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日本殖民統治在東部內蒙古的確立及演變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后東蒙古的獨立、自治運動

晚清以降,清廷及北洋政府在內蒙古東部強行放墾蒙地,并在漢族移民聚居地區設廳置縣,蒙旗原有權益被不斷蠶食,蒙古民族的離心傾向日漸增強。1912年,勝福等蒙旗上層人士發起呼倫貝爾獨立,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薩克圖郡王烏泰等王公亦在哲里木盟策動東蒙古獨立。1916年,巴布扎布又發動了“滿蒙獨立運動”。

1928年,張學良宣布易幟,內蒙古東部納入國民政府的統治體系,然而蒙古民族的境遇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善。政治上,國民政府將熱河特別行政區改建為行省,使內蒙古東部地區全部劃歸行省,由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四省對內蒙古東部各盟(部)旗分別統轄,分而治之;同時,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增設了寧城、全寧設治局,將雅魯、索倫、天山、林東、魯北由設治局升格為縣,同一地域旗縣并存的情形更為普遍,蒙旗的權益被進一步蠶食。經濟上,東北地方軍政當局大規模放墾蒙旗土地,在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相繼丈放“東夾荒”“西夾荒”“遼北荒”;同時還設立“興安區屯墾公署”,在哲里木盟科爾沁右翼前、中、后三旗及扎賚特旗等地施行大規模軍墾,蒙民因失去牧場而流離失所。

改省設縣、移民放墾引發蒙古民族各階層的強烈不滿。1929年3、4月間,哲里木盟各旗王公于長春集會,反對放墾牧場,吁請國民政府保障盟旗權利,并請求東北地方軍政當局停止屯墾,但國民政府及東北地方軍政當局對蒙旗呼聲置若罔聞。1929年7月,興安區屯墾公署督辦鄒作華將反對屯墾的科右后旗協理壽明阿予以羈押,12月又將帶領科右前旗民眾請求保留蒙民原有生計地的胡永華拘捕。東北地方軍政當局的高壓政策激起蒙古民族更大的反彈,科左中旗嘎達梅林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抗墾斗爭。正是利用蒙古民族的不滿情緒,“九一八”事變后,關東軍在內蒙古東部煽動王公上層、青年知識分子進行了一系列獨立、自治活動。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巴布扎布之子甘珠爾扎布、正珠爾扎布兄弟立即前往奉天,著手組織“蒙古獨立軍”。他們一面召集哈豐阿等奉天蒙旗師范學校學生和其他青年研究行動方案,一面拜會關東軍本莊繁司令官、三宅光治參謀長、板垣參謀等,希望獲得軍火支援,板垣答應給予步槍3000支、子彈20萬發。隨后,甘珠爾扎布派人聯絡科左后旗統領額爾敦畢力格、科左中旗協理韓色旺、盤踞通遼的胡匪天紅、高山并得到回應。甘珠爾扎布隨即成立“蒙古獨立軍”并自任為司令;同時,關東軍派退伍中尉和田勁擔任顧問,對“蒙古獨立軍”加以控制。倉促拼湊起來的“蒙古獨立軍”擬“由科左后旗經過科左中旗占領通遼縣整頓隊伍,再往北經過高力板、科右中旗到興安嶺索腰勒吉山會合郭道甫的部隊,以后再商議下一步的打算”正珠爾扎布:《內蒙自治軍始末》,《內蒙古文史資料》第三十四輯,1989年,第26—27頁。。然而進攻通遼計劃遇挫,“蒙古獨立軍”傷亡慘重,被迫退回鄭通線大林站。在關東軍斡旋下,熙洽給予“蒙古獨立軍”資金和武器支援,關東軍亦派退伍大佐松井清助接替和田勁擔任顧問。隨之,按照關東軍的旨意,“蒙古獨立軍”改稱“蒙古自治軍”。1932年2月,“蒙古自治軍”進攻開魯失利,松井顧問被擊斃,關東軍又派退役少佐磐井文雄任顧問。4月,關東軍將“蒙古自治軍”改編為興安南警備軍,完全為其所控。

“九一八”事變發生后,鑒于“蒙古青年為爭取獨立,以其熾烈的熱情崛起,意氣風發,不辭一戰”〔日〕“滿洲國”史編纂刊行會編:《滿洲國史(分論)》(下),東北淪陷十四年史吉林編寫組譯,趙連泰校譯,1990年,第962頁。,關東軍大力支持其獨立活動,以便制造更多混亂,分散東北軍注意力,實現迅速占領東北之目的。但隨著偽滿“建國”迫在眉睫,關東軍的策動重點由青年知識分子轉向王公上層,并鼓勵知識青年與王公合流,策動的內容也由支持或默認蒙古民族獨立轉為主張在新“國家”內確立蒙古人的有限自治。

1931年12月,在泰賚縣中和地局,關東軍策劃了東部蒙旗王公會議,出席會議的有那木海扎布、圖門滿都呼、阿成嘎、巴特瑪拉布坦、壽明阿、博彥滿都及關東軍代表松井、諏方。諏方宣布“蒙古族在新的國家里,將成為一個單獨系統,也就是在新國務院下,設置單獨管理蒙古興安省的機構。它的首腦也能出席國務院會議,也就是形同國內立國的形式”那木海扎布:《回憶“泰賚會議”前后》,《內蒙古文史資料》第三十四輯,第3—4頁。鑒于本書研究內容的特殊性,凡引文中出現敏感詞,如“國家”、“國務院”等,不另加引號。。會議通過了六項決議:“一、各旗乘此機會獨立;二、一周之內在鄭家屯設立內蒙古自治籌備處,每旗各派一名代表并配屬若干隨員;三、維持費由派代表之各旗負擔;四、獨立范圍為現內蒙古全境;五、獨立后境內不允許漢族軍隊駐扎;六、獨立后各旗組織由蒙古人組成的自治軍,專門擔任治安之責以防備漢族軍隊。”白拉都格其、金海、賽航編:《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下),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411頁。

1932年2月,鄭家屯滿鐵公所所長菊竹實藏代表關東軍在鄭家屯召開東蒙古各旗代表會議。參加這個會議的有:科爾沁右翼中旗親王業喜海順、呼倫貝爾的凌升、科爾沁右翼后旗輔國公壽明阿等東蒙古王公,博彥滿都、瑪尼巴達拉、包色旺、朝克博彥、宋福山等東蒙古士紳或頭面人物,那木海扎布、德古來、何音扎布等知識青年。菊竹表示:“建立滿蒙新政權時,我們正在考慮實行蒙漢分治,要保護蒙古人的特殊權益,使他們有自己的政權,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那木海扎布、達瓦敖斯爾:《參加“鄭家屯會議”的回憶》,《內蒙古文史資料》第三十四輯,第5—6頁。與會者表示接受關東軍的決定,并向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及東北行政委員會請求:“建立蒙古自治行政區域,給居住在自治區域外之蒙古人以特別的保障,蒙古人參加新國家,各機關應一樣任用蒙古人,禁止開放未墾土地,改善蒙古政治,確定維持治安的方法。”金海:《日本占領時期內蒙古歷史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頁。通過鄭家屯會議,關東軍最終將內蒙古東部地區收入“滿洲國”的版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淮安市| 儋州市| 吕梁市| 永清县| 黑龙江省| 崇仁县| 莒南县| 江永县| 高安市| 浦县| 牡丹江市| 赤峰市| 宜宾县| 吉安县| 巴彦淖尔市| 长泰县| 昭通市| 常德市| 潼南县| 临猗县| 山阳县| 开封市| 陕西省| 青岛市| 吉木萨尔县| 枣庄市| 拜城县| 孙吴县| 保康县| 湟源县| 黑河市| 丹阳市| 连云港市| 游戏| 依兰县| 缙云县| 固始县| 鹤壁市| 潮州市| 毕节市|