕了,并沒有發動實質性的進攻,只是派騎術精湛的騎兵在城外吶喊射箭,由于距離較遠,并沒有給明軍造成殺傷。
但是韃子的騷擾戰術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明軍本來人就少,如今被吶喊聲攪得不得安寧,根本無法休息。
麻巍怕的就是敵軍圍困,跟他打疲勞戰,《孫子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目前敵軍是明軍的十倍,正適合圍困。
殊不知,對于兗楚克來說,圍困肯定是行不通的,他此次進犯大同,是臨時拼湊的部隊,又沒有后勤供應,糧草和軍需都嚴重缺乏,一旦戰事膠著,蒙軍肯定先潰敗。因此,他正尋求速戰速決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右衛城,搶掠一番之后,迅速撤退。
正當麻巍一籌莫展之際,一名士兵瘋狂地向他跑過來,一邊跑一邊喊:“將軍,援軍!援軍!東門外,援軍到了!”跑到麻巍面前,由于太過興奮,一個沒留神,腳下絆到一根叉竿的長柄上,“噗通”一聲撲到在麻巍面前。
麻巍彎腰把士兵拉起來,大聲問道:“你說什么?再說一遍?”
“我們的援軍到了,就在東門外,在韃子軍營東面。看不清旗幟,估摸應該是吳副總兵帶來的援軍!”士兵激動地解釋道。
聽聞援軍到了,城墻上的士兵均是歡呼雀躍,麻巍也露出了久違的笑意,興奮地拉著周羽的手,說道:“走,去看看!”
可還沒等兩人走出十米,只聽得城外蒙古軍營中響起了隆隆的戰鼓聲,巨大的沖鋒號角震天般響起,麻巍向城外一看,只見蒙古軍隊向北城門猛沖過來,看人數,居然有數千人之多!
“全體將士聽著,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了,我們只要堅守住一個時辰,敵人就會潰敗!殺!”麻巍振臂高呼。
明軍將士聽到援軍已到,也是精神振奮,跟著麻巍高喊:“殺!殺!殺!”聲音震耳欲聾,彷佛要把這段時間憋在心里的惡氣都吼出去。
“開炮!”馮大可指揮著炮手,向敵軍密集處展開炮火攻擊。
蒙古人的這一輪猛攻,堪比上午的攻擊強度,甚至更加猛烈,因為上午爬城墻的士兵,都是抓壯丁抓來的漢人,而這一次,他派上了悍不畏死的蒙古勇士。
激戰果然持續了一個時辰,當蒙古人撤退的時候,已經是掌燈時分,明軍又死傷一百多人,要不是周羽和麻巍左右補救,城門和城墻早已被攻破了。
可麻巍始終沒搞明白,蒙古人這一輪的進攻是為了什么,只要再堅持那么一小會兒,他們幾乎就要成功了,可就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們居然又撤退了!
在麻巍喘息之際,白廣恩急沖沖走了過來,自上午蔣虎陣亡之后,白廣恩接替蔣虎,接管了東門的城防。
“將軍,援軍……”白廣恩說了一半,嘆了口氣。
“有屁快放!吞吞吐吐地干什么?”麻巍皺著眉頭斥責道。
“援軍被韃子全殲了!”白廣恩終于鼓起勇氣說了出來。
“什么?被全殲了?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吳勝他媽的干什么吃的?!”麻巍瞪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是的,我在敵樓上看得一清二楚。就在韃子猛攻北門之際,分出數千騎兵對援軍發起了沖鋒。也就是這一個沖鋒,援軍就抵擋不住,一觸即潰,四散奔逃,這一個時辰,就是韃子騎兵屠殺援軍的一個時辰,目前,大約四千援軍,已被全殲?!卑讖V恩說道。
麻巍沉默了半晌,臉上一副欲哭無淚的表情,最后對白廣恩道:“我們沒有退路了,準備最后的戰斗吧?!?
麻巍到此刻才明白韃子猛攻北門的用意:吸引城內兵力,他在城外圍點打援,避免城內出兵,與吳勝的援兵里應外合。
這一夜,注定是一個讓右衛城所有居民都永生難忘的不眠之夜,城內所有四十五歲以下十三歲以上的男丁,全部被動員了起來——說是動員,也許叫抓壯丁更確切些——由巡按御史吳向青帶領,制作滾木雷石、搬運武器彈藥、在四門內側挖壕溝、筑矮墻、撒鐵蒺藜……沒有木材,將很多沿街店鋪的房梁都拆了去。
就在民夫徹夜不眠修筑工事的時候,麻巍命令所有士兵,不得執夜巡邏,統統睡覺,不睡覺的,定斬不饒。城墻和敵樓上的警戒,全部由民夫擔任。
麻巍心里清楚的很,能不能守住右衛城,明天全靠僅剩的三百士兵,臨時抓的壯丁是沒有戰斗力的,相反在危急時刻還會因為害怕而擾亂軍心。所以,今晚必須讓將士們把精神養足,不能有絲毫打擾。
“將軍,老弱婦孺怎么辦?明天一旦城破……”白廣恩提醒麻巍道,“是否把他們集中在一起,今晚找機會把他們送出城去?”
麻巍也知道一旦城破的后果,以韃子的湊行,肯定會屠城的,可如今右衛城被圍得水泄不通,哪有他們逃跑的路線呢?
“算了,讓他們今晚在家睡個囫圇覺吧,明天再把他們集合到指揮使司衙門,一旦韃子破城,找個敵軍少的城門,派人把他們送出去,至于能否逃出生天,生死有命吧!”麻巍擺擺手,不再回答任何的問題,“我要睡覺了,你們也回吧!”
第二天一早,周羽登上城墻,發現守城武器堆積如山,甚至比前天還多,而甕城內,被密密麻麻地挖了五道深達兩米的壕溝,城門內側,除了同樣的五道壕溝,又在壕溝之外十幾米的地方,用沙袋筑起了一道一米多高的矮墻。壕溝內,灑滿了鐵蒺藜和尖銳的木簽。
“呦,這不是甄秀才嗎?怎么一大早到城墻上來了?又是哪句詩吟不出來,找靈感來了?”一個清脆的聲音從周羽身后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